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推出全新高性能計算產品規劃
新聞焦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9570.htm· 首款產品(研發代號:Knights Corner)將采用英特爾 22 納米制程工藝,并利用摩爾定律將集成度擴展到50個英特爾內核以上。
· 基于英特爾® 至強® 處理器和基于英特爾®集成眾核架構的產品采用通用的開發工具、軟件算法和編程技術。
· 該產品的誕生依托于英特爾多年在眾核領域的相關研究經驗,其中包括英特爾的‘Larrabee’項目以及單芯片云計算機。
· 在最新發布的全球高性能計算機500強(TOP 500) 排行榜中,多達408套上榜系統采用了英特爾的處理器,所占比例接近82%。
· 中國深圳國家超算中心(NSCS)在最新全球高性能計算機500強(TOP 500) 排行榜中排名第二。這套基于英特爾®至強®5600系列處理器的系統的Linpack基準測試峰值達到了每秒1200萬億次浮點運算。
在國際超級計算大會(ISC)上,英特爾公司宣布計劃推出基于英特爾® 集成眾核(MIC)架構的全新產品。這種架構有助于打造每秒萬億次計算的平臺,同時使用戶繼續享受英特爾® 至強® 處理器的優勢。
英特爾計劃推出的首款相關產品(研發代號:Knights Corner)將主要面向勘探、科學研究以及金融或氣象模擬等高性能計算領域,并采用英特爾22納米制程工藝——其集成的單個晶體管最小尺寸可達22納米(1納米=十億分之一米)。該產品也將延續摩爾定律的推動力——將單個芯片上英特爾計算內核的集成度擴充至50個以上。鑒于絕大多數工作負載仍然能夠在屢獲殊榮的英特爾® 至強® 處理器上良好運行,計劃推出的英特爾® 集成眾核(MIC)架構則旨在幫助加速特定的高度并行化的應用。
目前,英特爾已將與之相配套的行業設計與開發套件(研發代號Knights Ferry)提供給選定的開發者。從 2010 年下半年開始,英特爾將進一步擴展該項目范圍,以打造一系列支持英特爾® 集成眾核(MIC)架構的開發工具。英特爾® 集成眾核(MIC)架構和英特爾® 至強® 處理器采用的通用軟件開發工具和優化技術將支持多種編程模式,這些編程模式將為科學家、研究者和工程師們帶來前所未有的計算性能,幫助他們加快探索世界的步伐,同時還可以保護他們現有的軟件投資。英特爾® 集成眾核(MIC)架構衍生自幾個英特爾項目(包括‘Larrabee’)和英特爾實驗室的研究項目,如單芯片云計算機。
歐洲原子能研究中心(CERN)openlab團隊的首席技術官Sverre Jarp談道:“歐洲原子能研究中心(CERN)openlab團隊在短短幾天內就將一個復雜的C++并行計算基準測試移植到了英特爾® 集成眾核(MIC)架構的軟件開發平臺上。相似的硬件編程模型能幫助我們大幅提升軟件運行速度,這大大超乎我們的預期。”
英特爾公司副總裁兼英特爾數據中心事業部總經理Kirk Skaugen表示:“英特爾® 至強® 處理器以及我們現在全新的基于英特爾® 集成眾核(MIC)架構的產品可幫助加快探索未知世界等對于人類而言最富有挑戰性的問題的解決進程,從而突破設計和探索的極限。”
Kirk Skaugen又談道:“英特爾® 集成眾核(MIC)架構將進一步擴大我們業已領先的高性能計算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競爭優勢——我們現有的產品在全球頂級的高性能計算機中應用的比例已經接近82%。今天的投資也進一步驗證了英特爾對于全球高性能計算領域不斷增強的承諾。”
隨著英特爾® 集群工具套件編譯器4.0版(Intel® Cluster Toolkit Compiler Edition 4.0)的推出,英特爾將繼續致力于提供全面的工具集,以支持高性能計算優化及眾核計算。此舉將為運行在英特爾架構集群系統上的應用帶來更強大的性能,并將支持企業利用眾核計算來更有效地擴展其集群系統。
全球高性能計算機500強(TOP 500)排行榜
據本次國際超級計算大會(ISC)公布的第35屆全球高性能計算機500強(TOP 500)排行榜顯示,英特爾依然是高性能計算領域的理想選擇——408套上榜系統,即占據榜單近82%份額的高性能計算系統,是基于英特爾處理器所構建。90%以上上榜的四核系統均采用了英特爾處理器,其中基于英特爾® 至強® 5500 系列處理器的上榜系統達到186套,數量比上期榜單上榜系統增長近一倍。排名前10中的3套高性能計算系統,以及前30名中80%的高性能計算系統也都是基于英特爾處理器。引人矚目的是,此次榜單中已有7套系統采用了英特爾® 至強® 5600系列處理器(研發代號:Westmere-EP),還有2套是基于新的英特爾®至強® 7500系列處理器(研發代號:Nehalem-EX),而這兩款產品都是在今年3月份才剛剛發布的。
基于英特爾®至強®5600系列處理器的、來自中國深圳的國家超算中心(NSCS)的高性能計算系統在本期高性能計算500強(TOP 500)排行榜上排名第二,這是中國高性能計算機有史以來在該榜單上獲得的最高排名。這套基于曙光* TC3600的系統的Linpack基準測試峰值達到了每秒1200萬億次浮點運算,從而使該超算中心成為了中國科研和創新的中心。
每半年發布一期的全球高性能計算機500強(TOP 500)排行榜由曼海姆大學的Hans Meuer、美國能源部下屬的國家能源研究部門超級計算機中心的 Erich Strohmaier 與 Horst Simon、以及田納西大學的 Jack Dongarra 共同整理統計。如您希望查看完整報告,請訪問: www.top500.org。
全新 Exascale 實驗室
為了迎接利用數千萬億(Petaflops)次和百億億次(Exaflops)級別計算能力來運行大規模模擬計算任務所帶來的日益增長的挑戰,英特爾、Forschungszentrum Julich(FZJ)和 ParTec將簽署一個為期多年的協議——在德國于利希(Julich)建造一個 ExaCluste 實驗室(ECL)。該實驗室將重點關注數千萬億(Petaflops)次和百億億次(Exaflops)級別的計算設備的可擴展性和靈活性,并將開發關鍵技術、工具并制定方案,為這些系統提供強有力的支持。ECL 將成為英特爾歐洲實驗室和歐洲地區一系列研究與創新中心的最新成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