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中國純電動汽車行業的走向:補貼與規范
好的方面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7/293590.htm1)基本把所有涵蓋的部分,從源頭部件、子系統到整個車的安全形成基本管控。

2)保證了標準的權威性,不照此執行就別想混了。
3)管理嚴格,肥水不外流,基本保證了電池和動力系統與新能源汽車的強相關,明確責任,后面該咋辦咋辦。
2.其他好處不多說,有些疑問之處我說一說:
1)純電動汽車開始面臨長期的低油價考驗,現在基本是依靠車企的戰略投資來維持,所以,下一代突破車型是往300公里、3.5-3.75萬元售價趨勢走。
2)電池安全其實是依靠整體性來解決,前一陣這一系列組合拳,基本把壞的打死了,也基本把低成本的努力打沒了,所以面臨苛刻的車輛要求,我相信國內電池產業將會維持一個價格均衡的模式走。
這里是啥意思呢,就是說界定了高循環壽命、高的(單體、模組、電池包)三級安全性要求的中國電池系統,很難做便宜了^_^。
我們現在再來評估一下這些50Kwh以上的電池系統,認真來思考下,是產品車的系統安全性在各種條件下的安全性重要,還是單體、模組和電池系統單個維度重要?

案例:


我想說的個人判斷說完了,后續洗沙子的過程也會讓某些事情失去回旋的空間,我現在覺得也許只能大量做去插電混動(PHEV)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