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專題 > 日本核危機10日記:危機還將持續多久?

        日本核危機10日記:危機還將持續多久?

        ——
        作者: 時間:2011-03-21 來源:新華網 收藏

          之十——世界能源格局不會大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7888.htm

          危機進入第十天,情勢仍不明朗。國際原子能機構和美國的核專家都已進入現場會診。全球眾多國家的民眾以各種方式表達關注與憂慮。這場危機能否控制住?它會給乃至世界帶來哪些危害和變化?世界能源利用格局會不會發生改變?本報邀請戰略問題專家程亞文就未來十大問題進行回答。

          1  核泄漏最終能否控制住?

          一切還在未知之中。事故發生以來,政府竭盡全力采取了各種行動,但沒能控制住泄漏事態,情況在某些方面還有所惡化。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專家、美國NRC(核管會)專家也趕赴參與指導解決危機,有消息說美國方面認為事件比日本政府對外宣布的要嚴重。不過,從最近兩天的進展看,福島核電站已成功接上外置電源,在連續給核電站注水后,日本各地放射線劑量持續下降,這給控制堆芯溫度帶來了希望。今后幾天,只要溫度能夠降下來,這次核泄漏應該不會比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嚴重。

          2  這場危機還將持續多久?

          危機持續時間長短主要取決于堆芯溫度能否控制住,控制不住的話,時間會大大延長。它給日本帶來的損失是多方面的,從目前來說就已極為巨大,以后還會不斷累加。這些損失首先就是核電站的報廢和核能供應的減少,與此同時,為修復核泄漏給生態環境帶來的破壞、給居民生活帶來的不安全,環境治理和居民安置的成本會非常高昂。

          還有,核泄漏對日本的工業生產,尤其是電子產業也會帶來沖擊,這會進一步動搖日本的經濟大國地位。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日本每年都將花費大量國力用于處理核泄漏后續影響。

          3  泄漏地區是否會成為“死地”?

          情況應該會比當年切爾諾貝利爆炸事故要好一些,后者是在反應堆運行過程中發生爆炸的,導致大片地區受污染而無法居住。福島核電站在出事故前反應堆已停止運轉,問題主要出在地震造成外接電源喪失和機組冷卻系統失靈,接著導致溫度升高引發核泄漏。

          不過,核泄漏事故只要發生,就會對核電站周圍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較大影響,從這個角度看,電站周圍一些地區顯然已不適合人類居住。

          4  能否推動核安全水平提升?

          過去六十年來,核能技術不斷發展進步,目前第三代核能技術已進入實際應用階段。這是人類技術發展的必然過程。當然,核能技術應用中發生的事故、遇到的問題,更會刺激各國政府或核電企業要下大力氣組織專家,對現有的安全標準進行檢查,尋找漏洞,對核能技術進行更新升級,從而提高核能技術應用的安全程度,提升核安全管理水平。這次危機再次將核安全問題暴露在世人面前,無疑會推動世界核能技術的進一步更新換代,沒有人愿意看到今后再次發生類似的事故。

          5  類似泄漏會不會再發生?

          無法預料。技術是延伸的手臂,但手臂也有因為內外力作用而偏離大腦控制的時候。人無法完全掌控技術,特別是有不可抗拒的外力作用于技術時更是如此。人類能做的,不過是想方設法降低技術應用中發生負作用的概率。比如新一代反應堆發生堆芯熔化的概率是十萬分之一,然而,誰能保證意外事故就一定不會發生呢?只要繼續使用核能,就要做好發生任何情況的準備。

          6  核能安全之爭會不會加劇?

          自1951年人類利用原子能發電以來,對核電的反對就從來沒有停息。特別是1979年美國三里島核電站、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事故后,上世紀80年代末和整個90年代,西方國家曾掀起一波更加強大的反核行動,不少歐洲國家或者關閉已有核電站,或者停止建設新的核電站,有的還將“無核”訴求寫進憲法。這次日本核泄漏,國家乃至國際社會在核危機事態面前的應對失措,無疑會加深公眾對核電的恐懼心理,從而為反核群體提供新的動力。

          7  世界能源格局會不會改變?

          短期來看,福島核危機會放大以往歷次核電站事故所產生的恐懼效應,這又會迫使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要更加慎重考慮核電發展。但核電站不會消失,對核能的利用也不會消失,世界能源利用格局不會因此發生大的改變。長遠來看,人類的能源利用還是無法離開核能,比如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發生后,世界一些國家曾引發核利用的爭論,但進入新世紀以來,核能在歐洲又出現回歸,部分反核人士對核能的態度也發生了逆轉。

          8  能否從事故中總結經驗教訓?

          從事故中總結經驗教訓,是人類在利用技術為自身服務時,盡可能興利除弊的必由之徑。利用新技術———出現事故———改進技術,這種過程永遠不會停止。沒有一種技術是絕對安全、無任何負作用的,但技術的不斷改進、不斷成熟,會逐漸降低技術應用中的風險。對核能的利用同樣如此,在今天核電技術發展進入第三代后,核電站的安全性已大大提高,發生事故的概率顯著減小。日本的核泄漏事件及其應對措施,會促進各國政府更加高度重視核電的安全性,特別是應急能力方面的建設。

          9  日本國際競爭力受多大影響?

          日本本來就不是“世界大國”,只是經濟強國。長期以來,日本通過對外產品輸出和對外援助,在全球層面產生影響。但從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日本經濟發展已出現20年停滯,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作用已大不如前。這次地震及核泄漏事件,在顯著消耗日本以往的財富積累、增加財政負擔的同時,會嚴重打擊日本人對“第三次開國”的信心。在未來較長時間內,日本都將不得不致力于修復地震和核危機所造成的國力損耗,而無力參與更多世界事務,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會進一步下降。

          10  未來將棄核還是與核共存?

          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魔鬼就再也難以回到盒中。人類發現了核反應原理后,無論將核物質用作殺人武器,還是用作和平性質的核能,這一過程都已不再具有可逆性。這是由世界總體來說是一個競爭世界的本質,以及世界能源供應不時處于緊張狀態的事實決定的。應該與不應該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則是另外一回事。人類未來不可能放棄“核”,值得全世界共同努力去做的,一是要不斷提升核能利用的安全性,另一個是要加強國際機制建設、確保核戰爭不會發生。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頁

        關鍵詞: 日本 海嘯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比如县| 牡丹江市| 昌江| 耒阳市| 洪江市| 哈尔滨市| 泊头市| 宁远县| 海南省| 康保县| 青阳县| 九江县| 永丰县| 汉川市| 海丰县| 广饶县| 赫章县| 黄冈市| 泰兴市| 北宁市| 宝坻区| 塔城市| 长武县| 沂源县| 古交市| 云南省| 万安县| 迁安市| 盐边县| 肥乡县| 登封市| 佳木斯市| 贵州省| 永年县| 滁州市| 长葛市| 武威市| 桃园县| 玉田县| 北京市| 托克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