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深度擬赴科創板 華為是主要競爭對手 逾八成營收來自中國移動
深度浩瀚報告期內年均超過80%的營收均來自中國移動及其下屬公司,并且就同一客戶群,面臨著華為等巨頭的圍堵。
北京浩瀚深度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浩瀚深度”)于日前更新了赴科創板上市的申報材料。
這家2015年在新三板成功掛牌的通信數據采集與處理服務商,因所在行業分明的競爭格局和公司下游客戶結構,在2021年中傳出即將闖關科創板之際,引起了市場的關注。
深度浩瀚報告期內年均超過80%的營收均來自中國移動及其下屬公司,并且就同一客戶群,面臨著華為等巨頭的圍堵。有分析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受到近兩年5G流量增長不及預期的因素影響,通信運營商服務市場整體表現較為平淡。
中國電信客戶營收減額3500萬元
深度浩瀚主營業務為網絡智能化解決方案、信息安全防護等。其中,前者主要提供數據采集和可視化處理服務,涉及系統方案設計、軟硬件開發等環節;后者重點在網絡安全防護、異常流量監測等。
華安戰略科技團隊聯席負責人張天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表示,公司主營的網絡可視化解決方案業務,整體在運營商投資中屬于流量后市場,企業成長跟骨干網、移動承載網流量的增長和網信辦的監管政策相關。
深度浩瀚是中國移動的供應商,在2018至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 30114.88 萬元、35544.16萬元、36680.49 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10.36%),其中對應86.19%、75.92%、87.91%的收入均來自中國移動及其下屬公司。
公司方面表示,單一客戶營收占比高,雙方合作關系的風險可能來自于中國移動經營狀況發生明顯惡化,或與公司的業務關系發生重大不利變化而公司又不能及時化解相關風險,但“經過雙方多年的良好合作,其與中國移動已形成較為穩固的合作關系”。
張天表示,運營商服務的市場競爭較為充分,以公司當前的收入體量來看應屬第二梯隊,一旦進入市場,業務發展基本以統一廠商擴容為主。
亦有券商通信行業分析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運營商服務的市場較大,但是相對競爭格局一般,因而掉單可能性不高。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在2020年,深度浩瀚來自中國電信及其下屬公司的收入,較上一年減少逾3500萬元。
圖|深度浩瀚招股書所列主要客戶情況
對于浩瀚深度在2020年出現大額掉單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公司如何在中長期維持與中國移動方面的穩定合作?截至發稿,公司未予回復。
華為是主要競爭對手
2018年至2020年,深度浩瀚報告期內凈利潤分別為1,535.59 萬元、3,597.83 萬元、5,336.22 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86.41%。
賽迪顧問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網絡可視化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77.84億元持續增長至2019年的240億元,四年復合增速達到21%。有機構預測我國2020年網絡可視化行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289.7億元左右。
不過張天表示,受到近兩年5G流量增長不及預期的因素影響,市場整體表現較為平淡。
“深度浩瀚解決方案業務軟硬都做,但感覺可能自研部分偏軟一些。行業相關公司典型的有中新賽克、恒為科技,這兩家業務偏前端,而后端主要是大數據分析可視化類型的軟件,比如烽火、綠網、恒安嘉新等標的為主。”
深度浩瀚方面表示,若根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運營商的招投標文件,公司主要競爭對手為華為以及武漢綠網。而中新賽克、恒為科技為網絡可視化基礎架構提供商,且客戶群以系統集成商、政府部門以及企事業單位等為主,與公司的重合度不高。
市場質疑深度浩瀚面對華為的強勢競爭,是否能夠偏安一隅。公司在招股書中承認,相比華為,深度浩瀚在戰略地位、品牌知名度、資金規模、資產體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劣勢。2020年,華為營收規模為8913.68億元,深度浩瀚為3.67億,而二者研發費用率相近。
不僅如此,若按細類業務與天邑股份、星網銳捷、迪普科技等可比公司相較,深度浩瀚在營收規模上也均不占優。
圖|深度浩瀚招股書所示可比公司
此次登陸科創板,深度浩瀚計劃募資4億元,主要用于網絡智能化采集系統、網絡智能化應用系統、安全技術研發中心三大項目的建設,并將投入1.2億用以補充流動資金。
曾涉國有股份轉讓瑕疵
深度浩瀚成立于1994年,其前身是寬廣電信。據招股書披露,公司由北京郵電大學、北京電信、深圳市翔龍通訊,以及公司現幾位主要負責人聯合成立。其中,前三者最初出資額合計300萬元,持股比例均為31.25%。
浩瀚深度兩位實際控制人張躍、雷振明均來自北京郵電大學。雷振明1986 年至 2016 年 5 月,歷任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工 程系副教授、教授,并自公司成立以來,歷任公司執行董事、董事長、董事。張躍曾先后在天津移動通信局、中國移動工作,2008年起任職于公司,現任公司董事長。
據招股書,深度浩瀚歷史沿革中曾涉三項國有股權轉讓瑕疵。分別是1996年北京電信將深度浩瀚前身100萬元出資額(31.25%出資份額)悉數轉讓予民營企業北京亞通;1999年,北京郵電大學將其與深圳翔龍共同持有的640萬元增資額無償轉贈予雷振明等自然人;2001年,北郵將其剩余100萬元出資額再次向雷振明等人無償轉讓。
為彌補瑕疵,2020年3月,深度浩瀚向北京郵電大學遞交了《關于北京浩瀚深度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歷史沿革整改情況的申請函》,針對上述涉及國有股權變動問題提出整改方案。
浩瀚深度在招股書(申報稿)中披露,北京郵電大學應受償本金及利息總計人民幣667.38萬元,該等金額已由發行人實際控制人雷振明于2020年5月向北京郵電大學指定賬戶支付完畢。
浩瀚深度在招股書(申報稿)中稱,公司歷史上曾經存在的國有股權變動相關瑕疵,已經教育部財務司批復同意,并由北京郵電大學進行了追溯審計、評估,雷振明實際支付了補償款,北京郵電大學對整改情況進行了確認,確認前述瑕疵已經得到有效彌補、國有資產不存在流失風險。因此,公司以及保薦機構、律師認為,相關瑕疵已取得有效彌補,對發行人本次首發上市不構成實質性法律障礙。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