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文章
最新資訊
據媒體報道,“2020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于2020年9月27日至28日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出席“第四屆信息安全產業發展論壇”并演講。談及英偉達對ARM的并購,倪光南表示,“我相信我們商務部可能會否了這個并購,是不是能夠并購成呢,也不知道。總而言之,AMD將來也不能是我們很舒服地用”。
關鍵字:
英偉達 ARM
近年來,我們看到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的應用擴展到更廣泛的計算機和移動應用領域。現在,就像低成本圖形處理單元(GPU)的普及推動了深度學習革命一樣,硬件設計(而不是算法)被預測為下一個重大發展提供基礎。 隨著大型企業,初創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等公司爭相建立支持AI生態系統的基本AI加速器技術,包括知識產權(IP)在內的無形資產的保護將成為該領域成功的關鍵方面之一。 近年來,ML模型的size大幅增加(大約每3.5個月翻一番),已成為ML模型準確性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為了保持這種近乎摩爾定
關鍵字:
人工智能 AI芯片 英特爾 高通 ARM
隨著芯片精密到原子大小的電路和電子物理的極限,英特爾(Intel)共同創辦人摩爾(Gordon
Moore)所提出的摩爾定律(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大約每兩年會增加一倍,也表示效能會增強一倍)已經放慢,也有人說已經結束。但是,另一個定律正在崛起,對電子運算下一個半個世紀同樣重要。這個定律大致是,驅動人工智慧的硅芯片,每兩年表現可提高逾一倍,效能的提升可歸因于硬件和軟件,但穩定發展之下,已成為大至自駕交通工具,小到個人裝置的臉部,語音和物體識別等各方面的要素。專欄作家Christopher
關鍵字:
Arm 英偉達 NVIDIA
上周NVIDIA宣布斥資400億美元收購ARM公司,這件事帶給半導體行業的余震還沒完,NVIDIA獲得了CPU,對AMD及Intel兩家公司來說可能不是好事,競爭會更激烈。那AMD是怎么看待的呢?AMD高級副總、數據中心暨嵌入式部門總經理Forrest Norrod此前在參加德銀會議上也回應了這個問題。Forrest Norrod表示,AMD的重點一直是高性能CPU和GPU,相比對手他們已經提供了競爭力十足的產品路線圖。Forrest Norrod認為,性能很重要,如果你有了更高性能的解決方案,那么你就能
關鍵字:
Arm 英偉達 NVIDIA AMD
上周NVIDIA宣布斥資400億美元(2733億元)收購ARM公司,這是近年來最大的一筆半導體收購案,影響很大,阻力也很大。對NVIDIA及ARM母公司來說,這次的收購最大風險來自法律審查,美國監管部門批準應該沒問題,但是中國、歐盟及英國的變數很大。即便老黃信心滿滿,對交易獲批很樂觀,但是現實仍有可能被否決,導致交易無法完成,所以雙方簽約是有一定條件的。在400億美元的收購案中,有20億美元的簽約費,需要NVIDIA先行支付。日前有報道稱NVIDIA已經給軟銀公司支付了12.5億美元的現金。剩下的還有7.
關鍵字:
Arm 英偉達 NVIDIA
9月19日消息,據外媒報道,高通5nm旗艦處理器驍龍875將首次采用Cortex X1超大核心。消息稱高通驍龍875采用“1+3+4”八核心設計,其中“1”為超大核心Cortex X1。以往高通驍龍旗艦處理器也采用過“1+3+4”這種“超大核+大核+能效核心”這樣的三叢集八核心架構,但是超大核和大核之間的差別主要在于CPU頻率。以高通驍龍865為例,它的超大核為2.84GHz,大核心為2.42GHz,超大核和大核均為Cortex A77。這次高通驍龍875將首次采用Cortex X1超大核+Cortex
關鍵字:
5nm 高通 驍龍875 ARM
芯片制造商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承諾會簽署對芯片設計公司ARM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保護協議,將把ARM的總部留在英國。在宣布以400億美元價格收購位于英國劍橋的ARM公司后,英偉達做出了上述承諾。ARM公司的主要業務是設計用于數十億部智能手機的微處理器芯片。黃仁勛在采訪中表示:“我們當然會與所有人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他表示,“只要ARM員工愿意在英國工作”,其總部就會留在英國。他補充稱,英偉達將增加ARM劍橋總部的員工數量,但并未明確說明具體將增加的崗位數量。英偉達一位發言人說:“英偉達保證ARM
關鍵字:
英偉達 Arm
