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臺積電首次披露2納米制程細節,預計2025年量產

        臺積電首次披露2納米制程細節,預計2025年量產

        發布人:旺材芯片 時間:2022-06-18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來源:半導體產業縱橫


        圖片

        臺積電正式公布了其 N2制造技術,該技術計劃于 2025 年投入生產,并且臺積電將首次使用環繞柵極場效應晶體管結構(GAAFET)。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于美國當地時間16日舉辦2022年北美技術論壇,會中揭示先進制程技術、特殊技術的最新成果,首度揭露采用納米片晶體管架構的2納米制程細節,臺積電表示,預計2025年量產。

        臺積電北美技術論壇連續2年以線上方式舉行,今年于美國加州圣塔克拉拉市恢復舉辦實體論壇,為接下來幾個月陸續登場的全球技術論壇揭開序幕。 此次技術論壇也設置創新專區,聚焦臺積電新興客戶的成果。臺積電總裁魏哲家表示,身處快速變動、高速成長的數字世界,對運算能力與能源效率需求較以往增加的更快,為半導體產業開啟前所未有的機會與挑戰。 值此令人興奮的轉型與成長之際,臺積電在技術論壇揭示的創新成果彰顯公司的技術領先地位,及支持客戶的承諾。圖片 臺積電正式公布2納米臺積電在技術論壇上,首度推出下一代先進制程N2,也就是2納米。技術指標方面,臺積電披露,N2相較于N3,在相同功耗下,速度快10~15%;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25~30%,開啟高效能新紀元。就縱向對比來看,2納米之于3納米的提升,似乎不如3納米之于5納米,包括但不限于性能、功耗、密度等所有核心參數。圖片在微觀結構上,N2采用納米片電晶體(Nanosheet),取代FinFET(鰭式場效應晶體管),外界普遍認為,納米片電晶體就是臺積電版的GAAFET(環繞柵極場效應晶體管結構)。圖片圖片臺積電還表示,N2不僅有面向移動處理器的標準工藝,還會有針對高性能運算和小芯片(Chiplet)的整合方案。時間方面,N2將于2025年量產。圖片根據臺積電最新技術路線圖,第一代3納米(N3)定于下半年量產,3納米會存在較長時間,后續還有N3E、N3P和N3X。

        這意味著臺積電將需要提供N3的增強版本,以滿足其客戶的需求,這些客戶仍在尋求每瓦性能的改進以及每年左右的晶體管密度增加。臺積電及其客戶需要多個N3版本的另一個原因是,該代工廠的N2依賴于使用納米片實現的全柵場效應晶體管,預計這將帶來更高的成本,新的設計方法,新的IP和許多其他變化。雖然尖端芯片的開發人員將很快跳轉到N2,但臺積電的許多普通客戶將在未來幾年堅持使用各種N3技術。

