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設計應用 > 以FPGA為基礎的SoC驗證平臺 自動化電路仿真偵錯功

        以FPGA為基礎的SoC驗證平臺 自動化電路仿真偵錯功

        作者: 時間:2011-08-18 來源:網絡 收藏

        此外,觀察額外的關鍵訊號是偵錯時必需的,但這些訊號多半不在原始探測清單中。工研院工程師透過Probe Visualizer迅速的探測ECO流程,在10分鐘內就可新增10個新訊號,而且不用重新編譯整個設計。相對傳統的偵錯方法需要在RTL拖曳新訊號,并且針對這個特定的設計重新執行合成(synthesis )以及布局與繞線作業,約需花上2至3個小時,因此這方面的革新省下了大量的時間。

        工程師能夠輕松地將 所需額外的RTL探測訊號由Verdi偵錯環境拖曳至Probe Visualizer。這套系統會自動建立RTL至邏輯閘層(RTL-to-gate level)的訊號對應關系,所以可直接在 布局與繞線檔案上迅速執行部份繞線作業來看到新增的探測訊號,大幅縮短偵錯作業時間,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處理多重偵錯工作階段 (debug session)。而對設計中使用的“黑盒子”IP區塊,也只需EDIF名稱,就可以進行探測ECO流程。

        評估結果

        工研院工程師在修正問題并成功試產設計之后,檢討了項目實際耗費的時間,并評估了這個新的 原型驗證方法的成果。

        進行RTL設計、仿真、通訊協議驗證與設計實現的時間約為2個月。在驅動程序移植(driver porting )上所花費的時間則短了許多,大約只有2個星期。工程師隨后又花了2個月的時間進行驗證作業,試圖透過硬件邏輯分析器檢查 FPGA 內部訊號解決音效問題,同時也在音效驅動程序中增加觀察點,以連結并企圖找出問題。這種傳統的FPGA偵錯方法,需要的時間和設計研發的時間一樣長,然而對工研院團隊而言,相當令人沮喪的是結果仍然一無所獲。不過,在經過思源科技提供的應用軟件教育訓練/支持課程及一星期的實作經驗后,工研院工程師使用ProtoLink Probe Visualizer,在短短一星期的時間內就厘清了兩大問題!

        對工研院而言,ProtoLink Probe Visualizer是一種相當有效的FPGA原型板偵錯方法。工程師再也不必局限在傳統的偵錯方法,而且在實時應用軟件中增加觀察點也可能會造成其它問題。透過維持原有軟件并監測更多FPGA訊號在數百萬時脈周期內的實時RTL行為,使用者可以獲得所需的能見度,更完美的掌握、更輕松地偵錯設計的問題。

        未標題-2.jpg

        總合來說,思源科技Probe Visualizer透過以軟件為的創新方法,改變了原型板驗證的方法,實現豐富、實時的設計能見度,并且讓原型板能使用Verdi的偵錯威力,使原型板偵錯時間比傳統的方法大幅縮短一半。這種偵錯作業生產力與整體驗證效率的提升,不僅能協助工研院在更早期的研發流程中配置FPGA原型,并且能迅速移轉至搭載最新FPGA技術的新一代原型板上,充分運用最新FPGA技術的優勢。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FPGA SoC 基礎 電路仿真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泉市| 东兴市| 射洪县| 余干县| 茶陵县| 金塔县| 化州市| 桃江县| 泰和县| 岗巴县| 淮安市| 鲁山县| 明星| 凌源市| 麻城市| 贵港市| 崇左市| 中方县| 崇州市| 天等县| 韶山市| 丽水市| 龙胜| 兰州市| 浠水县| 遂昌县| 鹿泉市| 门头沟区| 囊谦县| 鲁山县| 开鲁县| 邻水| 铜陵市| 中江县| 临城县| 射阳县| 黄梅县| 会东县| 江孜县| 丰台区| 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