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出售芯片業務 東芝瘦身之后怎么走?
在如今互聯網發展的今天,日本傳統企業受到的波折是最大的,這就包括日本家電行業、數碼行業等一些老牌企業都在石縫中艱難生存,有的被迫出售業務,有的被迫合并等。這都反映出日本的實體企業并不好過,而東芝現在也進入了枯萎期。為了提高盈利,東芝正在對旗下的半導體、個人電腦、白色家電等業務進行一次重大重組,其中大部分芯片業務將對外轉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1/343158.htm
先來看看東芝,其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也是第二大綜合電機制造商,業務領域包括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社會基礎設備、家電等。這些年東芝在數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飛速發展,成功從家電行業的巨人轉變為IT行業的先鋒。而這家老牌企業,最近要把芯片業務出售,打算以27億美元的價格將該業務的約20%股份出售給西部數據。
最近幾年東芝是因為連續幾年做假賬被發現,重新計算之后導致巨額赤字,不得不變賣不良資產,相機部分賣給了Canon,電腦部門賣給了富士通,然后也讓很多人提前退休了。另外東芝貌似把家電品牌使用權也一起賣給了美的,好像是40年的樣子。現在包括日本東芝、夏普等本土知名企業遭到韓國三星、LG與中國格力、海爾、華為等企業的競爭打擊,家電行業龍頭地位不保,甚至遭遇被收購的命運。

由于目前東芝的閃存芯片在全世界排名第二位,僅次于韓國三星電子,閃存芯片也是東芝重要利潤來源,因此未來東芝仍將保留這一業務。在三月底,東芝將會決定最終的接盤企業。東芝社長室町正志表示:“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推進這一分拆。”由于此前的會計丑聞,因此東芝目前很難通過發行股票來籌集資金。如果東芝無法通過貸款或其他手段獲得資金,那么就只能嘗試將存儲芯片業務出售。

那么,東芝之后怎么活下去?除了開山家業閃存以外,東芝目前就把一切都押在核能事業了。其實東芝不只是日本最大半導體業者,2006 年東芝以市場預期高1 倍價格,并購美國西屋核電成旗下子公司后,成為日本最大核能發電廠商之一,并以生產反應爐與周邊機器為主。 目前東芝的存儲業務主要是生產用于智能機的NAND閃存芯片。同時東芝芯片業務的出售吸引了眾多潛在賣家。

雖然近年來在智能手機的發展,全球半導體行業掀起了一場風暴,但一些公司退出了半導體市場。東芝的半導體業務也未能幸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