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物聯網:軟銀收購之后ARM的未來走向
如果說最近半導體圈子發生了哪些事,最大的一件莫過于日本的投資公司軟銀收購微處理器設計公司ARM了。ARM公司設計了大量性價比極高、能耗低的RISC處理器,同時還提供相關配套的軟硬件技術支持。全球超過95%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均采用ARM架構,同時在嵌入控制、多媒體數字終端也擁有極為巨大的優勢。那么軟銀手機ARM之后會帶來哪些改變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8/294805.htm
軟銀和ARM合體?
軟銀收購了ARM對于我們來說生活還是得繼續,畢竟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平板等智能硬件。ARM公司不會自主生產芯片,所有的ARM芯片都是第三方在ARM購買設計和許可之后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定制,在通過半導體制造廠商(三星、臺積電、格羅方德等)公司就行制造。
ARM技術及專利發展
ARM和intel在X86的CPU架構上并駕齊驅,雖然它們之間的最底層指令集并不相同:ARM架構是以精簡的等長指令集來對CPU數據進行編譯,而intel的則是采用了不等長的,所在使用指令集的時候還需要對指令集的起始位置進行判斷。在不同場景的下,兩者之間的使用感受就會完全不同,ARM處理器架構是輕量級選手,而intel處理器則是重量級選手,兩者之間的比較意義不大。

蘋果A9處理器
那么intel是否還會回來,繼續移動芯片的業務呢?畢竟ARM已經被日本公司控股,相信會有不少廠商選擇傾向于第二家的處理器架構設計廠商。然而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為intel在年初剛剛宣布退出了移動處理器市場,也造成在前幾年中一百多億美元的投資打了水漂。那么AMD的處理器架構是否能成為下一個選擇呢?其實可能性也不大,AMD在早前也曾對外公開,公司可以對移動端的CPU和GPU進行開發,不過前提是需要有足夠大的訂單可以讓AMD保持利潤,蘋果公司雖然出貨量巨大,不過對于沒有驗證過的AMD,在訂單方面估計會相當保守,所以雙方合作的可能同樣很小。除了上述的三家公司之外,蘋果還有另外一個選擇,那就是由ImaginationTechnologies公司,由ImaginationTechnologies開發的GPU架構就曾經在蘋果iPhone5S上使用。其實ImaginationTechnologies聯合了ARM將MIPS的專利技術收購之后(MIPS公司早已名存實亡),而ARM和Imagination獲得它們想要的專利,在以后將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專利麻煩。
對于終端IC設計業影響
現在的移動CPU市場上,以intel的Atom(凌動)、高通驍龍、華為海思、聯發科、三星獵戶座、展訊等IC芯片設計公司為人熟知。Intel的凌動(Atom)采用了X86架構,并不需要依賴ARM的架構和專利,高通也有自主研發的CPU架構,不過在大部分的中低端處理器依然采用ARM的公版架構;而三星、蘋果甚至是NVIDIA都會使用到ARM的公版架構,不過不同的是上面的幾家都是半導體界的最頂層公司,擁有可以修改ARM公版架構的許可。相比之下,國內的華為海思就沒那么幸運了,它們只能使用完完全全的公版架構,當然,這樣的做法可以提高對半導體技術掌握尚未成熟的企業降低研發難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