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微電子趙晉榮談國產半導體行業
作為一家快速崛起的微電子設備制造商,北方微電子有限公司為半導體、太陽能和LED企業提供國際先進水品的刻蝕設備。2010年10月15日,在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展覽及論壇期間,北方微電子總經理趙晉榮接受了慧聰燈飾網等媒體的聯合采訪。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3999.htm一、中國LED產業有可能在較短時間趕超世界先進
請您分析一下IC、太陽能、LED三者的市場有何不同?為什么選擇不同的領域全面進入?在這三個方面在技術上有什么不同?
趙晉榮:我覺得作為IC來說,這個產業在國際上已經發展了很多年,應該說國內和國際的差距還是比較大,中國要趕超英特爾這樣的IC企業還需要很長時間,但是太陽能產業在我國的發展雖然只有短短幾年,中國幾個很大的企業就已經站在世界的前三名,與此類似,我國LED產業雖然和國外有一些差距,但是我想和太陽能產業一樣很快就會趕上。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一個32納米的晶元,人家做的是CPU,我們做的是存儲器、U盤這樣的東西,其實我們投入的設備成本是一樣的,但是我們的售價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很難體現中國的成本優勢,完全是技術層面。但是太陽能的電池片和LED一樣,這個電池片一片多少錢就是多少錢,綜合的優勢很容易發揮出來,LED也一樣,只要你能做出來,價格就不會相差那么大,所以這兩個產業里面,中國會有很快的發展。
二、一個產業的創新應該是全產業鏈的創新
目前國內刻蝕機的技術有什么屏障?今年北方微電子推出了LED芯片刻蝕機,這個設備的推出對我國LED發展有什么推進作用?
趙晉榮:在2003年之前,國內的高端設備基本上都是進口的。從設備本身的制造來說,確實難度非常大,通過幾年的努力,應該說算是有所突破了,我們在國內成為第一家進入納米級設備生產的廠家。一個產業的創新,應該是全產業鏈的創新,或者是在全產業鏈的基礎上才可能相互促進不斷發展。舉個例子像日本的大IT廠,他們有非常好的裝備和材料,他們有一個新想法,很快就可以變成一個現實,但是在中國,設備是買來的,或者是設備成熟,因此我們的工藝就不會特制化,自然就會比別人晚一段時間。而且與國外的合作,一開始的時候對方可能要求我們的設備廠兩年之內或者是多長時間之內不準市場發布,也就是說給他們自己創造了兩年的競爭優越期,兩年之后我們的產品走向市場可能就已經相對過時了,所以我想中國要想跟隨國外的發展,買設備生產的方法沒有問題,但是要想走在人家的前面,就必須要有自己生產的設備,所以我們這次推出針對藍寶石圖形化襯底的刻蝕機,全套供應鏈都支持,不管是什么樣的圖形,所有的供應和解決方案都是我們提供的,所以我覺得,在這一領域里面我們與國際相對領先了,沒有任何差距。這樣一來國內做PSS芯片的廠家都有了解決方案。所以我認為真正的工藝提高需要一批設備企業,就是國內沒有非常成熟的企業,才導致中國的工藝技術都跟著別人走。LED這個產業要想領先,一定讓設備站在國際的同等水平上。
三、LED產業發展中芯片廠和設備廠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裝備國產化瓶頸在哪里?如何突破才能實現未來的超越。
趙晉榮:我們做了20多年,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有設備上的需求,才會有很多的設備廠圍繞著芯片廠需求去做設計和開發;反過來設備企業把符合芯片廠需求的設備做出來之后才能促進芯片廠的發展。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就是非常明顯的例子,一開始設備是進口,慢慢的國產設備進入市場和應用,逐漸培育了很多的設備企業,這些設備企業發展起來之后他們又輔助我們的其他企業發展起來,他們有互相依賴的關系。中國假如說沒有芯片廠,那就沒有設備廠,這個產業就發展不起來。同時如果設備廠生產能力很弱,芯片廠就不可能用你的東西,這是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所以隨著LED的發展,很多設備廠已經進入這個行業了,只要設備廠能賺到錢,他們就會對LED行業給予更多的關注。就跟現在對MOCVD一樣,國內很多家都在關注,而且投了很多的錢,既然大家都在關注和投入,剩下的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