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織網”
歐德寧在任期內的最大成就莫過于將英特爾引領到一片新的水草豐美之地。他曾親自圈定四大百億美元以上規模的新興市場,鎖定方向就是移動和嵌入式互聯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8184.htm方向很明確,路徑也已明朗。英特爾的底牌是統一的IA架構,包括其世界級的制造能力。事實證明,英特爾已經將IA架構延伸到追求極高性能的高性能計算,以及深入人們日常生活的嵌入式應用,并在融合時代進一步拓展到通信等相關領域。
移動互聯網、個性化互聯網、嵌入式互聯網……英特爾一言以蔽之——互聯計算。它篤定,IA架構是產業站在當前的戰略轉折點上推動創新的根基。
未來是“網”的世界,一張聚生智慧、變革民生的大網正在織就。
這里不是英特爾的獨角戲,而是業界名角云集的大舞臺。這里每年的“演出節目”都一樣——創新、趨勢與發展。
對于臺下的聽眾來說,IDF早已成為每年相約交流學習的盛會。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當中,已經出現越來越多的新面孔。不僅有發掘創新機會的OEM/ODM廠商、軟件開發商、服務提供商的工程師參會,還吸引來嵌入式、消費電子、通信等領域的開發者。能源、金融等行業越來越多的應用人員也趕來參會,他們對技術趨勢了然于心,將有助于結合業務,制定更長遠的技術路線圖。
“一年前,我們在非常困難的時期舉辦了一屆有意義的IDF。一年過去,‘復蘇’開始,今年IDF帶來的創新話題和機會也就更多。”英特爾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敘面對這些推動技術和應用進步的活躍因子,自信地表示他們此次將不虛此行。
互聯計算
計算邊界的擴張一直在發生,只是這一次尤其猛烈。IDC 2009年調研后發布的結果顯示,到2015年,全球將增加10億名聯網用戶,聯網設備將達到100億臺。計算設備已經超越了傳統PC領域。
“我們正在越來越多地看到這種變化發生,計算從電腦擴展到一系列設備,包括手持設備、電視、汽車、數字標牌等一系列設備,所有設備都能實現計算。”英特爾執行副總裁、英特爾架構事業部(IAG)總經理浦大地將這種變革稱為“互聯計算”。浦大地表示,可擴展的IA架構將成為所有通用聯網計算的最佳選擇,計算體驗與設備將無縫協同。
如果IA架構主導計算,當然就實現了統一架構,這也許會讓在各個領域耕耘多年的一些同行丟掉飯碗。
事實證明,IA架構在PC領域的地位已毋庸置疑,問題是,在新興領域呢?IA也能夠復制奇跡嗎?
浦大地表示,英特爾提供的IA架構構建了通用的硬件、軟件和生態系統解決方案。在各種計算當中,通用的衡量指標是性能、功能特性、功耗以及散熱,IA架構就針對這四個方面進行了優化,并始終保持設備之間的兼容性。
在通用架構之上,英特爾打造了兩大微架構,一是優化的高能效表現微架構,用于制造面向服務器和客戶端的至強和酷睿處理器;二是低功耗微架構,用于制造凌動處理器,它被認為是開啟深度嵌入式市場的關鍵產品,英特爾對其寄予厚望。
開放的IA架構不僅在數據中心、客戶端等領域繼續鞏固優勢,還將在各個領域產生規模經濟效應。比如借助消費SoC產品CE4100拓展智能電視和藍光播放器等消費電子市場,借助Moorestown重返手持設備市場。即將上市的首款面向嵌入式市場的SoC產品Tunnel Creek更被認為是開發變革性嵌入式應用的優選平臺。
從計算分層來看,最底層是在摩爾定律指引下的半導體技術創新,目前英特爾CPU與SoC已經在同一工藝之下雙線并行制造,在此之上是英特爾優化的IA架構,再上面則是基于IA平臺發展應用,通過軟件來釋放硬件性能,提供服務。這樣在通用計算市場上的成熟模式,英特爾認為在其他領域依然可以復制。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