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ss?Sabolcik?(Silicon?Labs?副總裁兼工業和商業物聯網產品總經理) 1 AIoT的應用機會 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是一個新興市場,它推動著物聯網數據處理從集中式數據中心向網絡邊緣發展。AIoT是針對需要更低延遲和更即時的實時處理的應用而推出的,在這方面它能比云計算做得更好。AIoT也正在帶動邊緣計算興旺發展,邊緣計算需要全新品類的物聯網路由器、服務器、存儲平臺和專用的機器對機器(M2M)工作負載加速器,它們可以將非結構化數據轉換為結構化元數據,以供實時智能響應系統進
- 關鍵字:
202004 Silicon Labs AIoT RISC-V
- Andrew?Grant(Imagination?Technologies人工智能產品營銷?資深總監) 1 為AIoT提供神經網絡加速器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專注于邊緣和終端上的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我們創建半導體知識產權(IP),SoC設計人員使用它們來開發用于邊緣設備的芯片。我們可以為神經網絡增加加速功能,以使它們能夠在終端上快速運行,進而增強邊緣的能力。在某些AI任務中,神經網絡加速器(NNA)的性能是典型嵌入式CPU的100倍,從而將以前只有在數據中心才能
- 關鍵字:
202004 AIoT 神經網絡加速器 NNA
- 近日,全球電子元器件與開發服務分銷商e絡盟(隸屬于Farnell)公布針對物聯網(IoT)的最新調研。調研結果表明人工智能(AI)在物聯網設備中已獲廣泛應用,同時該調研還發布了針對關鍵應用市場、推動因素以及物聯網設計工程師所關注問題的最新見解。此次調研突顯出的主要新趨勢是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它表明真正的物聯網生態系統開端形成。研究顯示,將近一半(49%)的受訪者已經在他們的物聯網應用項目中使用了人工智能,其中機器學習(ML)是使用最多的技術(28%),其次是基于云的人工智能(19%)。隨著人工智能
- 關鍵字:
AIoT ML
- 隨著許多技術已經在邊緣運行,我們開始看到人工智能(AI)和物聯網(IoT)的結合,即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AIoT是一個術語,指將AI應用于IoT,這是一種比較新的現象,代表著在硬件設備之間實現許多簡單的數字連接。隨著AI越來越靠近邊緣,并進入諸如傳感器、攝像頭和移動設備等各種設備,它可以使嵌入式設備更智能,并且在許多情況下,不再需要大量基于云端的計算。相反,分析可以直接在設備中進行,從而消除了處理過程中的所有延遲。盡管AIoT的概念相對較新,但是了解在不久的將來它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是很重要的
- 關鍵字:
AV AIoT
- 近日,由Linux基金會LF Edge運營的開源組織EdgeX Foundry社區正式成立中國項目。英特爾作為該項目的發起方和重要參與方之一,將憑借自身的品牌和技術優勢貢獻更多力量,拓展英特爾開放零售倡議(ORI)生態圈,積極推動中國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生態建設發展。 EdgeX Foundry中國項目正式成立隨著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等新技術的加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積極探索如何將AIoT與自身業務相結合,并將AIoT技術部署到行業應用當中。然而,在這一過程中
- 關鍵字:
AIoT ORI
- 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近日宣布任命李廷偉博士為恩智浦大中華區主席。李廷偉博士將全面負責恩智浦中國的各項事務以及大中華區的相關對外事務等。他將代表恩智浦更積極與政府機構接洽,推動重點工作的展開,并將攜手本地管理團隊進一步深化與擴大恩智浦大中華區生態系統的合作。李廷偉博士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曾在包括歌爾、Broadcom、Marvell和Qualcomm在內的多家高科技企業擔任過高管職務,并在任職期間取得不斐業績。目前,他還擔任上海硅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NSIG)董事
- 關鍵字:
AIoT 恩智浦
- 陳? 曦? (Arm物聯網服務集團中國區 負責人) 1 在物聯網部署領域,中國市場將面臨兩大潛在挑戰 1)在大規模部署上的問題:在當地市場,企業正在降低對概念驗證項目的關注,取而代之的是期待針對盈利的商業模式制定直接的量產銷售策略。對于企業,直接進入量產非常困難,因為對研發環境、通信協議、安全及組件的要求都顯著提升。Arm Mbed OS 物聯網操作系統可以為本地客戶提供有效的支持及完善的工具鏈,從而使物聯網開發的工作量減少50%,并提升工作效率,加速量產部署。? 2)在場景融合上的問
- 關鍵字:
2020 Arm AIoT
