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晶體生長進入電阻爐時代!
來源: 化合物半導體市場

Source:恒普科技
據了解,國內SiC晶體生長爐基本都是采用感應發熱的方式,感應發熱晶體生長爐設備具有投資低、結構簡單、維護便利、熱效率高等優點,已被行業廣泛使用。但是,受制于有些技術難點,其性能難以進一步提高,主要包括:由于趨膚效應,均勻熱場建立難度高,熱場的溫度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擾動,難以修正由于晶體生長和原料分解等參數變化帶來的內部擾動,并且工藝參數強深度耦合,控制難度高。
在碳化硅8英寸時代到來之際,隨著坩堝的直徑增長,感應線圈只能加熱坩堝的表面,不同位置的徑向溫度梯度都會隨之增大,而這樣的參數變化不適合大直徑的晶體生長,對于原料分解、晶體面型、熱應力帶來的復雜缺陷的調節方面都面臨挑戰。
為解決行業痛點,恒普科技推出了以【軸徑分離】*為核心技術,石墨發熱的SiC晶體生長技術平臺,與【新工藝】* 組合,更優化地解決晶體的長大、長快、長厚的行業核心需求。

Source:恒普科技
據介紹,新一代石墨發熱晶體生長爐,在籽晶徑向區域主動調節其區域溫度,軸向溫度通過料區熱場調節其區域溫度,從而實現【軸徑分離】。
晶體生長時,隨著厚度的增加,籽晶區域熱容發生變化,熱導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些參數的變化都會影響到籽晶區域的溫度,由于籽晶區域有徑向平面的發熱體,可以主動調節徑向平面的溫度,實現徑向平面的可控熱量散失。隨著原料分解,料的導熱率發生變化(注:二次傳質的舊工藝),且在料的上部結晶,料區熱場根據料的狀態可以主動調節料區溫度。
設定生長工藝時,只需要直接設定籽晶區域溫度曲線,和軸向溫度梯度溫度曲線,“所見即所得”,降低了工藝耦合的難度和避免了工藝黑箱。
并且,實現【軸徑分離】需要精準對溫度進行控制,而不能采用傳統的功率控制,所以新爐型標準配備了【溫度閉環控制】,全程長晶工藝采用溫度控制。
【軸徑分離】與【新工藝】完美結合,是新一代2.0版SiC電阻晶體生長爐的技術亮點,【新工藝】采用一次傳質熱場,讓物質流實現基本恒定,配合【軸徑分離】的精準區域溫度控制技術,更優化地解決晶體的長大、長快、長厚的行業需求。
另值得關注的是,石墨熱場發熱的晶體生長爐具有一些天然的優勢:a、溫度的穩定性;b、過程的重復性;c、溫度場的可控性,因此更適合于大尺寸碳化硅SiC晶體的生長,如:8英寸。

Source:恒普科技
新技術平臺部分功能詳解
軸徑分離
是指軸向溫度梯度與徑向溫度不存在強耦合,可以對軸向溫度梯度和徑向溫度分別進行高精度控制。是解決晶體快速生長的核心技術一。
新工藝
采用一次傳質的新熱場,傳質效率提高且穩定,降低再結晶影響(避免二次傳質),有效降低了微管或其它晶體缺陷。生長后期,降低碳包裹物的影響,在滿足晶體質量的前提下,將晶體厚度大幅增加。
溫度閉環控制
SiC晶體在2000℃以上的高溫下生長,對溫度的穩定性要求極高,但由于SiC粉料揮發等原因,無法做到對溫度的精準測量,導致晶體生長時無法進行溫度控制,而是采用功率控制,恒普科技采用創新的溫度測量方法,能將溫度的測量精度大幅度提高并保持高度穩定,能夠在晶體生長的全周期采用溫度控制。
高精度壓力控制
SiC晶體在2000℃以上的高溫下生長,對溫度的穩定性要求極高,但由于SiC粉料揮發等原因,無法做到對溫度的精準測量,導致晶體生長時無法進行溫度控制,而是采用功率控制,恒普科技采用創新的溫度測量方法,能將溫度的測量精度大幅度提高并保持高度穩定,能夠在晶體生長的全周期采用溫度控制。
其他特點
全尺寸(6英寸和8英寸);緊湊熱場設計,能耗大幅降低;占地面積小,適合于大批量擺放。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