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并收入為12.4296萬億韓元,營業利潤為2.886萬億韓元,凈利潤為1.917萬億韓元·第一季度收入創同期歷史新高,營業利潤創同期歷史第二高·由于eSSD銷量增加及價格上升,NAND閃存成功實現扭虧為盈·“憑借面向AI的存儲器頂尖競爭力,將持續改善公司業績”2024年4月25日,SK海力士發布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2024財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公司2024財年第一季度結合并收入為12.4296萬億韓元,營業利潤為2.886萬億韓元,凈利潤為1.917萬億韓元。2024財年第一季度營業利潤率為2
關鍵字:
海力士 SK 財報
蘋果公布的最新財報顯示,在截至去年12月30日的2024財年第一財季(自然年2023年四季度)的凈營收為1195.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171.54億美元相比增長2%,好于分析師預期的1179.1億美元;凈利潤為339.1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299.98億美元相比增長13%。蘋果結束了連續四個季度的銷售下滑,原因是iPhone 15系列產品銷售強勁。其中,iPhone的銷售額達到697億美元,增長6%,超過了分析師預期的678.2億美元。iPhone在華銷售額低于預期其中,第一財季蘋果大中華區營收僅為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財報
北京時間 2 月 1 日早間消息,高通今日發布了該公司的 2024 財年第一財季財報。報告顯示,高通第一財季營收為 99.35 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 94.63 億美元相比增長 5%;凈利潤為 27.67 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 22.35 億美元相比增長 24%;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高通第一財季的調整后凈利潤為 31.01 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 26.84 億美元相比增長 16%。高通第一財季營收和調整后每股收益均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并且該公司對 2024 財年第二財季調整后每股
關鍵字:
高通 財報
IT之家 1 月 31 日消息,三星電子今日公布第四財季業績:第四季度合并營業利潤為 2.82 萬億韓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151.72 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 34.4%,銷售額為 67.78 萬億韓元(當前約 3646.56 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 3.81%。三星電子 2023 年綜合營業利潤暫定為 6.567 萬億韓元,比上年同期減少 84.86%。這是自上一次金融危機(2008 年為 6.0319 萬億韓元)以來,三星電子的年度營業利潤首次跌破 10 萬億韓元。相對地,三星電子全年銷售
關鍵字:
三星電子 三星 財報
●? ?第四季度凈營收42.8億美元;毛利率45.5%;營業利潤率23.9%;凈利潤10.8億美元●? ?全年凈營收172.9億美元;毛利率47.9%;營業利潤率26.7%,凈利潤42.1億美元●? ?業務展望(中位數): 2024年第一季度凈營收36億美元;毛利率42.3%服務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導體公司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公布了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U.S. G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財報
1月25日消息,美國時間周三盤后,特斯拉公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特斯拉第四季度營收為251.67億美元,同比增長3%,略低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257億美元;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計算,凈利潤為79.28億美元,同比增長115%;按非GAAP計算,調整后每股收益0.71美元,低于分析師預期的0.74美元。特斯拉2023年全年營收為967.73億美元,較2022年增長19%;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凈利潤為149.97億美元,同比增長19%;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調整后每
關鍵字:
特斯拉 財報 電動汽車
IT之家 1 月 24 日消息,光刻機巨頭 ASML 今日公布了 2023 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2023 年第四季度凈銷售收入 72.37 億歐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563.76 億元人民幣),預期 69.3 億歐元,毛利率 51.4%,凈利潤 20.48 億歐元(當前約 159.54 億元人民幣);第四季度凈預訂額為 92 億歐元(當前約 716.68 億元人民幣),其中 EUV 光刻機預訂額為 56 億歐元(當前約 436.24 億元人民幣)。2023 年凈銷售收入 275.
