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界動態 > Intel后PC時代轉型 為何選擇無人駕駛?

        Intel后PC時代轉型 為何選擇無人駕駛?

        作者: 時間:2016-10-24 來源:新智元 收藏
        編者按:從深度學習平臺到機器視覺,英特爾無人駕駛布局之路逐漸明晰。從目前來看,通過收購,英特爾獲得了深度學習和機器視覺方面技術的積累,而在商業應用上,英特爾也在通過積極地合作,逐漸進入市場。

         主要競爭對手強勢崛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0/311733.htm

          一邊是支柱業務衰退,一邊是競爭對手頻頻發力,英特爾的轉型,是被迫之舉還是先機之行?

          得益于多年來在GPU和深度學習上的積累, 英特爾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英偉達早在2015年初便開始布局。2016年3月,英偉達推出了自動駕駛汽車專用的第二代產品——全新Drive PX 2平臺并稱其為“世界第一臺車載人工智能超級電腦。2016年9月,百度與英偉達宣布達成合作 ,聯手打造一款“從云到車”的完整自動駕駛系統。資料顯示,英偉達的自動駕駛系統已經獲得超過50家汽車制造商的合同。

          考慮到雙方在技術和市場上的重合度,未來在或者更加寬泛的物聯網領域,英特爾和英偉達之間的競爭可能還會進一步加劇。但激光雷達感知數據涉及大量圖像實時處理能力的需求,這點需要觀察英特爾的解決方案。

          專家激變:傳統車廠會變成無人駕駛時代的“富士康”嗎?

          在本次媒體會上,英特爾還邀請到了來自學術界和媒體界的專家,以圓桌討論的方式與英特爾相關負責人討論英特爾無人駕駛的未來。

          討論由新智元創始人楊靜主持,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英特爾公司物聯網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偉、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自動化專業委員會主任鄧志東、 癮擎傳播總經理、《中國汽車畫報》出版人兼主編莊鑒韜參與。


        Intel后PC時代轉型 為何選擇無人駕駛?


          討論內容摘錄如下(根據英特爾提供現場速記整理):

          楊靜:現在無人駕駛這個領域是不是有一些技術壁壘需要突破呢?哪些技術將來會在無人駕駛的發展當中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陳偉:無人駕駛的實現不僅僅是技術問題。談到技術,最難的一點不是每個技術本身,是它的無縫整合。我覺得做互聯網來講,在各個行業都有一個公性,技術會越來越多,但是它怎么無縫地整合在一起是個問題。

          宋繼強:我還是談人工智能這個領域?,F在我們講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是一個很大的方案,但是其實在無人駕駛里面也不能全部用深度學習去搞定,還需要在其他的層面有相應的技術來配合。

          深度學習是統計方法,統計方法就是從大量的數據提取出規律。我們知道自動駕駛這個事一定要百分之百安全,優化不是為了百分之九十去優化,我們更多要關注于邊界的案例。突然有一只貓跳出來,這種情況管不管?這種邊界情況,反而是無人駕駛需要更多地考慮的地方,有各種各樣的技術整合在里面。不僅是通過大數據來支持,還要通過小數據,通過已經有的別的知識快速整合出來,把這件事情做好,這需要好好地思考。

          鄧志東:無人駕駛是一個垂直領域,但是它至少有五個維度的東西。一個是深度學習,第二個是數據,也是深度學習所需要的,第三個是計算,比如硬件或者數據中心這兩方面的,而且要求低成本、低功耗。第四個是通訊,尤其是5G的發展,對車聯網的發展是很關鍵的。第五個我認為就是整合。這五個方面也是下一代信息技術的全部,一個垂直領域,或者一個應用領域是下一代信息技術的全部。

          楊靜:無人車會是計算機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集大成者。莊總您對這個有什么觀點?

          莊鑒韜:無人駕駛這個話題特別熱,最近經常參加這樣的活動。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說會出現一輛叫英特爾牌的汽車嗎?或者是怎么看待傳統汽車行業和芯片公司在產業上的融合,對未來無人駕駛的推動?

