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整并瘋 誰名列收購清單?
Silicon Labs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0/311070.htm如果你關注的重點在于IoT領域,那么芯科科技(Silicon Labs)是目前擁有廣泛IoT產品組合且仍然獨立的少數幾家公司之一。
Lineback強調,Silicon Labs“一直是一家不錯的并購目標,因為它在過去10年中只有一季是虧損的(2011年第1季虧損200萬美元)。而且這家公司擁有與IoT相關的強大技術組合,包括無線網狀網路解決方案(ZigBee和Thread),以及基于32位元ARM的低功耗MCU、感測器等產品。”
在IoT領域,Silicon Labs因善于履行并購策略聞名。該公司曾經在2012年收購ZigBee公司Ember、2013年收購位于挪威奧斯陸的高能效MCU公司Energy Micro以及在2015年收購芬蘭無線模組供應商Bluegiga Technologies,使其進一步豐富IoT產品組合。
然而,Silicon Labs的優勢還不只是硬體。更重要的是,它有自己的軟體開發工具。
就像博通(Broadcom)的IoT開發團隊[去年被賽普拉斯(Cypress)收購]一樣,Silicon Labs把諸如無線電抽象介面層軟體(RAIL)和針對專門應用設計的無線網路軟體堆疊(稱為Connect)等工具看作是IoT產品普及的關鍵。
不過Silicon Labs可不便宜。Lineback指出,這家公司在今年8月的市值已達24億美元,這“已經成為曾進行昂貴收購的潛在買家之一大障礙。”

Silicon Labs從2015Q4-2016Q3的營收與盈余統計 (來源:Yahoo Finance)
Marvell Technology
業界并不常聽到Marvell Technology成為收購對象,但對于一些買家來說,該公司其實提供了令人感興趣的技術。
Lineback透露,“目前在財務上較困難的Marvell擁有適合汽車、云端運算系統、IoT和多媒體應用的處理器和SoC解決方案,以及在記憶體方面的許多創新成果——如FLC和IC架構最佳化——以及其模組化晶片(MoChi)途徑。”
對于Marvell來說,其不利條件在于“持續出現的虧損,以及撤出了智慧型手機市場(應用處理器和連接解決方案)”,他解釋道。
在激進的對沖基金Starboard Value取得Marvell約6.7%的股權后,Starboard于今年6月邀請曾在Maxim擔任高階主管的Matthew Murphy接掌Marvell的新執行長與總裁一職。Murphy過去22年來一直在Maxim的銷售與業務單位擔任領導角色。
Starboard可能會拆分出Marvell的部份營運業務,或者賣掉整個部門,不過,下一步行動還未公布。

Marvell從2014-2016年的營收與盈余 (來源:Yahoo Finance)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DT)
接下來就是IDT。IDT前任執行長Ted Tewksbury與激進對沖基金Starboard Value之間長達18個月的苦戰,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但在Starboard盯上IDT之前,它一直被認為是一家營運穩健的公司。正如Lineback所說的,“多年來一直有報導指稱IDT成為收購目標——甚至是在 1990年代。”
在前執行長的監督下,IDT依靠自家的核心競爭力——時序元件,穩步地擴展其產品線,包括射頻(RF)、無線充電和RapidIO。然而,在Starboard介入后,該公司陸續將快閃記憶體(flash)控制器業務賣給PMC Sierra、智慧電表業務賣給Atmel,并將高速資料轉換器業務出售給蘋果(Apple)。如果IDT保留高速資料轉換器,Tewksbury認為IDT“很可能在4.5G和5G市場中拔得頭籌。”
在Lineback看來,IDT自從去年12月以3.07億美元收購位于德國德勒斯登的ZMDI后,該公司的吸引力提高了。
眾所周知,ZMDI的強項在于汽車和工業領域市場。Lineback解釋說,IDT“如今擁有了更加廣泛的半導體產品組合,以服務于通訊基礎設施、汽車、無線電源以及資料中心伺服器和高性能電腦等市場。”
Lineback認為,根據該公司最近約27億美元的市值,收購IDT大約得花費30億美元以上的資金。IDT的年營收約在7億美元左右,他透露。然而,在歷經幾年前的虧損之后,“IDT已經連續12季都保持盈利了。”

(IDT在2014-2016年的營收與盈余統計 來源:Yahoo Financ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