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比亞迪半導體虧損調查:生產線可稱老古董
據他介紹,目前國內在IGBT這塊的技術瓶頸主要為IGBT芯片的制造和封裝工藝——尤其是在芯片制造這一環節,國內還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具備這方面的實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0476.htm那么,目前比亞迪在這塊的技術積累到底達到什么程度了呢?
上述南京銀茂微電子高管指出,從技術上來說,比亞迪購買的生產線已相當陳舊,這意味著工程設計人員要根據現有的老設備進行很好的匹配,要花更多的精力去調試并選擇合適的參數——這進一步加大了比亞迪研發和生產的難度。
如果比亞迪選擇更新生產線,則意味著巨大的額外開支。從以往國內芯片工廠的建設造價來看,動輒花費上十億元的成本。
“比亞迪的寧波工廠當下還只能生產一些簡單的IC產品,我估計要做出符合電動車使用規范要求的IGBT模塊至少要兩年時間。”比亞迪微電子一位經銷商告訴記者。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比亞迪IGBT產品都來自于ABB等外國公司進口的芯片,在比亞迪微電子的深圳工廠完成封裝。比亞迪IGBT產品尺寸較小,且穩定性和國外產品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用于電焊、變頻器、工業控制等領域。
而電動車領域需要的IGBT產品,則完全是另外一個概念。
電動車使用的IGBT壽命要求是普通工業用IGBT產品的10倍以上。這項技術對于全世界的廠商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目前只有德國英飛凌等少數國外廠商掌握這種技術。
上述比亞迪電子(6.57,0.19,2.98%,經濟通實時行情)的經銷商表示,正在銷售的比亞迪低端IGBT產品在市場上的反響也十分一般,這說明至少到目前為止,比亞迪在IGBT的生產工藝上還沒有達到很好的狀態。
對于比亞迪和王傳福來說,寧波項目更像是一個籌碼很大的賭注,一旦其核心技術獲得重大突破,將大大增強其在電動車領域的競爭力,甚至可以憑借其在IGBT方面的優勢,輻射其它行業。
10月16日,國際知名投行巴克萊以近10倍于巴菲特認購價的78.145港元,增持3232.75萬股比亞迪股份。資本市場的追捧,使得比亞迪可以獲得更多的研發投入。
不過,這一行業的特殊性在于,單純的資金投入并不一定能夠立馬帶來產出。
在此前,國家很早就啟動了在IGBT方面的研發,中央立項并撥付的經費也已經一撥又一撥了,然而目前,國內廠商在IGBT方面的技術水平和市場占有率和國外還有很大的差距。
“要解決IGBT的研發和生產工藝不僅僅是砸錢就能解決的,需要時間和經驗積累。” 南京銀茂微電子的這位高管表示,國外對中國在這一塊的技術封鎖十分嚴格,國內的研發和制造人才也很緊缺,就連設備進口也受到層層限制,這些都可能影響比亞迪的研發進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