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止Vulcan處理器項目的開發 博通做出了一個聰明的選擇
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有傳聞稱半導體巨頭博通將停止一款名為Vulcan的處理器項目的開發。兩大獨立媒體都確認了這一消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41617.htm此前Vulcan的規劃是一款ARM架構的處理器,作為一直以來支撐其多核通信處理器XLP產品線的MIPS架構處理器的接替者。XLP處理器產品線和相關工程團隊是2012年博通以37億美元收購NetLogic微系統公司時加入博通的。
2014年的投資者說明會上,博通稱Vulcan為服務器級內核,吹捧其將實現英特爾Haswell處理器家族90%的單線程性能,并在套接字級別上超越競爭的服務器平臺。
考慮到Vulcan芯片將有機會進入一個持續增長的網絡芯片市場,同時很有可能進入幾十億美元的服務器處理器市場,博通為啥終止了這一項目?
艱難抉擇
維持競爭性內核處理器的開發不容易也不便宜。這類項目需要持續的且不斷增長的投入,且處理器市場也面臨殘酷的競爭。

英特爾作為通知服務器處理器市場的玩家在網絡處理器市場同樣激進。該公司在去年的一次說明會中表示其在網絡處理器市場的份額在2013年僅為5%,根據英特爾數據中心主管Diane Bryant的說法,這一數據已經提升到今年的12%。
在取消Vulcan計劃之前博通的意圖可能是想起到滑輪的作用,一方面組織英特爾滲透到網絡處理器市場,在2014年直接和英特爾的處理器進行較量,同時努力搶占英特爾服務器處理器業務的市場份額。

在與安華高合并成為新博通之前,博通可能很愿意解決由此計劃帶來的沉重的投資問題。然而,在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博通CEO Hock Tan聲明完美詮釋其如何選擇業務及其理論依據:
我們的業務模式完全是財務驅動。我們賣器件。我們賣所有基于工程的器件,在我們每條產品線、每個業務部分,我們不僅是市場領導者,還是技術領導者,這點非常明確。不管我們的商業模式怎樣,這本身就是利基市場和我們龐大的終端市場。
成功秘訣
博通近期將其長期運營利潤目標從已有的40%提升到45%。運營利潤是毛利率和運營支出函數運算的結果。
只進入那些擁有顯著技術領先優勢的市場,可以為他們的產品贏得優勢,導向更高的毛利率。在那些博通沒有足夠競爭力的市場,它將面臨更低的利潤空間,倍感價格壓力,同時伴隨增長的運營支出因為要加大投資以彌補競爭差距。
這就是一個明證,聰明的管理層知道怎樣證明自己減少損失、專注于有核心競爭力的業務是值得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