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物聯網及5G成英特爾新方向
英特爾上周宣布組織調整,全球將裁員1.2萬名員工后,本周英特爾執行長Brian Krzanich進一步說明英特爾未來發展重心,將以云端、物聯網、FPGA、5G與摩爾定律為主,未來英特爾的發展將環繞這五項元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4/290464.htm全球晶片龍頭英特爾(Intel)上周宣布組織重整并加速轉型,準備轉型成可支撐云端及物聯網的公司,本周英特爾執行長Brian Krzanich揭露了英特爾對于未來的五大信仰,分別是云端、物聯網、FPGA、5G與摩爾定律,并強調未來英特爾的發展也將環繞著這些元素。
Krzanich詳細說明了對五大信仰的展望,指出虛擬化與軟體將日益定義云端及資料中心架構,這剛好是英特爾的強項,英特爾計劃推動更多的資料中心采用英特爾架構,另也將藉由高效運算、大資料與機器學習技術來強化分析能力及價值。(來源:英特爾)
至于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則是涵蓋了所有的智慧型裝置,從可連結到云端的感應器、控制臺到各種客戶端裝置,當中的關鍵詞為“連結到云端”,代表每個物件(Thing)都可當作數據被捕捉,可即時測量,也能隨處存取,且物聯網的最大機會來自于它指涉了人們周遭的所有物件,從工業到零售業,從衣服、鞋子到家庭與車子。
Krzanich說,英特爾將鎖定汽車、工業與零售業作為物聯網業務的主要發展方向,且PC與行動業務也將成為英特爾物聯網策略的一環。
第三個信仰為記憶體及可程式化解決方案,內含Rack Scale Architecture、3D XPoint memory、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等英特爾已開發多年的技術,且未來會持續開發更多可改善云端及資料中心架構的新技術及產品。
不論是物聯網還是云端,無所不在的連網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隨著全球行動寬頻通訊正往5G邁進,英特爾也會利用其技術能力提供端對端的5G系統,從數據機、基地臺,到所有已存在或即將存在的各種連結系統。
由英特爾共同創辦人Gordon Moore所提出的摩爾定律迄今仍被英特爾奉為圭臬,Krzanich表示,他在半導體產業的34年生涯中,至少經歷了4次外界對“摩爾定律已死”的宣告,然而,英特爾對半導體制程的進展并未停歇,從現在的14奈米到10奈米技術,也規畫了7奈米、5奈米甚至之后的技術,都印證了摩爾定律仍然好好地存活著。
根據Moore的預測,IC上的電晶體數量每24個月將成長一倍,而這也是英特爾每年兩發表一新制程的技術開發準則。雖然英特爾已將24個月的時程延長到30個月,甚至更久,但Krzanich巧妙地避開了時間的因素,指出英特爾仍繼續遵循在同樣成本下打造擁有兩倍電晶體數量的IC開發概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