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專題 > 日本核危機10日記:危機還將持續多久?

        日本核危機10日記:危機還將持續多久?

        ——
        作者: 時間:2011-03-21 來源:新華網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7888.htm
         

         

          3月17日晚,自民黨成員在東京街頭為地震募捐救援金。

          地震、以及核泄漏,先后沖擊民眾安危之時,也在短期內使得經濟走低的概率增大。盡管遭遇劫難,然而美國三大評級機構已表示,暫時不會調低日本主權信用評級。

          惠譽認為,日本能戰勝災難,主權信用評級不會受嚴重負面影響;穆迪預計災難的影響在今年上半年就會過去,下半年日本經濟將開始復蘇;標普更是直接表示,日本災后重建對經濟有正面作用。

          災難可能刺激經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新聞發言人卡羅琳·阿特金森17日在華盛頓說:“我們相信日本經濟足夠強大。日本是一個富裕的國家,日本政府也有足夠的財政能力來組織救援、基礎設施重建等工作。”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勞倫斯·薩默斯認為,長期而言,由于重建可提供就業機會,災難可能將刺激日本經濟。

          美國摩根大通公司經濟學家戴維·漢斯萊稱,自然災害“確實可刺激產出”。他說,1989年舊金山地震和1994年洛杉磯附近地區地震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加州的經濟發展。

          薩默斯與漢斯萊的判斷與“破窗理論”暗合,即假如小孩打破了窗戶,必將導致窗戶的擁有者更換玻璃,從而使安裝玻璃的人和生產玻璃的人開工,進而推動社會就業。

          政治改革利于經濟

          在日本,雖然中央政府對全國資源擁有調配權,但各地方政府及大型公司對政治的干預能力不可小覷;此外,黨內黨外斗爭激烈,首相頻繁換人,由此,施政的長期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民眾普遍對中央政府缺乏信心。

          尤其在遭遇天災和核泄漏的日本當下,日本中央政府在應災過程中暴露出行政效率和動員能力差的弊病。不過,弊病中蘊藏著改革和前進的契機。

          社科院軍備控制與防擴散中心秘書長洪源認為,當救災結束后,日本社會有機會考慮政治制度和行政制度的改革。這種改革可能會讓日本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和動員能力得以提高,也可能讓日本中央政府更加高效和穩定,重新樹立民眾對政治的信心。

          在其看來,如此局面將對日本今后的經濟發展大有裨益。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的觀點是:這場地震可能成為日本內部政治統一體的催化劑,從而超越他們過去20年來令人失望的表現。

          國民精神力挺日本

          在災難面前,要么沉淪,一蹶不振;要么“雄起”,日新月異。

          日本媒體認為,國民的堅韌、隱忍和守紀律的精神,是支撐日本走出災難陰影的重要背景。二戰之后,日本極端困難,然而全國上下一心,僅用了20多年時間就從一個戰敗窮國,轉變成世界第二經濟體。目前,日本的經濟遠比60多年前要好,所以對日本經濟不能失去信心。



        關鍵詞: 日本 海嘯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江| 新巴尔虎左旗| 兰西县| 来安县| 讷河市| 兴义市| 平顶山市| 抚顺市| 巴楚县| 上虞市| 汉源县| 顺义区| 汾阳市| 阳谷县| 潢川县| 隆昌县| 元谋县| 塔城市| 湖州市| 焦作市| 绍兴县| 额济纳旗| 佛教| 都匀市| 青岛市| 禹城市| 凤台县| 时尚| 陆河县| 东平县| 丰原市| 澄迈县| 神池县| 佛冈县| 洛浦县| 建宁县| 沅陵县| 华蓥市| 合水县| 专栏| 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