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LG電子6日發布業績報告,初步核算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營業利潤同比增長20.2%,達1.1078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5億元)。
遠遠超出證券行業預期的8726億韓元,被認為是“盈利驚喜”(Earnings Surprise)。
據悉,LG第一季度營業利潤同比增長20.2%,環比猛增202.0%。該數據雖未達2009年第二季度的最高值(1.24萬億韓元),但創下單季度第二高記錄,還創下歷年第一季度的最高記錄。
同期,公司銷售額同比增長3.2
- 關鍵字:
LG 電視
- 盡管iPhoneX銷售狀況未達市場預期,使得三星下修OLED產線稼動率,讓OLED面板的供給不如過去兩年來的緊俏,但WitsView最新觀察,這波由蘋果帶起的OLED面板風潮已經成形,預估至2021年采用OLED面板的智慧型手機滲透率將會達到46%。而OLED在技術成熟度以及生產成本上的優勢,短期內將讓MiniLED在智慧型手機市場難有發揮空間。
WitsView指出,在三星OLED面板資源被蘋果iPhone以及自家高階智慧型手機瓜分后,而其他面板廠又尚未擺脫OLED生產良率低落的情況下,手機大
- 關鍵字:
OLED MiniLED
- 小米積極殺入電視市場,產品的價格只有三大頂尖品牌(LG、三星、索尼)的一半,從最初的表現看,小米取得了一些成功。
- 關鍵字:
小米 電視
-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對于家庭的舒適度變得原來越苛刻,尤其是對于電視的需求也變得不在單一,首選電視要足夠智能,其次要性能足夠強大,最重要的是電視的尺寸要足夠大。
隨著4K超清等顯示技術的突破和應用使大屏成為現實,從2017年各家電視機企業發布的新品來看,都集中了55-65英寸以上的的大屏電視。因此,對于消費者而言,選擇電視不妨“買大不買小”,以免買回家沒兩年就遭遇尺寸淘汰。根據奧維云網發布彩電市場報告顯示,雖然2017年中國彩電市場規模雖然
- 關鍵字:
電視
-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對于家庭的舒適度變得原來越苛刻,尤其是對于電視的需求也變得不在單一,首選電視要足夠智能,其次要性能足夠強大,最重要的是電視的尺寸要足夠大。
隨著4K超清等顯示技術的突破和應用使大屏成為現實,從2017年各家電視機企業發布的新品來看,都集中了55-65英寸以上的的大屏電視。因此,對于消費者而言,選擇電視不妨“買大不買小”,以免買回家沒兩年就遭遇尺寸淘汰。根據奧維云網發布彩電市場報告顯示,雖然2017年中國彩電市場規模雖然
- 關鍵字:
電視 HDR
- 近日,知名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it發布的全球電視出貨報告顯示,2017年海信電視全球平均出貨尺寸達到47.3寸,一舉超過索尼躍居全球第一,并拉開了與三星和LG的距離,在平均出貨單價方面達到407美元,位居中國第一。
IHS Markit數據顯示,海信電視在大屏、4K和智能等高端市場的優勢越來越明顯——2016年,海信電視全球出貨尺寸還是44.1寸,位居全球第二,2017年增加到47.3寸躍居全球第一,在全球電視品牌中增長速度最快。平均單
- 關鍵字:
海信 電視
- 據韓聯社報道,行業數據顯示,得益于全球消費者對于OLED電視需求增長,2017年日本消費電子巨頭索尼在全球高端電視市場的份額急劇上升。
在3000美元以上價格段的高端OLED電視市場,索尼2016年的市場份額還是零,而2017年則已飆升至44%。
業內人士認為,索尼在高端電視市場的快速崛起,將對韓國兩大科技巨頭三星電子與LG電子構成威脅,這兩家韓企正在全力以赴控制大尺寸高端電視市場。
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對索尼的增長沒有必要過度反應,畢竟三星電子和LG電子在整個電視市場仍然處于主導地
- 關鍵字:
索尼 電視
- 從80年代開始,中國彩電業每十年迎來一次技術進步的紅利。顯示技術迭代、4K平板普及、智能成標配,十年來中國彩電業的發展跌宕起伏。疾風知勁草,近十年,海信通過不斷提升品牌、技術、市場能力,繪出了中國彩電品牌完美蝶變的增長軌跡。 先看市場 中怡康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海信電視零售量和零售額份額分別為16.79%和17.96%,雙雙位列中國市場第一。這樣的第一,海信一坐就是14年。 值得注意的是,海信的第一,并非依靠低價換市場的策略。中怡康數據顯示,海信2017年產品均價為4282元,遠高于行業
- 關鍵字:
海信 電視
- 近年來,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傳統電視被不斷唱衰,至今已經進入一個進退維谷的轉折點上。特別是在去年,整個黑電行業逐漸呈現低迷狀態,電視行業的發展更是陷入一種焦灼氛圍,市場逐漸被電腦等米色家電行業所侵占。
