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平——我是一名志愿者
也是通過這無數次的志愿者活動,楊維平感覺到了成都工廠員工們高度的志愿者精神,“每次報名的員工都會超過預期的名額。每每這時組織者還會很不好意思的跟大家道歉,因為沒有滿足他們為災區服務的心愿。”在這種精神鼓舞下,僅2009年一年,成都工廠就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英特爾員工走進災區,以各種形式參與了支教活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2489.htm這一系列的支教活動,拉近了災區孩子們與外面世界的距離,讓那些大山深處的孩子們,在英特爾“i世界”計劃的幫助下通過網絡看到外面世界的豐富多彩,對未來多了憧憬和向往。而這對于楊維平來說是最值得驕傲和欣慰的事。
“以前在美國和丹麥也做慈善,但是感覺沒有在中國做事這么強烈。”楊維平很有感觸的說道,中國是一個大國,各地區發展很不平衡,需要救助的人群還很多。“在這兒做慈善,我感覺到能夠真正的幫助到別人,能有這樣的體驗我自己也覺得非常幸運。”
有感于內心的觸動,楊維平除了在四川參與各種各樣的志愿活動之外,在云南少數民族地區、貴州山區、甘肅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楊維平至今記得,第一次去中國的西北地區,就被那里的缺水程度所震驚:走兩個多小時的山路才能找到一個水井,打出來的水竟然還是渾濁的。這樣的水要怎么用呢?楊維平告訴我們,“當地人只能將淘米和洗菜之后的水還要用來澆花和打掃衛生。甘肅的大多數地方都是光禿禿的草原,缺水是當地百姓的最大苦惱,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
數年在中國的志愿者之路,到過內地數個省區的經歷,使得楊維平看到了邊遠地區的貧困,但同時也欣慰地看到,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給貧困地區人們生活帶來的很多改變。“我和妻子經常會去看望我支教過的山區的孩子們,我們感到學校的硬件設施在一年年的改善,孩子們的生活也在慢慢變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