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織網”
記者手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8184.htm進軍新市場要換新思路
英特爾對統一架構其實期待已久,早些年它沒有大聲說出來,那是因為仍在積蓄力量。現在,它認為時機成熟了。
外有互聯網進化帶來計算邊界擴張,內有架構優化與世界級制造能力結合,似乎一切看來順風順水,果真如此嗎?
近幾年,英特爾遭遇的挑戰不小,遠有幾年前的多核路線,近有進入深度嵌入式這樣的新興市場。
單核時代,提高平臺能力相對簡單,但主頻路線走到了盡頭,多核成為必然選擇。工藝沒有問題,架構也可以升級,英特爾面對的最大挑戰來自外部——并行計算。
怎么讓開發者有效釋放出多核的潛能呢?單靠軟件合作伙伴的自發行為遠遠不夠,英特爾大力投入軟件,通過提供工具、程序優化,全方位地扶持軟件合作伙伴,逐漸突破,最終才打開了局面。個中辛苦,英特爾自知。
而現在,英特爾要從熟悉的通用計算領域跨越到嵌入式領域當中,消費電子、車載、數字標牌……對這些領域的陌生,也同樣是對英特爾的巨大考驗。可以看到的是,英特爾的思路又一次為之改變了。
與高手過招練手藝。風河和英特爾已經成為一家人,英特爾軟件此前的工作是支撐,但現在則要求從后臺走向前臺,為此,嵌入式領域的高手、長期在市場上摸爬滾打的風河當然是個不錯的老師。時間久了,本事也自然就提高了。
到廣闊市場去鍛煉。英特爾認定中國將是嵌入式最大的市場,為此,研究力量已經發生傾斜,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選擇嵌入式系統為主攻方向,從最大市場得來的成果,自然生命力也最旺盛。
與合作伙伴做密友。華泰汽車的車載系統結合英特爾、華泰汽車、中科紅旗、武漢藍星的共同力量就是例證。嵌入式市場的個性化需求遠比通用計算市場要明顯得多,英特爾要想做這一領域的強者,就無法忽略這些個性化的差異,躬下身來,與合作伙伴緊密配合是最明智的選擇。
適者生存,英特爾對個中含義再清楚不過。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