- 王? 瑩? (《電子產品世界》編輯,北京 100036) 編者按:2019—2020年的市場走向如何?物聯網客戶開發中的痛點是什么?恩智浦在AIoT方面是怎樣布局的? 歲末年初,電子產品世界記者訪問了恩智浦大中華區銷售與市場副總裁錢志軍先生。 1 2019—2020年的市場走向 1.1 全球半導體業:2020年預計會復蘇 據業內公司分析,2019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是下降的,一直持續到第3季度,第4季度已經開始觸底反彈,中國市場甚至已經有加速上揚的趨勢。從這個角度看,這種上升的趨勢能保持到
- 關鍵字:
202002 恩智浦 NXP AIOT
- 5G、AIoT時代已經到來,但也面臨著碎片化、性能、安全等方面的挑戰。為此,紫光展銳正式發布了全新的AIoT解決方案“春藤V5663”,在同類產品中可以說完全沒有對手。它專為廣泛的物聯網應用而打造,擁有技術領先、算力強大、安全可靠、應用豐富、易于開發五大特性,可用于智能家居、醫療、兒童教育、美容保健、倉儲物流等多場景。同時,紫光展銳還打造了開放創新的AILIGO開發者平臺,加速智能終端的開發上市。技術方面,紫光展銳春藤V5663是國內首款支持Wi-Fi 5+BT 5+MCU的高集成AIoT解決方案,集成最
- 關鍵字:
物聯網 紫光 紫光展銳 AIoT
- 近日,全球物聯網領導廠商研華公司繼之前舉辦工業物聯網全球伙伴會議后,于林口物聯網園區接力進行嵌入式物聯網全球伙伴會議。此次會議以「Leading Embedded Innovations to AIoT Future」為主題,與全球伙伴客戶分享物聯網相關的AIoT解決方案及與伙伴共創方案;此外,也邀請英特爾物聯網生態系統事業部總經理Steen Graham、訊連科技董事長黃肇雄博士、賽門鐵克物聯網事業部總經理Kunal Agarwal等策略伙伴,從AI、邊緣運算、無線網絡、信息安全,由端到云乃至生態體系共
- 關鍵字:
嵌入式物聯網 數字化 AIoT 生態圈
- 近日,量子位主辦的 MEET 2020 智能未來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來自人工智能業界和學界的優秀代表齊聚一堂共話人工智能的“新價值、新邊界、新格局”。曠視聯合創始人兼CTO唐文斌受邀出席并以“AI 與產業變革相向而行”為題發表演講。
- 關鍵字:
AIoT 人工智能 唐文斌
- 毛?爍?(《電子產品世界》,北京?100036) 1 AI多樣化,需要廣泛一致的生態 1.1 邊緣AI帶給工業的變化 AI是當今最激動人心的技術革命之一,它將對市場產生巨大的影響,也將作用于各類設備,包括網絡邊緣的計算存儲、自動駕駛、數字電視圖像增強、家庭智能助手、不同類型的智能手機等,并使物聯網設備更加智能化。 Arm預計,新一輪的AI增強技術將有助于加速物聯網在工業與醫療場景用例、以及智能攝像頭與傳感器(用于預測故障和維護)等設備中的應用。此外,人們希望看到幾乎所有傳感器的監測數據模式都能
- 關鍵字:
201912 AI Arm Imagination 人工智能物聯網 AIoT
- 日前,小米集團在小米科技園舉辦人工智能媒體開放日,這是小米今年2月調整組織架構,將人工智能業務拆分為獨立事業部后的首次對外開放活動。小米集團副總裁、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博士,小米集團人工智能部總經理葉航軍博士,小米集團AI實驗室主任王斌博士,全面介紹了小米在AI領域自主研發技術成果、技術人才引進情況。據悉,今年8月科技部授予小米“智能家居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稱號,10月國際語音頂級學者Daniel Povey也宣布加入小米,小米正在持續發力AI自主研發。
- 關鍵字:
小米 AIoT 自主研發
- 近日,芯片設計平臺即服務(SiPaaS?)公司芯原今天宣布推出基于GLOBALFOUNDRIES?(格芯?)22FDX?平臺的全面FD-SOI設計IP平臺,以及30多個IP。該IP平臺包括低功耗、低漏電和高密度存儲器編譯器IP以及各類關鍵的混合信號IP,使芯原能夠在格芯22FDX平臺上,為進行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應用設計的客戶提供一站式芯片設計服務;并通過成熟的IP,縮短定制設計的周期并降低研發成本。與現有產品相比,基于格芯22FDX的芯原設計IP在功率、面積和成本上都有了顯著的優化。從180nm
- 關鍵字:
智能 AIoT
- AIoT,顧名思義是人工智能技術(AI)與物聯網(IoT)在應用中的落地融合。當下,全球AIoT產業正處于上升期,根據艾媒咨詢報告,截至2018年底,AI技術方面在全球范圍內完成13331起投融資事件,投融資總額達784.8億美元;同時其預測物聯網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前擴大到3.9 - 11.1兆美元,即在2025年約占全球經濟的11%。毫無疑問,AI與IoT的融合碰撞,將迸發極具想象空間的市場創新“火花”,這一過程中,5G、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將為之奠定堅實基礎,并在各個垂直領域形成獨特的應用落地生
- 關鍵字:
谷歌 AIoT AI Iot
aiot介紹
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AI(人工智能)+IoT(物聯網)。?
AIoT融合AI技術和IoT技術,通過物聯網產生、收集來自不同維度的、海量的數據存儲于云端、邊緣端,再通過大數據分析,以及更高形式的人工智能,實現萬物數據化、萬物智聯化。物聯網技術與人工智能相融合,最終追求的是形成一個智能化生態體系,在該體系內,實現了不同智能終端設備之間、不同系統平臺之間、不同應用場景之間的互融互通,萬物互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