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企業需要聯合、協作
蘇州納米產業園王敏銳(注:也在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稱,MEMS芯片包括壓力、慣性等所有領域加在一起,產值排在全國前10位差不多是3000萬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本土MEMS產業發展本身的困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1/340047.htm第一,整個MEMS芯片產業還處在跟蹤性的技術發展階段,別人做麥克風我們也做,別人做汽車壓力我們也做汽車壓力,整個的競爭停留在怎么降低競爭成本,而不是在高附加值。
第二,從芯片產業來看,因為整個芯片流片的花費用非常多,而且整個產線的維護成本非常高,一年下來的維護成本在七八千萬元。如果是一家單獨的企業,特別是不太大的企業,要做這個事會非常的困難。
第三,中國人特有的商業習慣。本土的競爭一定是把市場競爭變成戰場,這個競爭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從MEMS的樣機出來到最后投入使用,統計的結果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大致需要5~7年時間。
第四,基礎設施非常龐大。
那么,我們的機會究竟在哪里?通常認為應該是在發掘新的市場需求,我們不要做原來的同質化競爭。當然這也不意味著我們一定不做這個產業,我們可以做一些技術和基礎積累。但是最后我們的發展方向還是不斷地挖掘新的模式,通過大量的創新來提高收益,減少同質競爭。
如果要有一些新的技術,一定是從高校院所出來的,我們要加強產學研的協同創新,要關注技術標準的重要性,大家共同制定標準,共同發展,可能會更有利于整個MEMS芯片產業的快速發展。因此,一定在這個產業里學會分享,而不是競爭,要合作,做一些標準化技術。
那么,整個產業生態圈究竟怎么做?現在有一個抓手,是通過江蘇省的微納制造業的創新中心。為什么做微納制造的創新中心?雖然設計很重要,但是現在MEMS芯片最核心的問題還在于微納制造。江蘇省微納制造業創新中心是一個產業扶持性公司,相對來說比較公益或者中立,可扶持產業的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