- 關鍵字:
索尼 電視
- 根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品牌廠商的全球電視出貨量在2017年同比下滑4%至2.28億臺。
但是,全球前15家ODM電視廠商的出貨卻達到8,490萬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8.1%。Sigmaintell分析是由于近年來代工廠的技術越來越好,而且生產速度極快,成本又低,許多品牌電視廠商都將自家的中低端產品外包給ODM廠。
據統計,品牌電視供應商的外購訂單在2107年同比增長了15%,以至于電視ODM產業在大環境低迷的情況下依
- 關鍵字:
電視 TCL
- 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中國作為全球彩電業最大的市場之一,每次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感知、跟進最潮流的行業風向。這不,大洋彼岸剛剛閉幕的CES大屏滿天飛,國內75英寸級已迅速替代55甚至65英寸電視成為主流。作為全球顯示行業領導者,三星不僅在CES2018上以全球首款146英寸模塊化MicroLED電視獨領風騷,更引領了國內客廳文化的變革,客廳電視全面進入75英寸級全視大屏時代。
75英寸級成普及之勢:小客廳也能玩轉
其實75英寸級已成普及之勢
- 關鍵字:
三星 電視
- 中怡康最新周報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海信電視零售額和零售量占有率分別為16.8%和15.7%,再次雙雙占據中國市場第一。至此,海信已連續14年穩坐中國彩電第一寶座,并實現了市場份額的進一步擴張,零售額領先第二名17.5%,王者風范盡顯。
在國際市場上,海信電視的表現更加出色。據海關統計數據,截止2017年11月份,海信電視的出口額同比增長了30.8%,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截止2017年10月,海信電視在南非市場的銷售量占有率達到22.4%、在澳洲市場
- 關鍵字:
海信 電視
- “在三年前,別人爭相把電視賣到三千元的時候;有人問我,你們索尼為什么要出三萬塊錢的電視。我想現在不會有人這么問了,事實已經證明了我們的堅持是正確的!”
——索尼(中國)有限公司消費電子營業本部總裁謝飚
在2017年,整個黑電行業整體低迷的時候,索尼在華電視業務卻迎來喜報,全年營業份額提升30%。這份業績的提升和一年前在CES上發布的A1系列OLED電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
據中怡康數據顯示,2017年在A1正
- 關鍵字:
索尼 電視
- 電市場逐漸回暖,但也沒能改變彩電市場下滑的局面,有市場研究機構已經給出了小幅下滑的市場預測。
在彩電市場的一片烏云當中,飛利浦則是那一縷少有的陽光。當大多數彩電廠商為銷量發愁的時候,飛利浦卻逆市增長,每個月銷量都保持在20萬臺以上,無論線上線下都收獲滿滿。來自荷蘭的飛利浦品牌,曾經彩電領域的王者,2015年開始強勢逆轉,2017年又為何能夠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呢?
從線上突圍到新零售模式突破
過去兩三年,互聯網品牌入局電視市場抑制了外資電視品牌在中國的發展,以樂視、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電視
- 關鍵字:
飛利浦 電視
- 近年來,由于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產品的不斷更新迭代,彩電業競爭異常激烈,價格戰成家常便飯,以至于中國彩電市場連續幾年出現增量不增收的現象。事實上,隨著消費需求的升級,人們對電視、電腦、手機屏幕的色彩、像素、清晰度的要求越來越高,而OLED技術的出現,能夠大大提高顯示屏的色域、亮度、對比度等顯示效果,對于彩電行業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它將促使彩電行業從傳統的價格戰、促銷戰向高端化、精品化方向發展。
OLED是很好的試驗田
與液晶顯示屏(LCD)相比,OLED具有耗電少、輕薄、高清晰度等優勢
- 關鍵字:
OLED 電視
miniled 電視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miniled 電視!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miniled 電視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miniled 電視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