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日,有拆機博主在直播中首拆華為Mate 70系列,展示了華為麒麟9020芯片,大中小核全自研,并集成了衛星芯片,整體尺寸較上一代更大,更厚,性能跨越式提升,而且完全自研可控,在性能及功耗上均有大幅提升!網友直呼:國產芯片之光!
關鍵字:
華為 Mate 70 soc
11 月 27 日消息,三星發言人昨日(11 月 26 日)通過科技媒體?Android?Headline 發布聲明:“所謂的 Exynos 2600 芯片取消量產傳聞并不屬實,是毫無根據的謠言”。IT之家曾于 11 月 25 日報道,消息源 @Jukanlosreve 在 X 平臺曝料后,包括 Gizmochina 在內的多家主流媒體也跟進報道,消息稱從韓國芯片設計行業渠道獲悉,三星正減少 2025 年的訂單,因此推測三星將徹底取消量產 Exynos 2600 芯片計劃。此前消息稱三
關鍵字:
三星 SoC Exynos 2600
在歐洲開放創新平臺(OIP)論壇上,臺積電表示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和第三方IP模塊已為性能增強型N2P/N2X制程技術做好準備。目前,Cadence和Synopsys的所有主要工具以及Siemens EDA和Ansys的仿真和電遷移工具,都已經通過N2P工藝開發套件(PDK)版本0.9的認證,該版本PDK被認為足夠成熟。這意味著各種芯片設計廠商現在可以基于臺積電第二代2nm制程節點開發芯片。據悉,臺積電計劃在2025年末開始大規模量產N2工藝,同時A16工藝計劃在2026年末開始投產。臺積電N2系
關鍵字:
臺積電 2nm 制程 設計平臺
日本政府正加速推進本土尖端芯片制造業的發展,計劃在2025財年向芯片制造商Rapidus投資2000億日元(約合12.9億美元),以刺激私營部門的進一步投資和融資。Rapidus計劃在2027年實現2nm芯片的量產,但這一目標需耗資高達5萬億日元。盡管日本政府已同意向Rapidus提供9200億日元補貼,剩余約4萬億日元的資金缺口仍是關注焦點。為此,政府計劃通過擔保債務和國家機構投資等方式支持公司融資,并計劃將該提案納入即將敲定的經濟刺激計劃中。根據計劃,政府投資規模將取決于私營部門的資金貢獻,但公共部門
關鍵字:
Rapidus 2nm
對于iPhone 17系列將搭載的芯片將是由臺積電第三代3nm制程工藝,也就是由N3P制程工藝代工的A19和A19 Pro,iPhone 17和iPhone 17 Air搭載A19芯片,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搭載A19 Pro芯片。這也意味著iPhone 17系列無緣臺積電最新的2nm工藝制程,蘋果最快會在iPhone 18系列上引入臺積電2nm制程。資料顯示,臺積電2nm(N2)工藝最快會在2025年推出,臺積電CEO魏哲家在近幾個季度的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2
關鍵字:
iPhone 臺積電 2nm 3nm
11月19日消息,分析師Jeff Pu在報告中提到,iPhone 17、iPhone 17
Air首發搭載A19芯片,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首發搭載A19
Pro芯片,這兩顆芯片都是基于臺積電第三代3nm制程(N3P)打造。據悉,iPhone 15 Pro系列首發的A17 Pro基于臺積電第一代3nm制程(N3B)打造,iPhone 16系列的A18和A18 Pro基于臺積電第二代3nm制程(N3E)打造。相比N3E,采用N3P工藝打造的芯片擁有更高的晶體管
關鍵字:
iPhone 17 3nm A19 臺積電 2nm 工藝制程
低功耗無線連接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Nordic Semiconductor今天推出nRF54L系列無線SoC產品,包括先前發布的nRF54L15?以及新的nRF54L10?和nRF54L05?。這一先進產品系列設定了全新的行業標準,提供顯著增強的效率、卓越的處理能力和多樣化設計選項,以滿足日益廣泛的低功耗藍牙和物聯網應用及客戶需求。全新 nRF54L 系列的所有三款器件均將 2.4 GHz 無線電和 MCU 功能 (包括 CPU、內存和外設) 集成到單個超低功耗芯片中,支持從簡單的大批量產品到要求較高的先
關鍵字:
Nordic 無線 SoC
10 月 31 日消息,蘋果公司面向數據科學家、3D 藝術家、作曲家等時常面對極繁重任務的專業人士,重磅推出了 M4 Max 芯片,最多配備 16 核 CPU 和 40 核 GPU。這枚芯片配備了最多 16 核中央處理器,包括最多 12 顆性能核心和 4 顆能效核心;圖形處理器擁有最多 40 顆核心。援引蘋果公司官方新聞稿,附上相關數據如下:CPU 性能比 M1 Max 芯片的中央處理器提升最多可達 2.2 倍,比最新型 AI PC 芯片快最多可達 2.5 倍;GPU 速度比 M1 Max 芯片提升最多可
關鍵字:
Apple Mac M4 SoC
