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算是半導體產業中比較特殊的一個門類。相比于CMOS工藝,MEMS工藝的集成度不僅是數量、規模上的,還具有另一個層面的意義——集成更多的器件類型和結構功能。它是學科交叉的產物。MEMS和CMOS不同之處使得MEMS器件的大小差異可以很大,且沒有統一的工藝標準化,因此MEMS工藝可以達到而且需要達到很高的定制化需求。圖1 IMT公司全球銷售副總裁Paul Pickering先生 IMT(Innovative Micro Technology,
關鍵字:
IMT CIT-China MEMS
美國最大的專業微機電系統 (MEMS) 制造商Innovative Micro Technology, Inc.(IMT) 今日宣布,公司已與總部位于中國無錫市的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 (CIT-China) 簽署了諒解備忘錄(MOU)。兩家機構達成了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意向,這將對雙方的業務拓展以及MEMS傳感器產業鏈的資源整合產生積極而重大的意義。
IMT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Craig Ensley 先生說道:“中國 MEMS 市場規模巨大,并繼續在飛速發展。在中國建立強大
關鍵字:
MEMS 物聯網 CIT-China
「LENS CHINA」亞洲光學鏡頭及攝像模組行業第一展,獨立并專注于光學鏡頭及攝像模組的技術、產品和制造加工設備的高度專業性的盛會
展覽時間:2014年11月5日-7日
展會地點:上海世貿商城(長寧區興義路99號)
主辦單位:上海富亞展覽有限公司、廣州正亞展覽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美國光學學會、韓國光產業振興會、臺灣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臺灣光學工業同業公會
特別鳴謝:全國20幾家相關行業協會/ 商會/ 學會
戰略合作: 慧眼網、攝像頭世界、攝像頭論壇、模組聯盟、中國
關鍵字:
LENS CHINA 光學鏡頭 MEMS
摘要:設計了一款具有傾斜補償功能的三軸磁阻電子羅盤,并對樣機系統做了誤差補償。本系統以磁阻傳感器HMC1043和MEMS加速度傳感器ADXL203為信號采集模塊,以MSP430F149單片機為信號處理模塊,分別獲取、處理磁場和重力加速度信息,井通過液晶顯示模塊LCM6432ZK顯示載體的航向角和姿態角。結合經典的橢圓假設法和傅里葉級數模型,對系統的誤差進行補償。實驗結果表明,設計的磁阻電子羅盤實現了集成化和智能化,能實時顯示載體的航向角和姿態角,航向誤差可穩定在±0.6°以內。
關鍵字:
MEMS 三軸磁阻電子羅盤 ADXL203
?
東芝正式發布新款1/2.4"2000萬像素背照式CMOS傳感器,專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打造。隨著這一傳感器的推出,整體的智能手機像素標桿又登上了一個新臺階。
相比以往,東芝更充分的利用了傳感器的每一個角落,成功將每個像素減小至1.12微米,使得制造出來芯片尺寸更小。也就是說,在當前智能手機圖像傳感器同等尺寸的情況下,東芝的圖像傳感器能夠容納2000萬像素。
另外,東芝還表示,新的圖像傳感器可支援每秒22幀的頻率拍攝(RAW10-bit輸出),支援24fp
關鍵字:
CMOS 圖像傳感器
汽車電子產業被認為是MEMS傳感器的第一波應用高潮,但隨著消費電子領域大發展及創新不斷涌現,消費電子已經成為MEMS最大的應用市場。盡管全球經濟疲軟趨勢不減,在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上,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仍將是MEMS傳感器增長的主要市場領域。CMIC認為,或可借助消費電子產業大發展,幫助國內MEMS產業找到一條突破之路。
為了能做出更小、更輕、更廉價的最終產品,MEMS傳感器普及的主要動力來自于成本低與體積小,然而在實際生產中,MEMS傳感器的成本控制異常艱難。
我們知道,常見的M
關鍵字:
MEMS 傳感器
摘要:目前的內窺鏡發展趨勢推進了數字成像方法的采用。不過,這需要多種數字處理器處理和分配圖像數據。另外還出現了新的設計挑戰,即如何將所有電子組件及有關電源穩壓器放進與以前安裝的內窺鏡攝像機控制單元 (CCU) 大小相同的空間中,以最大限度地減小安裝和采用成本。
1 內窺鏡發展歷史
大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為,Bozzini 的 Lichleiter 是第一個與我們今天所知的內窺鏡相似的設備。該設備于 19 世紀初發明,它很不靈活,用傾斜的鏡子將圖像投射到醫生眼中,只用一根蠟燭照明,圖像質量很差。
關鍵字:
穩壓器 內窺鏡 CMOS FPGA LTM4644 201409
D類放大器首次提出于1958年,近些年已逐漸流行起來。那么,什么是D類放大器?它們與其它類型的放大器相比如何? 為什么D類放大器對于音頻應用很有意義?設計一個“優質”D類音頻放大器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本文中試圖回答上述所有問題。
音頻放大器背景
音頻放大器的目的是以要求的音量和功率水平在發聲輸出元件上重新產生真實、高效和低失真的輸入音頻信號。音頻頻率范圍約為20 Hz~20 kHz,因此放大器必須在此頻率范圍內具有良好的頻率響應(當驅動頻帶有限的揚聲器時頻率范圍減小
