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界動態 > 電動汽車的崛起:跨過傲慢與偏見

        電動汽車的崛起:跨過傲慢與偏見

        作者: 時間:2017-07-24 來源:42號車庫 收藏

          這兩年以來,一直是全球的新聞熱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7/362110.htm

          特斯拉的一舉一動都牽動業內人心,傳統汽車巨頭紛紛表態大舉進軍,新興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如雨后春筍,頗獲風投資本青睞,各國政府更是迫不及待想盡快與“排量污染”劃清界限。

          但是這些野心勃勃的計劃似乎與目前道路和展廳里發生的事情形成了鮮明對比。

          比如,在美國,汽油價格低廉帶來皮卡和SUV的超額銷售。再比如,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幅度相對于乘用車整體來說是高高在上的(乘用車同比增長僅2.9%,而新能源車同比增長14.4%),但和燃油類SUV一比較,那是相當的自慚形穢了(SUV同比增長42%!)。怪不得許多新能源企業規劃的第一輛車型都是SUV。

          在今天,到底有多少人買了呢?

          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汽車可能自19世紀以來就已經存在,但從銷售意義上說,他們還處于起步階段。

          我們可以看一下去年的汽車銷量統計數據。

          中國的消費者去年購買了約28.9萬臺電動汽車(今年上半年消費者購買19.5萬臺),比其他任何一個市場都多。歐洲的消費者購買了21.5萬臺,而美國的消費者購買了15萬臺。

          這是全球三大電動汽車消費市場。

          相比之下,2016年全球銷售的汽車銷量達到9200萬輛,僅在中國就有2800萬輛,在美國有1760萬輛,在歐洲有1510萬輛。

          那么,在將來呢?

          可以說幾乎每個預測機構都預測,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在近年內快速增長,比如彭博社的金融機構預測,到2040年,它們將占全球銷售量的一半以上。

          請注意,這個預測的重點在于,到2040年,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仍然只是占“全球銷量的一半以上”。

          正如本月沃爾沃的分水嶺宣言一樣,雖然沃爾沃宣稱從2019年開始將只推出純電動及混合動力汽車,但兩年后不是真的只有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而只是特指仍是新上市的車型。市場上大量保有的是之前上市的,仍在銷售的需要加燃油的沃爾沃。

          雖然這些傳統汽車企業巨頭正在投入大量資金研究和開發電動汽車和電池,在今年更是頻頻爆出進軍電動汽車的重大新聞。

          但不可忽視的是,他們仍然或多或少堅持對目前的內燃機進行改進,努力從內燃機中獲得更多的收益。

          比如,豐田剛剛推出了一款四缸凱美瑞發動機,將41%的汽油能量轉換為可用功率,這是二十年前的熱效率的兩倍。

          正所謂,雙管齊下,無論是眼下,還是將來,都要在掌控之中才是上上之策。

          要完全替換有整整一個多世紀的燃油車,也許還真需要花費差不多的歷史時間。

          那么哪一個市場會最先達到電動汽車市場化的臨界點呢?相信大家對這個問題都有著比較一致的答案,中國。

          無論是市場規模,行業發展速度,還是政府的大力推動,真的是非中國莫屬。

          好多媒體都有這樣一個說法:中國政府是寄希望通過新能源汽車在全球汽車行業領域里實現對歐美國家的彎道超車。從各種現實情況來看,我們相信政府的決策還是高瞻遠矚的。

          除了在汽車行業里實現超越發達國家的宏偉愿景外,宏觀和微觀經濟的持續發展,對石油進口嚴重依賴的危機感,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的壓力,柴油質量低下難以得到改善,都構成了這個決策的推動因素。

          不管是過去及現在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和優惠政策,還是即將實行的積分政策,都可以看到政府不遺余力保護發展本國新能源企業(當然還包括發展電動汽車的傳統汽車企業)的決心。

          有著潛力如此巨大的本土市場,偏向如此明顯的政策支持,我們的新能源企業不做出點成績真有點對不起消費者和政府了。

        blob.png

          北京某地下充電站停車場

          說到新能源,電動汽車,特斯拉便是不得不說的話題。

          小編有不少關于特斯拉的文章,車型,科技,網絡各個方面都有涉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顧一下。盡管特斯拉的負面消息不少,但從客觀上說,能讓所有主流的傳統汽車巨頭們都視為競爭對手的企業,肯定有它不同尋常的價值所在。

          這些年新能源汽車的初創企業不少,但是到目前為止,能生存下來的所占比例就很小,等到明年后年檢驗這一大波初創企業量產車型的時候相信能夠存活下來更是鳳毛麟角。

          之前的樂視汽車就已經讓很多人當做業界笑話,最近又新爆出對標特斯拉的硅谷初創汽車LucidMotors遭遇資金瓶頸,希望福特能夠出手接盤。

          縱觀這些企業的沉浮,毫無疑問,“錢”是懸在這些初創企業頭上的一把利劍。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電動汽車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南县| 莲花县| 沙洋县| 安岳县| 邵阳市| 松原市| 灵武市| 开平市| 静乐县| 启东市| 广南县| 庆城县| 龙口市| 苍山县| 甘孜县| 布尔津县| 慈利县| 鹿邑县| 偃师市| 保靖县| 桃江县| 霞浦县| 广宗县| 阿拉善右旗| 厦门市| 双鸭山市| 苏尼特右旗| 宣化县| 吴忠市| 大方县| 北宁市| 百色市| 宁蒗| 屯昌县| 石景山区| 高唐县| 祥云县| 玛纳斯县| 延寿县| 太白县| 霍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