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小米專利要“快跑”
最近,《董明珠:雷軍沒有技術創新和專利技術就輸定了》這種“標題黨”文章頻頻見諸媒體。其實,相關報道里的原文是:“在她看來,如果雷軍沒有技術創新、沒有自己的專利技術,就輸定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1/285672.htm董明珠一直對制造業企業的專利很看重,專利對于制造業尤其是高端制造業企業而言十分重要,這一點毋庸置疑。
這一次,筆者認為,董明珠的話還真說對了。但是,董明珠說的只是“如果”。
2015年,禁止在印度市場銷售小米的品牌手機給了意圖擴張國際市場的小米當頭一棒,對知識產權的不夠重視和僅持有少量的專利技術成為小米科技未來發展的軟肋。
小米很快就意識到了這一點。2015年11月,根據小米聯合創始人林斌公布的數字,截至2015年10月30日,小米申請的專利總數超過6000件,僅2015年,小米發明專利申請就達到3738項,相比成立初期申請的35項專利,增幅超過100倍。
不過,公布的專利申請數并不代表已經獲得的專利數量。而與此相對應的是,競爭對手華為的專利數遠超小米。截至2014年底,華為累計獲得專利達38825件,其中90%以上為發明專利。根據聯合國機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報告,華為2014年全年度申請專利為3442件。
小米并不是一家簡單的手機制造企業,它在幾年前就自稱“互聯網企業”。按照現在小米的業務布局和發展態勢看,它走的是從MIUI+硬件到生態鏈,以MIUI為紐帶,從硬件擴展生態鏈的路線,確實也是一家合格的互聯網企業了。
對企業而言,專利既可用來進攻,又可用來防御,遇到重要的特性繞不過去,還可以談判交換授權。
而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2012~2015年公開的數據顯示,六大互聯網公司(騰訊、360、阿里巴巴、百度、小米科技、金山)歷年已公開專利總量接近2萬件。其中騰訊、360和百度以累積公開專利申請7926件、4287件和3288件領跑全行業,而三巨頭累計授權發明專利已分別達到2056件、471件和388件。
看來,無論是面對董明珠、華為還是其他互聯網企業,小米除了對專利高度重視外,還得想盡辦法在“專利路”上一路小跑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