        圖片 四種3納米制造工藝在研討會上,代工廠討論了四種N3衍生的制造工藝(總共五個3納米級節點) N3E,N3P,N3SN3X  將在未來幾年內推出。這些N3變體旨在為超高性能應用提供改進的工藝窗口,更高的性能,更高的晶體管密度和增強的電壓。所有這些技術都將支持FinFlex,這是臺積電的“秘訣”功能,大大提高了其設計靈活性,并允許芯片設計人員精確優化性能,功耗和成本。于N3是為特定類型的應用量身定制的,因此它具有相對較窄的工藝參數區間(產生定義結果的參數范圍),因此在良率方面可能并不適合所有應用。這就是N3E發揮作用的時候。新技術提高了性能,降低了功耗,并增加了工藝參數區間,從而提高了產量。但權衡是節點的邏輯密度略有降低。與N5相比,N3E的功耗(在相同的速度和復雜性下)將降低34%或提高18%的性能(在相同的功率和復雜性下),并將邏輯晶體管密度提高1.6倍。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臺積電的數據,N3E將提供比N4X更高的時鐘速度(將于2023年到期)。然而,后者還將支持1.2V以上的超高驅動電流和電壓,此時它將能夠提供無與倫比的性能,但功耗非常高。總的來說,N3E看起來比N3更通用,這就是為什么臺積電在這一點上擁有更多的“3納米流片輸出”而不是在其類似發展點的5納米級節點并不奇怪。使用N3E的芯片的風險生產將在未來幾周內開始,并定于2023年中期。因此,預計商用N3E芯片將在2023年底或2024年初上市。N3的改進并不止于N3E。臺積電將在2024年左右推出N3P,這是其制造工藝的性能增強版本,以及N3S,該節點的晶體管密度增強。不過,臺積電目前沒有透露與基線N3相比,這些變體將提供哪些改進。事實上,在這一點上,臺積電甚至沒有在其路線圖的所有版本中顯示N3S,因此嘗試猜測其特性確實不是一件好事。最后,對于那些無論功耗和成本如何都需要超高性能的客戶,臺積電將提供N3X,它本質上是N4X的意識形態繼承者。同樣,臺積電沒有透露有關該節點的細節,除了它將支持高驅動電流和電壓。我們可能會推測N4X可以使用背面供電,但由于我們正在談論基于FinFET的節點,而臺積電只會在基于納米片的N2中實現背面電源軌,因此我們不確定情況是否如此。盡管如此,臺積電在電壓增加和性能增強方面可能有許多優勢。圖片 TSMC FINFLEX技術此次技術論壇也推出支持N3與N3E制程的TSMC FINFLEX技術,臺積電指出N3將搭配創新的TSMC FINFLEX架構,以精確定制性能,功耗和面積。FINFLEX 技術提供多樣化標準組件選擇,能精準協助客戶完成符合其需求的系統單芯片設計,各功能區塊采用最優化的鰭結構,支持所需效能、功耗與面積,同時整合至相同的芯片上。提供芯片設計人員多樣化的標準組件選擇。 包括支持超高效能、最佳功耗效率與晶體管密度及平衡兩者的高效效能。當使用基于 FinFET 的節點時,芯片設計人員可以在使用不同晶體管的不同庫之間進行選擇。當開發人員需要以性能為代價來最小化裸片尺寸并節省功耗時,他們會使用雙柵極單鰭 (2-1) FinFET(見圖)。但是,當他們需要在芯片尺寸和更高功率的權衡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時,他們會使用三柵極雙鰭 (3-2) 晶體管。當開發人員需要平衡時,他們會選擇雙柵極雙鰭 (2-2) FinFET。 圖片目前,芯片設計人員必須堅持使用一種庫/晶體管類型,用于整個芯片或SoC設計中的整個模塊。例如,CPU內核可以使用2、3個FinFET來實現,以使其運行得更快,或者使用1、2個FinFET來降低其功耗和占用空間。這是一個公平的權衡,但它并不是所有情況的理想選擇,特別是當我們談論3納米級節點時,使用起來比現有技術更昂貴。FinFlex不能替代節點專業化(性能,密度,電壓),因為工藝技術在單個工藝技術中比ibraries或晶體管結構有更大的差異,但FinFlex似乎是優化臺積電N3節點性能,功耗和成本的好方法。最終,這項技術將使FinFET的靈活性更接近于基于納米片的GAAFET,將提供可調節的通道寬度,以獲得更高的性能或降低功耗。圖片N6e超低功耗平臺會中揭示3D IC技術最新成果及推出N6e超低功耗平臺。 臺積電表示,支持CoW及WoW技術的7納米芯片已量產, 5納米技術支持預計2023年完成。臺積電2020年技術論壇揭示N12e技術,奠基于此項技術成功,正在開發下一代N6e技術,主要提供邊緣人工智能及物聯網裝置所要求的運算能力及能源效率。臺積電表示,N6e技術將以臺積電先進的7納米制程為基礎,其邏輯密度可望較N12e多3倍,將成為臺積電超低功耗平臺的一環,此平臺完備的組合涵蓋邏輯、射頻、模擬、嵌入式非揮發性存儲器及電源管理IC解決方案,支持邊緣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應用。圖片 3D Fabric平臺臺積電公布3D Fabric平臺取得的兩大突破性進展,一是臺積電已完成全球首顆以各應用系統整合芯片堆疊(TSMC-SoICTM)為基礎的中央處理器,采用芯片堆疊于晶圓之上(Chip-on- Wafer, CoW)技術將SRAM堆疊為3級緩存;二是使用 Wafer-on-Wafer (WoW) 技術堆疊在深溝槽電容器芯片頂部的突破性智能處理單元。臺積電表示,為滿足客戶對系統整合芯片及其他3D Fabric系統整合服務需求,全球首座全自動化3D Fabric晶圓廠預計下半年開始生產。圖片 2024年將擁有ASML新一代High-NA EUV設備臺積電研發資深副總經理米玉杰(Y.J. Mii)在硅谷的臺積電技術論壇中透露,臺積電將于2024年擁有ASML新一代High-NA EUV設備。臺積電將在2024年引入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High-NA EUV)光刻機,以滿足客戶需求并推動創新。 不過,米玉杰沒有透露該設備大規模量產的時程。臺積電業務開發資深副總經理張曉強補充道,臺積電 2024 年并不準備運用新機來生產,主要用于與合作伙伴的研究。TechInsights半導體經濟學家G. Dan Hutcheson稱,臺積電2024年擁有這種設備的重要性在于,臺積電將更快速接觸到最先進技術。ASML新一代High-NA EUV是邁向2納米競爭的關鍵武器,因精密度更高、設計零件更多,機型比前一代大30%,重量超過200公噸的雙層巴士大小,估算每臺要價4億美元。新一代High-NA EUV 原型機有望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2024年推出,2025年投入使用,2026年到2030年主力出貨。 臺積電對手英特爾早前已宣布率先搶下新一代High-NA EUV 機種,預計2025年投產。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臺積電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吾县| 福清市| 喀什市| 台湾省| 汶川县| 永城市| 晋城| 延津县| 昭觉县| 新闻| 稷山县| 望奎县| 长治市| 东至县| 呼和浩特市| 陵水| 会宁县| 大庆市| 东丽区| 苗栗县| 浦北县| 莱西市| 凤城市| 昌都县| 固始县| 顺平县| 资源县| 赣榆县| 宜宾县| 洮南市| 怀集县| 民和| 农安县| 双流县| 宜兰市| 长汀县| 永城市| 中山市| 广宁县| 宾阳县| 琼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