          宋繼強:這個話題我沒有明確的答案可以回答,但是我們剛才講英特爾在這個領域其實是在做整個生態的事情,我們提供的是計算和計算上面的一些主要功能,比如我們要把深度學習做好,把高計算量整合,跟其他產業伙伴的合作。比如跟寶馬的合作,把科技產業的人和汽車產業的人、做算法的人整合在一起做事。英特爾的汽車會不會推出?這個問題問我不太合適。

          陳偉:物聯網產品事業部有一個分支是做汽車,至少今天我們是跟二十幾家的全球各大汽車廠商有密切地合作,我們是通過IT的技術。比如今天你買一輛寶馬,你可能不知道里面有英特爾的芯片。

          楊靜:以后車是不是就是一個計算機,剛才楊總提到,一輛汽車就是一個高性能的計算機,如果是這樣的話,英特爾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每輛車都能算作一個計算機的話。剛才莊總也提到一個一體,像寶馬這樣的企業,包括通用,它們也在布局自己的無人駕駛產業前沿的探索。像谷歌或者英特爾這樣的企業怎么跟傳統的汽車企業一起來推動無人駕駛產業的發展,不知道各位有什么樣的觀點?咱們從鄧教授開始?

          鄧志東:我覺得科學企業一定要跟傳統汽車產業進行融合,比如現在谷歌也好、百度也好都是互聯網企業,現在可能都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不能把無人駕駛汽車簡單地看成一個計算機,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因為汽車對于安全性要求是非常高的特殊產品,它的可靠性、安全性都要求很高,產業的生產許可都不是互聯網企業能夠解決的問題,這是毫無疑問的。所以一定要與汽車廠結合。

          但是在無人駕駛這個產業里面,總的來說傳統的汽車產業能夠做的事情不多,可能以后隨著產業的發展,最終變成一個OEM,更多的東西是由科技企業來做。

          楊靜:莊總?

          莊鑒韜:我的觀點跟鄧教授有點不一樣。因為剛才陳總也提到了端到端的融合,其實汽車就是設備端,英特爾就是云端,兩邊還是一個結合的問題。但是如果說最終到車輛的運用上,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于應該以汽車傳統行業為主。

          楊靜:以汽車產業為主。

          莊鑒韜:設備還是不一樣的,你可以想象手機和汽車的對比,簡單地講,手機的安全性跟汽車的安全性是不一樣的,汽車有一個非常嚴謹的體系。

          汽車行業的轉型路徑,還是應該更多地引入英特爾這樣的企業來進行合作,因為汽車行業本身要完成一個從產品用戶端向整體服務行業轉型的情況。打一個比方,現在滴滴,大的汽車廠商他們就可以做。現在很多廠家,包括福特也在提,要向出行服務行業轉化,我覺得這應該是未來的一個方向。我們更多從這個角度來理解汽車行業和科技企業的融合。

          楊靜:剛才鄧教授說汽車行業要成為富士康,您也不同意這個觀點?

          莊鑒韜:我完全不同意。

          楊靜:陳總。

          陳偉:我覺得下一步更重要的是,車子一旦自動駕駛,它會不會有顛覆性的商業模式產生。 我覺得也不應該排除要去挖掘新的合作伙伴,因為無人駕駛不可能沒有一個很好的商業模式來支持。

          楊靜:宋院長呢?

          宋繼強:我覺得還是值得商榷的。實際上來講,車還是不一樣的,有這么多的品牌,所有的品牌都有自己的受眾,這么多年來,這些廠商分別占據了自己的客戶,包括市場的準入門坎,這不是一天可以形成的,要想把它變成富士康,傳統企業肯定有很強的抵抗感,它不愿意跟互聯網企業合作。

          這也同時拋出第二個問題,它們有很強的市場存在感,同時它們在法律法規上面,包括基礎設施方面有優勢,互聯網廠商,就像科技廠商應該要先去借用他們的優勢,把行業的法律法規建立起來。它們可能是對新模式的理解,或者是如何構造無人駕駛的新的商業模式,這是科技廠商能夠帶來的。這個時候應該還是大家一起把這個生態建好。



        關鍵詞: Intel 無人駕駛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业县| 保定市| 塔河县| 沂南县| 云安县| 桐乡市| 富源县| 井冈山市| 盐山县| 霞浦县| 龙里县| 安新县| 即墨市| 民县| 望谟县| 色达县| 班玛县| 通江县| 岳阳市| 旌德县| 扎赉特旗| 调兵山市| 涿鹿县| 紫金县| 绥棱县| 八宿县| 朝阳县| 江孜县| 休宁县| 玛沁县| 桓台县| 石阡县| 亳州市| 甘孜县| 盐池县| 长岭县| 池州市| 平舆县| 醴陵市| 三亚市| 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