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中芯國際超聯電成為晶圓代工第3大廠商?

        中芯國際超聯電成為晶圓代工第3大廠商?

        作者: 時間:2016-12-21 來源:蘋果日報 收藏

          有報導稱,大陸最大代工業者(SMIC),今年先后宣布14納米制程將在2018年投產,以及2016年投資金額提升至25億美元。這兩項指標都超過了全球第3大代工業者聯電,意味中芯有機會超過聯電,成為全球第3大代工業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41859.htm

          報導指出,目前在全球半導體制造工藝上,掌握10納米制程技術的臺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業的領先廠商。

          聯電廈門廠擬引進28納米制程 目前仍卡關

          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買下三星的14納米FinFET(鰭式場效電晶體)技術,成為第3家掌握該技術的晶圓代工廠,但該公司虧損多年,更曾傳出要賣給大陸企業,與的競爭不明顯。

          反觀與中芯競爭最直接的就是聯電,聯電早早在大陸設立和艦科技,目前在廈門已有12寸晶圓廠。

          報導提到,本來聯電希望將28納米制程導入大陸,但由于聯電14納米制程在中國臺灣地區尚未量產,因此目前仍處于卡關階段。

          今年中芯投資25億美元 聯電為22億美元

          即使2017上半年聯電廈門廠如期采用14納米FinFET技術,廈門廠引進的也只是28納米制程,與是同樣水準,因此競爭力不見得會比中芯更有優勢。

          至于投資金額,今年聯電投資金額為22億美元,而中芯國際在上半年就已調升至25億美元,中芯投資金額首度超越聯電,加速了中芯的半導體技術進程。

          報導指出,若中芯的14納米FinFET技術如愿趕在2018年投產,屆時相較聯電的競爭優勢將更明顯。

          聯電廈門廠11月啟用 40納米制程良率99%

          今年11月16日聯電宣布,于廈門設立的12寸合資晶圓廠聯芯集成電路(廈門)舉行揭幕典禮,且該廠打破過去紀錄,自2015年3月動工以來,僅20個月即開始量產客戶產品。

          聯電指出,采用廈門廠40納米制程的通訊芯片,產品良率逾99%。



        關鍵詞: 中芯國際 晶圓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酒泉市| 安仁县| 乌兰浩特市| 隆化县| 江门市| 庆安县| 商洛市| 黑山县| 重庆市| 黄大仙区| 惠州市| 西青区| 阜阳市| 綦江县| 乌鲁木齐县| 青州市| 衡阳市| 西峡县| 高青县| 汤原县| 饶阳县| 迁西县| 酒泉市| 武穴市| 乐清市| 城步| 南部县| 临澧县| 洮南市| 曲麻莱县| 芦山县| 临汾市| 毕节市| 建平县| 喜德县| 莎车县| 永清县| 石狮市| 台前县| 弥勒县| 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