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智能家居 小米、海爾背道而馳
智能家居發展多年,到如今,盡管有眾多企業參與,但一直沒有實現引爆及大規模部署,歸根結底,大多數參與者停留在做產品智能化,各設備間聯動性差,操控也僅依賴于APP,障礙智能家居產業發展。然而為推動智能家居落地而努力的小米和海爾最具代表性,他們走出了兩條完全不相同的道路,成為這個時代的指引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41070.htm小米:依托米家打造生態閉環 智能家居年銷售額將破百億
曾為“發燒而生”的小米手機,在互聯網思維下迅速崛起,成為國內明星企業,估值一度高達450億美元,然而隨著智能手機紅利逐漸退去,據IDC最新發布的2016年度智能手機預測報告,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年度增幅低至0.6%,盡管新興國家智能手機銷售依然強勢增長,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已趨飽和,產業進入寒冬,手機廠商尋求手機以外的新興市場顯得尤為重要。
新一輪信息革命已經轉向物聯網,傳感物聯網創建人楊劍勇表示,物聯網被視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將帶動數十萬億的經濟價值,其中智能家居作為物聯網最具市場規模的細分市場,多年前蘋果、三星和小米等眾多廠商就在探索智能家居之路,坐擁龐大用戶群體的手機廠商來說,對于切入智能家居領域尤為亢奮,其中小米是國內手機廠商當中最早探索智能家居之路的廠商,自2013年以來,小米公司就在積極探索,并推出了小米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在國內眾多手機廠商當中,是最早推出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的廠商。

另外,在資本運作方面,也積極入股智米、云米、綠米等優秀智能家居創新創業企業,同時,大舉戰略入股美的,聯合在家電領域擁有優勢資源的美的,以此強化小米在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的行業地位,盡管雙方合作并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但在物聯網資深人士楊劍勇看來,小米在智能家居這條道路上,從未停止,或許在經過多年的探索之后,找到了一條適合小米公司的智能家居之路,就在今年,向市場推出了“米家”品牌,代表了小米智能家居戰略,被寄予厚望。
“米家”的由來是小米智能家庭,代表了其智能家居整體戰略和對未來的期待,且依托于自身品牌優勢來培育生態鏈,以此來構建一個龐大生態閉環,當你打開米家APP,會發現米家APP已經接入了眾多產品,涵蓋照明、安防、小家電、空調等多個品類,且還在源源不斷的增加新品類和產品,將覆蓋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據了解,由于米家接入人體傳感器、門窗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等多種傳感器,不同智能產品之間可以自由聯動,形成眾多實用的自動化使用場景,相比其它手機廠商,米家產品最完善、用戶最多、用戶體驗最好的智能家居平臺。
綠米聯創作為小米生態鏈企業,最近就推出了一款智能開關,把小米智能家庭擴展到家用照明等基礎設施,這原本是傳統智能家居企業最重要的領地,也正在被米家快速占領。下一步,米家勢必將會推出更多家用傳感器和智能電器,進一步打造包含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空調、智能小家電等全方位、更智能的智能家居生態。
小米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布局,利用自身品牌優勢來培育眾多智能硬件生態企業,并以眾多生態鏈企業所生產的硬件設備,以數量、規模和生態搶奪智能家居主導權,雖然小米在智能家居(智能硬件)戰略備受質疑,但在物聯網資深人士楊劍勇看來,這條實為坎坷的道路上,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階段,而小米在智能家居領域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功,去年智能家居產品銷售額已達50億元,而今年,小米野心更大,相比去年要成倍增長,今年銷售收入有望破百億元。
小米依托“米家”所生產覆蓋百姓日常衣、食、住、行等領域的智能硬件,并圍繞“米家”大旗構建一個龐大生態閉環,一旦搭建成功將會變的更加強大,尤其踏著物聯網浪潮會使小米成為更強大的科技巨頭。
海爾:依托U+智慧平臺構建開放生態 釋放智能家居價值
由于物聯網領域并沒有成熟商業模式可借鑒,參與該領域的企業都是在不斷地“試錯”中前進,大規模部署之前,摸索中前進的動力源自于自對行業和對用戶的理解,我一直持有一個觀點,在智能家居產業來說,相比手機或者其他科技企業而言,作為傳統家電行業的巨頭似乎更了解用戶需求點,如海爾布局智能家居領域,搭建了全球首個全交互、全個性、全開放的智慧生活開放平臺,海爾這一做法,所傳遞的信息即“物聯網”——我們必須一起來玩這場游戲,正是平臺的高度開放性,使得海爾成為當今物聯網時代下最大平臺級公司。

據了解,海爾U+智慧生活平臺,是圍繞物聯網時代的智慧家庭引領為目標,于2015年3月正式上線海爾優家APP,這也是海爾為U+開放平臺打造的智能家居生態入口,率先實現跨品牌、跨行業的產品或服務的互聯互通,打破邊界,統一的帳號體系實現用戶、生態、網器的互聯互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