10 月 22 日,高通在 2024 驍龍峰會上正式推出了全新一代旗艦移動平臺驍龍 8 至尊版(Snapdragon 8 Elite),今年的驍龍旗艦移動平臺,主打一個“新”,新的命名方式,新的自研 CPU 架構,還融入了諸多行業領先的新技術,旨在樹立移動數智計算的新標桿。關于驍龍 8 至尊版,看過發布會的朋友應該已經了解了它的基本參數,不過在參數背后,還有很多直接挖掘的看點和細節,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驍龍 8 至尊版的一些技術細節,并和大家分享此前測試驍龍 8 至尊版工程機的一些結果。一、全新 Or
關鍵字:
驍龍 智能手機 SoC
在嵌入式開發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到一些專業術語,例如CPU、MCU、MPU、SOC和MCM等,這些縮寫代表了不同類型的電子處理單元,它們在消費電子、計算機硬件、自動化和工業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下面將介紹每個術語的基本含義和它們在實際使用中的區別:1. CPU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由運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及相應的總線構成。它可以是一個獨立的處理器芯片或一個內含多核處理器的大型集成電路。眾所周知的三級流水線:取址、譯碼、執行的對象就是CPU,CPU從存儲器或高
關鍵字:
CPU MCU MPU SOC MCM
Silicon Labs(芯科科技)為CareMedi公司提供BG22小型化藍牙SoC,幫助其開發新一代的貼片式胰島素泵,大幅提升智慧醫療照護設備的應用價值。● 與傳統貼片式泵相比,藥物容量大1.5倍。● 11 毫米厚,20 克重,佩戴舒適。● IP48 級防水設計,支持舒適的日常活動以及各種戶外活動。糖尿病管理領域正經歷一場變革,其背后的推動力在于對安全、可靠、無線的連續血糖監測(CGM)設備的需求正在激增,這些設備可以無縫融入患者的生活,并且推動了貼片式胰島素泵技術的進步
關鍵字:
SoC 智慧醫療 CareMedi
市場消息傳出,臺積電正在提前試產2nm芯片,預期將在明年iPhone17上首度亮相,但也面臨一些挑戰。兩位消息人士透露,臺積電去年12月已向蘋果和NVIDIA在內的最大客戶展示首款「N2」原型的制程測試結果;2nm制造設備已于第二季開始進駐寶山廠并進行安裝、于第三季試產,比市場預期的第四季還早。市場解讀,臺積電在量產前加快速度是為了確保良率穩定。有報導稱,蘋果可能已預留臺積電所有2nm產能,和首次用于iPhone 15 Pro 的3nm芯片一樣。雖然臺積電能制造芯片,但需要其他供應商協助,2nm更是凸顯出
關鍵字:
iPhone17 Pro 2nm 制程 臺積電
IT之家 9 月 12 日消息,聯發科天璣 9400 旗艦手機處理器將于今年 10 月亮相,根據目前已知爆料信息,vivo X200 系列手機將首發天璣 9400 處理器,而 OPPO Find X8 / Pro 手機同樣搭載天璣 9400 處理器。而高通驍龍 8 Gen 4 也將在今年 10 月的驍龍峰會 2024 推出,盧偉冰則宣布小米即將首發旗艦新平臺,預計就是驍龍 8 Gen 4。今日,博主 @數碼閑聊站 曬出了兩款處理器的具體參數信息,IT之家為大家匯總對
關鍵字:
天璣 驍龍 SoC
在不靠譜這臺路上,三星似乎一直很靠譜……根據集邦咨詢的最新報告,三星的2nm工藝仍然面臨極大困難,目前的良品率只有可憐的10-20%,完全無法投入量產。受此壓力,三星計劃在海外更大規模地裁員,從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泰勒工廠撤回更多人員。事實上,據稱三星晶圓廠的整體良品率都不到50%,尤其是在3nm及更先進工藝上非常差勁。要知道,臺積電的整體良率約有60-70%。三星官方的計劃是,2025年量產2nm,包括SF2、SF2P、SF2X、SF2A、SF2Z等多個不同版本,2027年繼續量產1.4nm。據悉,三星2n
關鍵字:
三星 晶圓廠 2nm
IT之家 9 月 11 日消息,蘋果 iPhone 16 系列手機已于昨日凌晨發布,升級 A18 / Pro 芯片。IT之家今天早些時候曾報道 iPhone 16 Pro 系列的 GeekBench 跑分,A18 Pro 的表現并不理想,但最新的跑分已經出爐,這次跑分似乎更為正常一些。目前,代號 iPhone 17,2 的 iPhone 16 Pro 系列機型 GeekBench 最新跑分已出爐。其單核成績高達 3409 分,
關鍵字:
iPhone 16 A18 SoC
2nm soc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2nm soc!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2nm soc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2nm soc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