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十年發展歷程及2015年經營現狀回顧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經歷了自主創業(1965~1980)、引進提高(1981~1989)、重點建設(1990~1999)和快速發展(2000年)四個發展階段,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以及集成電路設計、芯片制造、封裝測試三業及支撐配套業共同發展的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格局,并在基礎研究、技術開發、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成績。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297128.htm與此同時,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互聯網信息產業對傳統經濟的持續深入改造以及發達國家集成電路產業逐漸向發展中國家進行戰略轉移,國內集成電路產業整體上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國內集成電路行業總生產量從1998年的22.2億塊上升到2007年的416.07億塊,年平均增長率高達38.32%;銷售額從1998年的58.5億元快速增長到2007年的1,251.3億元,年均增長率高達40.54%。
2006-2015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走勢圖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由于集成電路行業處于電子信息產業的上游,受下游需求影響很大。2008年以來,在全球金融危機沖擊、全球經濟不景氣等因素影響下,世界集成電路市場出現下滑。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在2008年也首次出現負增長,之后在2009年繼續呈現下滑之勢,全年產業銷售額規模同比增幅由2008年的-0.4%進一步下滑至-11%,規模為1,109億元。
2015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3609.8億元,增長率為19.7%,其中設計業完成1325億元,晶圓制造完成900.8億元,封裝測試完成1384億元。
2011-2015年我國集成電路銷售增長示意圖單位;億

2015年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為2011年的1.87倍,占全球銷售額的比例從2011年的12.01%提高到2015年的21.08%,增加了9.07個百分點。
2011-2015年中國集成電路銷售額占全球比例示意圖

2015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需求突破1萬億元,達到11024億元,增長率為6.10%,成為世界最大的集成電路需求市場。
2011-2015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2015年我國計算機、網絡通信和消費電子仍然是集成電路產品最主要的應用市場,三者銷售額合計共占集成電路市場80.7%的份額。
2015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結構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2015年我國集成電路行業新增固定資產671.43億元,比2011年增長了2.2倍多。
2011-2015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單位:億元)

根據海關統計,2015年進口集成電路3139.96億塊,同比增長10%;進口金額2307億美元,同比增長6%。出口集成電路1827.66億塊,同比增長19.1%;出口金額693.1億美元,同比增長13.9%,2015年進口額為2011年的1.36倍,出口額為2011年的2.13倍。
2011-2015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情況(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
2011-2015年我國集成電路出口情況(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
隨著設計業的高速增長、晶圓制造的投資加大和外商在國內設廠,集成電路設計、晶圓制造和封裝測試三業的格局不斷變化,集成電路設計業占比增長最快。2015年集成電路設計業所占比重達到36.70%,晶圓制造業比重為24,95%,封裝測試業所占比重則為38.3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