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英飛凌擬改12寸晶圓量產

        英飛凌擬改12寸晶圓量產

        —— 強化電源戰
        作者: 時間:2010-12-28 來源:新電子 收藏

          繼德州儀器(TI)積極導入12寸廠以擴大類比市場占有率后,在電源晶片市場同樣舉足輕重的(Infineon)也已悄悄啟動12寸量產研發計畫,希望將電源晶片的生產由目前8寸廠升級至12寸廠,以因應市場持續高漲的節能需求,并鞏固既有市場地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5830.htm

          臺灣副總裁暨執行董事詹啟祥指出,超接面MOSFET將是未來功率半導體市場的主流。

          臺灣副總裁暨執行董事詹啟祥表示,該公司已在奧地利展開12寸量產研發工作,主要將用于超接合(SuperJunction)技術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MOSFET)等功率半導體元件的生產,一旦相關發展成熟后,將可移植至馬來西亞的晶圓廠進行量產。

          由于超接面MOSFET可較傳統平面式(Planar)MOSFET在相同尺寸的裸晶(Die)上實現更低的導通電阻與切換損失,進而提升每單位面積的功率密度,因此,在節能意識抬頭的市場環境中,重要性與日俱增,產品滲透率也節節攀升。

          不過,與平面式MOSFET相比,目前超接面MOSFET產品價格仍偏高,所以英飛凌所推行的12寸晶圓量產計畫,將有助進一步降低超接面MOSFET成本,為該市場的起飛預先作好準備。詹啟祥分析,盡管目前傳統平面式MOSFET的市場規模仍占大宗,但未來超接面MOSFET方案將會快速放量成長,兩者將呈現明顯的消長態勢。

          位于奧地利菲拉赫(Villach)的英飛凌奧地利分公司,是英飛凌極為重要的研發和制造中心,規模僅次于德國總部與馬來西亞分公司,專精于應用在汽車和工業暨多重市場的能源效率方案開發,并致力以低轉換損失的功率半導體實現系統的微型化和高能效發展;此外,感測器和非接觸式安全晶片亦是另一研發重點。

          詹啟祥強調,歷經有線與無線事業部門的切割后,現今的英飛凌已處于最佳的發展狀態,產品組合也更為聚焦,尤其是功率半導體、絕緣柵雙極電晶體(IGBT)及碳化矽(SiC)蕭特基二極體等方案,更是該公司最自豪的優勢,對汽車和工業暨多重市場的拓展,將是莫大的助益。

          據了解,,英飛凌于2010年會計年度的研發費用高達3億9,900萬歐元,占總體營收比重的25%,較2009年會計年度的1億9,500萬歐元(占總營收約22%)大幅攀升。



        關鍵詞: 英飛凌 晶圓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石县| 理塘县| 额敏县| 台山市| 纳雍县| 内黄县| 四子王旗| 廊坊市| 南澳县| 淳化县| 赤峰市| 新干县| 台前县| 丰都县| 通渭县| 桐城市| 玉溪市| 隆子县| 孟连| 灵武市| 通渭县| 饶平县| 平顶山市| 怀化市| 仙游县| 太保市| 南华县| 修水县| 家居| 桂东县| 盖州市| 边坝县| 平潭县| 麻江县| 宁国市| 绵阳市| 五寨县| 汶上县| 蒲城县| 大兴区| 永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