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物聯網浪潮來襲 半導體迎接新市場

        物聯網浪潮來襲 半導體迎接新市場

        作者: 時間:2016-09-08 來源:DIGITIMES 收藏
        編者按:半導體技術無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展的重要助力,從電腦、手機到現在的行動運算與智慧裝置,沒有半導體,也就不會出現這些一再改變人類生活面貌的科技。現在,半導體技術要再次推動另一次新變革,亦即被稱為“NEXT Big Thing”的物聯網持續前進。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研究,2015年至2019年,應用系統營收將翻兩倍,至2019年可達1,245億美元市場規模,的新連結數于2019年將達到30.54億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296699.htm

          不過,對于產業而言,浪潮驅動的不僅是大量的消費性電子元件與網路連結,同時也促使處理器、資料中心及行動裝置的資訊運算能力越來越強大,這就仰賴相關先進及特殊制程技術的持續精進,才能實現所需的運算處理能力、連結性、超低耗電、多樣感應器以及先進封裝的系統級整合等,而這些新出現的需求將大力帶動市場成長。

          根據IC Insights預估,至2019年,物聯網IC銷售額可達194.36億美元,2015至2019這4年間的平均復合成長率達到15.9%。其中,物聯網應用將加速光電、感應器、致動器和離散元件強勁的成長,預計于2015年銷售額可達46.21億美元,至2019年銷售額更是成長至116.47億美元,這4年的平均復合成長率達到26%。

          其次,成長力道也同樣強勁的是微控制器(MCU)與單晶片處理器,未來4年平均復合成長率達到22.3%。接下來,記憶體相關銷售額復合成長率為19.8%,特定應用標準產品IC為16.4%,類比IC為12.7%。

          隨著智慧型手機成長趨緩,物聯網成為驅動半導體市場成長的下一波力道,許多國際知名半導體大廠早已積極布局。臺積電做為晶圓代工廠,矢志要打造物聯網生態供應鏈。臺積電與聯發科的合作就是成果之一。

          臺積電與聯發科的合作,是利用臺積電的55奈米超低功耗技術生產聯發科的MT2523 系列產品,此系列產品是聯發科專為運動及健身用智慧手表所設計的解決方案,也是全球首款高度整合GPS、雙模低功耗藍牙,同時支持高解析度MIPI顯示螢幕的系統級封裝(SiP)晶片解決方案。

          在此合作案中,臺積電提供55奈米超低耗電制程(55ULP)、40 奈米超低耗電制程(40ULP)、28奈米高效能精簡型強效版制程(28HPC+)、以及16奈米FinFET強效版制程(16FF+),這些制程適合用于各種具有節能效益的智慧型物聯網及穿戴式產品,主要訴求就是物聯網晶片設計強調的的超低功率。

          此外,在制程技術方面始終維持領先地位的臺積電,預計也將以10/7奈米制程進攻新市場,包括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等車聯網晶片,以及即將在未來幾年蔚為主流的物聯網應用晶片等。

          八寸晶圓及特殊制程 重獲市場商機

          整體來看,除了某些物聯網晶片需采用高階半導體制程技術外,值得注意的是,物聯網帶起的感測器需求,也讓8寸晶圓廠重新受到重視,其中原因何在?根據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SEMI)的報告,物聯網帶來的大量感測器需求中,有不少晶片會使用大于90奈米的制程生產,這促使不少現有8寸廠提出擴產計畫,甚至全球各地有多座新建8寸晶圓廠出現。

          SEMI預估全球8寸晶圓產能到2018年時,將成長到每月543萬片,回到相當于2006年的水準,且屆時晶圓代工廠將擁有全球43%的8寸晶圓產能,較2006年時增加14個百分點。

          此外,物聯網裝置所需的低功耗微控制器、無線電頻率通信、面板驅動、觸控、功率器件及感測器等,大多也不需以尖端制程生產,甚至有些產品需采用特殊制程技術,因此也為擁有特殊制程能力的業者辟出一片新天地,例如,砷化鎵PA的崛起就是很的例子。

          PA的主要功能是將訊號放大,在物聯網講求高速數據傳輸極低功耗的訴求推動下,具有高頻、高效率、低雜訊、低耗電等特點的砷化鎵PA,較 CMOS PA更適合用于物聯網,且隨著 SiP(系統級封裝)的成熟,SIP PA的封裝體積能進一步縮小,因此可以預期隨著物聯網普及,相關PA的市場規模將更形擴大,這也就讓擁有砷化鎵制程能力的業者獲得商機。

          符合少量多樣特性 迷你晶圓廠現身

          此外,物聯網的崛起,還可能促成另一個與現今半導體制程設備更大、更貴相左的趨勢。鎖定物聯網對于小量、多樣感測器的需求,日本經濟產業省結合 140間日本企業、團體聯合開發出新世代制造系統,這是一個“迷你晶圓廠”(Minimal Fab)。

          “迷你晶圓廠”起價僅5億日圓(1.7 億元臺幣)。這個迷你晶圓廠的開發目標是希望透過成本與技術門檻的大幅降低,讓汽車與家電廠商能自己生產所需的半導體及感測器。“迷你晶圓廠”所需的最小建置面積約是兩座網球場,僅是一座12寸晶圓廠的百分之一。產線中的機臺大小約與飲料自動販賣機差不多,這些機臺分別具備洗凈、加熱、曝光等功能。

          為何“迷你晶圓廠”能夠如此低價、體積為何能縮小?主因是去除了無塵室需求,轉而采用局部無塵化的關鍵技術,并將此成果制出特殊運輸系統“Minimal Shuttle”,利用電磁鐵控制開關來阻止灰塵進入。另一個原因則是不使用光罩,如此就能大幅降低成本。迷你晶圓廠的概念著眼于物聯網時代需要的是多種少量的生產系統,要處理的晶圓大約直徑0.5英寸即可,晶圓很小,生產裝置當然也可以跟著縮小。

          據了解,在這個迷你晶圓廠中,晶片從晶圓上切割下來的尺寸大約1平方公分左右。“迷你晶圓廠”的年產量大約是50萬個,一般的12寸晶圓廠則是兩億個。目前“迷你晶圓廠”的半導體前段制程設備已大致研發完畢并開始販售。預計2018年以前,切割晶片功能與封裝等的后段制程設備也會開發完成。

          與電腦、手機市場強調的標準化、大量生產不同,物聯網的應用極為發散,這也使得半導體業者必須考量物聯網應用的多樣少量特性,進而擬定出符合未來物聯網時代的開發及市場策略,如此才能隨著新浪潮攀上另一產業高峰。



        關鍵詞: 物聯網 半導體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中县| 卫辉市| 余江县| 古交市| 灵台县| 会昌县| 阳城县| 怀集县| 阳朔县| 藁城市| 合肥市| 莲花县| 浠水县| 衡阳市| 枝江市| 江永县| 济南市| 双鸭山市| 万年县| 葫芦岛市| 涞水县| 苗栗县| 威信县| 泌阳县| 繁峙县| 勐海县| 逊克县| 顺平县| 乐山市| 图们市| 越西县| 德清县| 瑞丽市| 六安市| 开阳县| 永登县| 新闻| 新河县| 灯塔市| 新巴尔虎左旗| 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