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電機控制系統的控制算法綜述
2.7 自抗擾控制
自抗擾控制器由跟蹤一微分器(TD)、擴張的狀態觀測器(ESO)和非線性狀態誤差反饋控制律 (NLSEF)3部分組成。利用自抗擾控制器設計系統時,它能利用“擴張狀態觀測器”實時估計并補償系統運動時受到的各種外擾以及系統機理本身決定的內擾總和,使其變為線性系統的標準型一積分串聯型,從而實現動態系統的動態反饋線性化,結合特殊的非線性反饋結構實現良好的控制品質。
自抗擾控制策略具有如下優點:安排過渡過程解決快速和超調間的矛盾;不用積分反饋也能實現無靜差,避免積分反饋的副作用;統一處理確定系統和不確定系統的控制問題;抑制外擾,不一定要知道外擾模型或直接測量;同一個自抗擾控制器控制時間尺度相當的一類對象,線性、非線性對象一視同仁,不用區分;實現控制不一定要辨識對象。隨著應用的需要,自抗擾控制器自身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出現了基于神經網絡的自抗擾控制器、模型配置自抗擾控制器等改進型自抗擾控制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3605.htm
3 總結
由于各控制算法各有其優點,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性能要求采用與之相適應的控制算法,以取得最佳性能。交流傳動在控制算法方面雖已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仍不完善,存在許多問題。關于交流傳動控制算法的研究主要圍繞以下方面展開:(1)研究具有較高動態性能,能抑制參數變化、擾動及各種不確定性干擾,且算法簡單;(2)研究具有智能控制方法的新型控制算法及其分析、設計理論;(3)研究高性能的無速度傳感器控制算法。這些問題的解決將會明顯改善交流電機控制系統的性能,促進此類系統更為廣泛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