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全球晶圓廠產能排行 12吋、8吋晶圓廠商進一步集中

        全球晶圓廠產能排行 12吋、8吋晶圓廠商進一步集中

        作者: 時間:2016-12-20 來源:集微網 收藏

          據市調機構IC Insights最新公布《2017~2021年全球產能報告》指出,2008年前,IC制造以8吋為大宗;不過,2008年后,12吋便逐漸取而代之成為市場主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41808.htm

          最新公布的晶圓產能報告顯示,12吋晶圓產能排行中,三星以22%奪全球第一,其次為美光的14%,SK海力士與臺積電同為13%位居第三。第五至第十則分別為東芝/威騰(11%)、英特爾(7%)、GlobalFoundries(6%)、聯電(3%)、力晶科技(2%)及(2%)。

          其中三星、美光、SK海力士、東芝/威騰以供應DRAM與NAND flash存儲器為主。臺積電、GlobalFoundries、聯電、力晶科技、為純晶圓代工業者。英特爾為整合元件制造(IDM)業者,就營收而言,該公司亦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業者。

          IC Insights表示,上述前十大業者都已運用最大尺寸晶圓技術來制造各類IC產品,因此在每晶粒的制造成本上,都具有最佳的攤銷能力。此外,這些業者也都對新的或改善現有的12吋晶圓制程上,具有繼續進行投資的能力。

          相較之下,在8吋晶圓制程方面,主要是以純代工業者、模擬/混合信號IC業者,以及微控制器業者為主。

          8吋晶圓廠產能排名中,臺積電以11%位居第一,德州儀器(TI)則以7%位居第二,意法半導體(STMicro)、聯電同以6%名列第三。

          至于在6吋(含)以下晶圓制程方面,各業者屬性則是呈現出更多樣化的變化。在前十大業者中包括整合元件制造業者意法半導體與Panasonic、車用半導體業者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與瑞薩(Renesas),以及純晶圓代工業者臺積電等等。

          根據IC Insights先前報告,由于目前18吋晶圓廠發展仍受限于投資金額過大與技術障礙,各大IC制造業者已紛紛開始縮減18吋廠設置目標,轉而以盡可能擴大8吋與12吋產能方式,來因應市場需要。預估要到2020年后,12吋晶圓廠才有可能會出現大量增加。

          此外,隨著12吋晶圓制程在IC生產上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擁有8吋晶圓廠的IC業者數,已由2007年最高時的76家,減少為2016年的58家;不過,擁有12吋晶圓廠的IC業者數,也由2008年最高時的29家,下滑為2016年的23家。

          這對半導體設備與材料業者而言,將會是必須要面對的挑戰。

          據悉,IC Insights的數據,僅包含用于制造IC產品的晶圓設施;其中包括用于先導生產與量產的設施,但不包括做為研發使用的設施。此外,合資業者的晶圓設施也采分別計算方式。



        關鍵詞: 中芯國際 晶圓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工布江达县| 陇南市| 石城县| 观塘区| 四川省| 五常市| 两当县| 寿光市| 渭南市| 突泉县| 元阳县| 房产| 凉城县| 响水县| 蚌埠市| 遂川县| 枣庄市| 延津县| 吉安县| 馆陶县| 阿勒泰市| 永靖县| 旬邑县| 吴川市| 临湘市| 大洼县| 韩城市| 永康市| 九龙城区| 当阳市| 双城市| 揭西县| 兴和县| 凤凰县| 英超| 浦城县| 绵竹市| 永宁县| 滦南县| 文成县| 长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