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智能家居的方向錯了?錯的又豈止小米
三、目前的智能家居方向可能錯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1229.htm說小米智能家居做的還不錯,是相比智能家居創業公司或行業而言,但對于小米的規劃而言,還差得遠了,要不雷布斯講智能家居故事怎么如此吃力。
讓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其中的一些原因:

1、智能家居更多用戶體驗在于產品之間的聯動和場景,而不是單產品的功能,并且對于智能家居系統的安裝調試及軟件使用而言,如果用戶購買后自己獨立完成,還是很吃力的,影響用戶體驗,并且后期產品售后問題與及時的客服相應,都是單純的線上很難解決的。同時用戶購買比較碎片化和分散化,這樣要求要有更好的用戶體驗,最好有本地化的安裝調試售后團隊。小米的智能產品主要是通過線上完成的,并且由于售價很低,很難再向安裝售后伙伴分配利潤了。這樣將會影響小米的用戶體驗,長期會影響小米智能產品的口碑。
2、現在大多數的小米智能產品或市面上大多數的智能家居系統產品都是以傳統配套的實用性產品為主的,并且售價遠高于傳統實用產品的價格,并且智能家居系統和智能硬件控制需要通過手機控制實現,這在用戶使用習慣替換上又是非常難得。很多用戶購買了智能排插后更多是當做普通排插來使用。對于用戶而言,這些實用性的智能產品,更多是雞肋,替換需求并不強烈,再加上國內經濟處于短期處于L型,用戶對于花錢就很慎重。寧愿多花錢買些需求強烈的產品,也會減少錢去購買看似相對便宜有需求不強烈的產品。同時這也是現在國內物美價廉的生意不好做了的原因之一,消費者花錢更謹慎和理智了,不愿意多浪費或沖動性購買了。電商也是如此,所以一些電商開始與實體合作并開線下體驗店。小米雖然有線下體驗店,更多還是銷售小米自營的手機、平板、電視及周邊產品為主,智能家居產品還是較少。

很多產品通過上眾籌去籌集的大額支持,并不一定是真實的銷售,現在更多向是營銷公關行為。事實上我們知道眾籌是一次性的,并且存在刷單。智能產品的銷售是需要通過電商或線下進行銷售的,與眾籌關系不大。但一些公司看到眾籌的大額支持,就以為有市場,去快速山寨,結果眾籌企業產品沒有銷售出來,山寨的也沒銷售出去,價格戰還先出來了,真是奇葩,把行業給毀了。
我們知道山寨的基礎是有市場基礎和供應鏈基礎,否則產品容易出質量問題或銷售不出去,但智能家居和智能硬件很難有一定的市場基礎,很是讓山寨或學習者著急,沒有方向,不知道如何下手,整天去參加各種培訓、互動、路演,還是一樣迷茫焦慮。更多時候我們首先應該清楚自我擅長的事情是什么,就算不能創造大市場,堅持做好小市場也很不錯。而不是一些創業企業拿了投資后,幾個月換一條不一樣的產品線,做了插座做音箱,然后再做機器人和VR,這都是難有研發沉淀的不同領域,最后只能是資金燒完裁員死掉。
更多創業企業應該先知道自己擅長什么,能創造什么樣的價值,能做什么樣的行業壁壘,這樣才是最重要的,然后才是產品規劃和運營管理。
3、智能家居要著力爆發或突破,會以單點突破帶動系統突破,智能家居需要有爆發力的產品先出來。就像當年蘋果的iPhone4出來后,顛覆了功能手機,更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從而帶動了整個智能手機的發展。iPhone4重新定義智能手機,不是因為更強大的功能,而是iPhone4融入生活,讓我們可以更豐富輕松的生活,增加了娛樂、攝像、游戲、音樂、電影、社交等功能,改變了人們曾經單純的打電話和發短信的方式,讓人們的生活體驗更好,改變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引領更多智能手機廠家效仿,推動了行業的發展。小米手機的成功更多歸于商業模式和營銷的成功,因此,如果基礎研發和后續創新跟不上,就可能被更有競爭力和研發基礎的企業超越了,現在小米手機跌出第五就是打臉的例子。
同樣,智能家居更需要優秀的研發基礎與突破性的產品結合,讓人們的生活有了更好的體驗,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顯然實用性產品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我們最多會說誰的插座品牌不錯,誰的燈具品牌不錯,但很難說這是顛覆性產品,人們也很難把他與蘋果手機聯想在一起。
這種產品不太可能是配件和實用性產品,更可能是交互性的娛樂健康類產品。因為我們在家里生活,更多還是在意娛樂、健康與高品質的生活。但這種高交互性的產品具體是什么類型,怎么做,以怎么樣的形態和功能存在?又如何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溝通方式?這一定是方向,并且這個領域相對碎片化,很多企業都有機會,但最終還是要看綜合實力、品牌資本、人才運營能力。
四、我對現在做智能家居有8個觀點:
1、好產品比智能概念更重要;如果做不出好智能,就做出好產品先讓企業生存發展再謀智能機會。
2、跨界打劫的核心還是要基于行業專業性和敬畏心,否則容易作死,而且打臉死的很難看。
3、智能產品應該解決用戶日常生活中常見痛點或場景需求,而不是某些偶然性或雞肋性痛點。
4、做用戶類智能產品要注意合適的定位和價格,否則用戶購買成本太高,企業容易運營資金出問題掛掉。大多數創業企業經不起幾個新產品不能銷售不好的折騰。
5、簡單實用就是不解釋直接上手好用。更多時候要想用手機和不用手機能給用戶帶什么不一樣的用戶體驗。
6、軟件與硬件功能的取舍很重要,以及后續產品線規劃也很重要,用戶更喜歡迭代性產品。
7、做消費者類智能硬件,要么有較好的品牌基礎,要么專業性很強,否則終端消費者很難為高價買單,你要衡量你的品牌能不能支撐這么高的價格。
8、智能產品要確定往實用性的使用價值來做,還是交互性增值價值來做,兩者的定位策劃與產品形態都是不一樣的。很難短期內兼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