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大潮:芯片公司“轉型”忙
有數據統計,2015年將會有150億臺接入互聯網的嵌入式設備,而每臺設備都具有智能化的功能,帶有芯片和操作平臺,能實現與其他設備間的無縫通信和數據交換。相比,主宰了幾十年的PC、筆記本市場正逐步走向飽和,被眼花繚亂的嵌入式設備所取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2600.htm目前的技術缺陷卻正是英特爾們的發展機遇所在。
高通、英特爾和恩智浦等芯片生產商正在為便攜式設備生產配套產品,試圖在一個芯片上加載更多功能同時降低耗電量,以使用戶能夠方便地隨時隨地從“移動狀態下”獲得信息。創銳訊正在把寬帶接入技術整合到自己的服務中。
并購也可能為芯片企業重新搭建一整套生態系統,促使行業應用軟件開發商推出適用于移動終端的進技術。例如,東軟和英特爾創建了一個專門的醫療解 決方案,能夠遠程管理人們的健康信息和數據并進行分析。利用這種技術,醫院和用戶個人可以將不同階段和不同狀況的健康數據搜集并整合在一起。
英特爾顯然明白這個道理,其強大但耗電的通用CPU戰略已完全不適用了,在日前舉辦的英特爾IDF上,英特爾的 “瘦身”策略非常清晰:針對不同的市場會有不同的SoC(系統級芯片)。比如針對手機和MID(移動互聯網設備)市場有Moorestown、針對TV和 機頂盒等消費ic37有CE4100、針對車載/IP電話/網關市場有TunnelCreek,未來還會開發針對其它嵌入式市場的SoC。目的則是推出適 用不用應用環境的芯片。
這就不難理解,作為芯片產品老大的英特爾正在實施的規模宏大、跨越數年的改革計劃——將60%的產品應用轉移到PC以外的設備上。
在最近幾年先后收購Wind River、Havok等多家軟件公司后,英特爾以76.8億美元收購殺毒軟件廠商McAfee。
此前,在一項涉及到3000萬美元的并購案中,英特爾收購了以色列手機芯片廠商Comsys移動通信和信號處理公司。后者曾在今年2月份展出了組合版WiMAX/GSM調制解調器芯片,是一家開發2G和2.5G手機調制解調器的知名廠商。
英特爾希望通過高集成度形成的性價比優勢,從而進入手機等比PC還要大很多的市場的戰略目標就更加明顯。
事實上,雖然對移動芯片市場覬覦已久,但英特爾已經無法從在這個領域占據壟斷地位的ARM架構的知識產權的壁壘中找到“下手”的地方。
為此,英特爾干脆通過并購重新定義移動終端的產品規格和技術特性,并購McAfee就是英特爾在這個市場上的一個嘗試。
邁克菲首席技術官George Kurtz在該公司宣布與英特爾達成并購協議之后不久的一篇博客中寫道,“英特爾目前注重高能效表現和網絡連接性。”在他看來,這種戰略方向的確立是再合 理不過的。“設想一下應對如今日益猖獗的互聯網上的惡意軟件所帶來的巨大挑戰吧!安全軟件與硅技術的“聯姻”必然會帶來實實在在的優勢。”
英特爾投資移動通信與基礎設施事業部高級總監大衛。弗拉納根曾表示,英特爾投資的目的就是大大加快這個(掌控移動標準)的進程。“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努力提高整個生態系統的基礎上的。”他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