數據基礎設施半導體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廠商Marvell 日前宣布擴大與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制造商臺積電(TSMC, TWSE:2330,NYSE:TSM)的長期合作伙伴關系,采用業界最先進的 5 納米工藝技術,為數據基礎設施市場交付全面的芯片產品組合。下一代基礎設施肩負著連接世界、保障商業運轉以及信息流動的重任,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已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通過此次合作,Marvell 和臺積電將能夠促進支持數據基礎設施的關鍵技術的創新,提供未來數字經濟所需的存儲、帶寬、速度和智能,同時為客戶帶來顯著的能效
關鍵字:
NIC DPU ARM
周末,芯片市場出現了最大的爆炸性新聞:英偉達(NVDA)從近況糟糕的軟銀手中拿下了垂涎已久的ARM,幫助NVDA股價當天大漲5.8%。CNBC的當家主播Jim
Cramer周一表示,英偉達從軟銀手中收購Arm Holdings的舉措將鞏固該公司在半導體行業的主導地位。這兩家公司在周日晚間宣布了這筆價值約400億美元的交易,它將使英偉達得到ARM的控股權,后者是是蘋果的iPhone和谷歌的Android手機供應鏈的一部分。Cramer在"Squawk
on the Street "
關鍵字:
Arm 英偉達 NVIDIA
9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為反對英偉達收購,Arm聯合創始人Hermann Hauser創建了“救救Arm”網站。網站地址為https://savearm.co.uk/,Hauser在網站上刊登了一封對英國首相的公開信,并呼吁英國民眾簽署。在信中,Hauser表示,將Arm出售給英偉達會破壞Arm商業模式的基礎。Arm就像是半導體行業中的瑞士,通過開放許可的方式與500多名客戶進行合作。他們中的大多數是英偉達的競爭對手,其中還有很多英國公司。Hauser還提到,從長遠來看,這關乎國家經濟主權的問題。
關鍵字:
Arm 英偉達 NVIDIA
16日早間消息,彭博援引消息人士稱,英國政府可能會對英偉達以400億美元收購Arm的交易提出附加條件。這些條件將要求英偉達保留大約3000名英國員工,并保留Arm在劍橋的總部。 此前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向公司全體員工發布郵件稱,Arm的總部將繼續留在劍橋,并將繼續成為英國技術生態系統的基石。英偉達將保留Arm的名稱和強大的品牌形象。
關鍵字:
英偉達 Arm
經過近三個月的猜測,多次反轉、否認,傳聞終于塵埃落定。北京時間 9 月 14 日,英偉達正式宣布將以 400 億美元價格收購軟銀旗下的 ARM。如果交易最終達成,該筆交易將成為半導體行業史上最大一筆收購案。在當天舉辦的英偉達收購 ARM 在線媒體會上,英偉達 CEO 黃仁勛再次重申了收購 ARM 的意義所在,ARM 涵蓋更加廣泛的計算機生態系統設備門類,將進一步擴大英偉達的生態系統,對英偉達提高財務毛利率與每股收益方面也大有裨益。據了解,該筆交易達成后,ARM 將作為英偉達旗下部門獨立運作,總部繼續設立在
關鍵字:
Arm 英偉達 NVIDIA
NVIDIA昨日宣布,將以400億美元收購ARM,創下了全球半導體市場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并購交易。人們不禁要問:NVIDIA究竟意欲何為呢?NVIDIA正式與軟銀集團達成協議,根據該協議,NVIDIA將從軟銀集團和軟銀愿景基金手中收購英國芯片制造商ARM,交易價值約400億美元。如果交易能夠順利完成,按美元價值計算,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半導體交易。但實際上,僅僅基于美元價值來衡量這筆交易,可能遠遠低估了這筆交易的重要性。ARM是當前售出的幾乎每一款智能手機的核心,從蘋果iPhone到運行谷歌Andro
關鍵字:
Arm 英偉達 NVIDIA
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收購日本軟銀旗下英國芯片設計子公司Arm的交易,可能會遇到各國監管機構的嚴格審查。這些國家在貿易問題上爭論不休,客戶擔心這筆交易將限制競爭,讓Arm未來母公司獲得不公平優勢。在宣布400億美元收購協議后,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和Arm首席執行官西蒙·西格斯(Simon Segars)在聯合簡報會上為合并進行了辯護,他們都承認自己的工作才剛剛開始。Sanford C.Bernstein分析師斯泰西·拉斯貢(Stacy Rasgon)表示:“黃仁勛可能正在經歷一場攸關生死的戰斗。考慮到Arm
關鍵字:
Arm 英偉達 NVIDIA
ARM要再次被收購了,很多人會說這筆交易將會被歐盟和中國否決掉,可是老黃和他的團隊會想不到這個問題嗎,這可能的最大半導體并購案真的會被否決掉么?
關鍵字:
Arm 英偉達 NVIDIA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電路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相關帖子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資料下載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專欄文章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