關鍵字:
音頻放大器 D類放大器 CMOS
半導體與電子元器件業頂尖工程設計資源與授權分銷商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宣布冠名贊助“2014穿戴式智能硬件創客大賽”,本次大賽由Mouser連同創投機構、各大元器件供應商和科技媒體發起,旨在展現創客不落窠臼的獨特匠心,推進可穿戴硬件的多樣化。獲獎者設計將在明年3月的上海電子展上展出,杰出作品將有機會獲得創投機構的垂青,使其創意產品化。
據最新的市場調研分析,在未來5年內,可穿戴設備的市場經濟規模將達到500億美元。雖然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目前還處于
關鍵字:
貿澤電子 智能硬件 MEMS
公司201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38億元,同比增長6.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752.58萬元,同比增長15.01%;基本每股收益0.02元。
公司上半年集成電路封裝實現營收6577.29萬元,同比下降25.12%,毛利率17.61%。分立器件實現營收3.51億元,同比增長11.02%,毛利率15.31%。今年公司將重點建設新節能型表面貼裝SMD項目,集成電路領域公司將加快進行IC封測領域的PQFN等5大類別新封裝產品開發量產。
公司光伏銀漿業務在去年獲得了一定突破,
關鍵字:
MEMS 加速度傳感器
最新消息,國務院正式發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在風口集結,等待乘政策東風起航。盡管有人認為這個綱要,還是太虛,沒有太多實質性推進,但國務院的正式發文,還是讓整個產業集體為之一振。在這風來的山口,各企業參與IC China這個最權威也是最重要的國家級半導體展示平臺,更是信心倍增,各方躍躍欲試。截止目前,小編從組委會獲悉,與集成電路密切相關的兩個重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企業將集中亮相展會,包括:01專項——“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
關鍵字:
IC China 電子器件 CMOS
全球最大MEMS行業組織MIG(MEMS Industry Group)第一次來到中國上海,將于9月11日,攜手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SIMIT)和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SITRI)舉辦以“MEMS供應鏈及物聯網”為主題的大型會議。為期兩天的MIG上海會議匯集全球MEMS業界精英,聚焦全球MEMS供應鏈及物聯網行業,展現最新國際MEMS技術,探討中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趨勢。
MIG上海會議嘉賓關注中國MEMS傳感器發展從成熟到創新的進程。演講將重點關注中國的
關鍵字:
傳感器 MEMS 物聯網
1、最近兩年安防監控市場出現了哪些新趨勢和新技術?
答:在安防市場,零售商店及住宅保安等對成本敏感的近程應用持續注重降低系統成本。盡管如此,一個行業趨勢是為遠程、寬視場(WFOV)及空中監控應用改進圖像品質和功能。為了提供用于這些應用的方案,圖像傳感器必須有這些關鍵特性:1)空間細節高精度;
2) 用于變焦鏡頭的大光學格式;3)快速幀的時間分辨率。
安森美半導體的經驗是CCD及CMOS技術都應用于安防監控,視乎系統的要求,兩種技術能相輔相成。
2) 面對客戶對低照度情況下獲得清
關鍵字:
安森美 CCD CMOS
1 系統的結構
整個系統由AT91RM9200處理器、CMOS傳感器、音頻采集系統、以太網供電系統和以太網數據通信等幾部分組成。首先,通過CMOS傳感器鏡頭采集圖像,同時還可以進行音頻采集,經過AT91RM9200處理器處理,整個過程通過網絡進行數據傳輸,通過網絡進行供電,從而實現以太網供電的網絡攝像機系統功能。
2 系統的硬件設計
2.1 AT91RM9200相關設計
AT91RM9200嵌入ARM920T ARM Thumb處理器核,工作于180 MHz時,性能高達200
關鍵字:
ARM CMOS 網絡攝像機
-單片集成標準CMOS工藝和MEMS傳感器,加上圓片級封裝工藝的最新技術,成就業界最小尺寸和最低價格的3D加速度計產品,單價僅0.19美元。
無錫2014年8月15日電/美通社/--美新半導體,全球領先的MEMS傳感器和傳感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今天宣布推出MXC400xXC,全球第一款單片集成信號處理和MEMS傳感器的三軸(3D)加速度計,也是全球第一款采用圓片級封裝工藝的3D加速度計。3D集成傳感器和圓片級封裝的整合代表了當今業界最先進的技術,降低了近60%的成本,縮小了50%的傳感器面積
關鍵字:
美新半導體 MEMS
cmos-mems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cmos-mems!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cmos-mems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cmos-mems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