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松綁限制條件 LED、面板、半導體等開放參股
第4波陸資檢討啟動,“經濟部”部長施顏祥首度坦言,制造業開放已達97%,現階段制造業檢討重點在于,是否要松綁限制條件。據了解,工業局正評估是否要把主導權限制拿掉,讓陸資投資充分回到市場機制,不過尚未定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6001.htm“經濟部”自2009年6月開放陸資來臺,歷經3波開放階段,累計至今制造業開放項目為204項、開放幅度為97%,包括LED、面板、太陽能電池、半導體、工具機以及半導體設備等,均開放參股。
不過上述具有競爭優勢產業,“經濟部”都設下投資限制條件,第1、陸資不得具有主導權。第2、必須具備策略合作伙伴關系。第3、不得指派經理人或董事。
臺灣行政院政務委員管中閔曾經對外說過,陸資檢討應該松綁主導權限制,畢竟投資是在商言商。
施顏祥昨日同樣被問及此問題,他說,“經濟部”已于7月上旬啟動第4波陸資檢討工作,并函請各部會檢討主管產業,目前正在等待各部會意見回復,不過在制造業檢討,累計開放幅度已達97%,因此制造業檢討重點將擺在限制條件。
媒體進一步詢問,是否指限制條件有考慮放寬?他說,確實有考慮,不過仍在檢討中。
至于服務業開放,相關官員表示,目前ECFA的服務貿易協議正在如火如荼談判中,要看談判進度才能決定第4波服務業開放結果。
臺灣投審會昨日發布今年7月陸資來臺投資金額為1,110萬余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8%;1至7月陸資來臺投資金額為1.33億美元,年成長357%,主要是今年初,陸資中行與交行來臺設分行,金額合計達9,148萬美元。
7月對大陸投資金額為11.79億美元、年減9%,連6個月負成長;今年前7月份投資金額為63.53億美元、年減24%,投審會表示,臺灣由于全球景氣不好,讓以IT為主的臺商對于產能擴充趨于保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