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讀中國四大LED產業集群區域企業及優勢
中國LED產業已經形成了基本完整的產業鏈,并初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北方地區、江西及福建地區四大區域,每一區域都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85%以上的LED企業分布在這些地區。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首批批準的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為上海、廈門、大連和南昌,基本反映了這種產業格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8686.htm珠江三角洲地區
集中城市:深圳、廣州、佛山、東莞
代表企業:方大集團、佛山照明、鴻利光電、勤上光電
優勢:應用市場較大和中下游企業的集聚,是國內封裝規模最大、投資最集中的區域。
廣東地區LED產業鏈配套相對較為完善,相關材料、配件、設備配套企業眾多,且LED封裝企業數量也占據了全國的三分之二以上,截止至2011年6月30日,中國LED應用企業超過5000家,其中66.4%分布在廣東珠三角一帶。廣州已經集中了幾十家下游封裝企業,在封裝和LED應用方面的領先優勢;深圳形成了“藍寶石―外延―芯片―封裝―應用”的完整產業鏈。在未來的幾年內,產業鏈的優勢依然存在,在LED產業上,其將會長期占據龍頭老大的地位。
長江三角洲地區
集中城市:上海、江蘇、浙江
代表企業:士蘭微、浙江陽光、上海藍光、上海映瑞、亞威朗光電
優勢:長三角地區是中國LED芯片企業的主要集中地。長江三角半導體照明產業的優勢是擁有大量的技術和商業人才,產業化經驗較豐富,資本力量較為雄厚。
浙江規模較大的LED應用企業包括浙江陽光、杭州鴻雁、寧波燎原、浙江名芯、浙江晶日、浙江生輝、浙江求是等。浙江是中國最主要的傳統燈具三大制造大省之一,傳統照明企業已經開始向LED應用發力,未來發展潛力很大。接下來是江蘇省,占全國LED應用企業數量總數的5.3%,占長三角LED應用企業總數的30.6%,規模較大的LED應用企業有江蘇史福特、南京洛普等。上海LED應用企業占全國LED應用企業總數的3.6%,規模較大的企業如上海三思、上海大峽谷、上海大晨、上海廣茂達、上海亞明等。
GLII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境內登記注冊的LED芯片企業為95家,其中長三角地區為34家,占比36%,居五大區域之首。長江三角洲LED產業主要集中于上海、江蘇和浙江。上海已經在半導體芯片制造和封裝應用方面呈現出良好的產業發展態勢,并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與企業群;江蘇在LED封裝及應用方面已經初具規模;寧波具有很好的產業基礎和經濟區位優勢,是國內主要的特種照明燈具生產基地,發展潛力很大。
北方地區
集中城市:北京、大連
代表企業:清芯光電、北京長電智源、河北立德、路明集團、淡寧實業
優勢:研發機構最集中,研發力量最強,擁有外延芯片的國內最好技術,人才較多。
北京,研發的優勢明顯;而南方地區產業化和應用產品開發的能力比較強。目前,大連在輕工業、光電技術及照明產業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礎。除了現有產業基礎外,大連還擁有明顯的區位優勢。作為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大連已經在半導體芯片技術和產業領域與日本、韓國、臺灣地區等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廣泛的信息交流和經濟技術合作網絡。日本、韓國的光電子企業在大連投資的相關企業已達上千家,呈現出將半導體芯片加工與應用產品生產向大連及遼南大量轉移的趨勢。
江西及福建地區
集中城市:廈門、南昌
代表企業:三安光電、德豪潤達、廈門乾照、晶能光電
優勢:良好的群體優勢、人才優勢和區位優勢就使廈門在國內半導體照明產業競爭中占據了有利地位。
福建與臺灣隔海相望,聚集了國內LED芯片龍頭企業,如廈門三安、廈門乾照,但是應用企業規模較大的不多。目前,廈門已經擁有從事半導體芯片制造、封裝及應用產品研發和生產的企業數十家,其中世界三大照明集團中的兩家都已經在廈門投資建廠,即飛利浦照明電子(廈門)有限公司和GE參資的通士達照明有限公司。廈門也將與臺灣的區位優勢納入其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希望吸引臺資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和產業規模。
江西省從上游外延材料、中游芯片制造到下游器件封裝都實現了規模化生產;福建的廈門已經擁有芯片制造、封裝及應用產品研發和生產的企業數十家,具有集群優勢、人才優勢和區位優勢,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條和較大的產業規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