關鍵字:
ASML 光刻機 財報
半導體周要聞:2023.11.20-2023.11.241. Q3全球半導體行業總產值環比增長8.4%市調機構Omdia最新的競爭格局跟蹤報告,在人工智能持續需求的帶動下, 2023年Q3半導體行業總額在較前一季增長8.4%,達到1390億美元。該行業在此前連續五個季度下滑后,連續第二個季度實現增長。“半導體行業的增長不僅僅是由于人工智能需求,增長還蔓延到了其他半導體領域。” Omdia首席分析師Cliff Leimbach表示,“前15名公司中有14家在2023年Q3的半導體收入出現季度增長,126家公
關鍵字:
莫大康 半導體 AI 財報
美國當地時間周二,芯片巨頭英偉達公布了截至10月29日的2024財年第三財季財報。財報顯示,英偉達第三財季營收達181.2億美元,同比增長206%,環比增長34%;凈利潤為92億美元,同比增長1259%,環比增長49%。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兩年前,用于在個人電腦上玩視頻游戲的GPU還是英偉達最大的收入來源。而現在,英偉達的大部分收入來自服務器群內的部署。英偉達的數據中心業務是提供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服務的關鍵。今年第三財季,英偉達數據中心營收達到創紀錄的145.1億美元,遠遠高于去年同期的38億美元,也高于分析
關鍵字:
英偉達 AI 芯片 財報 數據中心
IT之家 11 月 22 日消息,英偉達今日公布了該公司的 2024 財年第三財季財報。報告顯示,英偉達第三財季營收為 181.20 億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1293.77 億元人民幣),與上年同期的 59.31 億美元相比增長 206%,與上一財季的 135.07 億美元相比增長 34%。英偉達第三財季凈利潤為 92.43 億美元(當前約 659.95 億元人民幣),與上年同期的 6.80 億美元相比增長 1259%,與上一財季的 61.88 億美元相比增長 49%;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
關鍵字:
英偉達 財報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今(6)日公布內部自行結算之2023年10月份合并營收為新臺幣191.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1.17%。Revenues for October 2023(*) All figures in thousands of New Taiwan Dollars (NT$), except for percentages.(**) All figures are consolidated
關鍵字:
UMC 財報
昨天,芯片制造商AMD發布了2023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AMD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增353%,達到2.99億美元,但給出的第四季度營收展望低于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在營收連降兩季后,AMD三季度營收終于出現了上漲,同比增長4%至58億美元,高于市場預期的57.1億美元,公司營收指引區間的中值為57億美元。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下,凈利潤2.99億美元,同比增長353%;GAAP下調整后每股收益為0.18美元,同比增長350%;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下,凈利11.35億美元,同比
關鍵字:
AMD 財報 英偉達 AI 芯片
英特爾公布了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財報,營收、利潤及下個季度展望均高于市場的預期。雖然英特爾已連續七個季度出現營收同比下滑,但接下來的前景比較樂觀,分析機構認為PC銷售反彈趨勢與英特爾數據中心業務將成為焦點,今年第四季度有望重回增長。英特爾在2023年第三季度的總收入為141.58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53.38億美元下降了8%,高于市場135.4億美元的預期;凈利潤為3.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0.19美元相比下降了71%;毛利率為42.5%,與去年同期的42.6%相比下降0.1個百分點;
關鍵字:
英特爾 財報
在英特爾、微軟、亞馬遜、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等公司發布最新一個季度或財季的財報之后,仍將有多家公司在隨后的一段時間發布財報,高通就是其中之一。高通官網的消息顯示,他們截至 9 月底的 2023 財年第四財季的財報,將在當地時間 11 月 1 日發布,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將在太平洋時間 11 月 1 日下午 1:45,也就是北京時間 11 月 2 日凌晨 4:45 開始。對于第四財季,高通在 8 月 2 日發布的第三財季的財報中,曾預計營收 81 億到 89 億美元,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每股收益預
關鍵字:
高通 財報
特斯拉(TSLA-US)公布第3季財報,營收、獲利和毛利率都低于市場預期,加上執行長馬斯克在法說會中對預定11月底交車的電動皮卡Cybertruck潑冷水,表示該款新車在量產12至18個月后才有機會帶來顯著的正現金流,并強調特斯拉將繼續降價,該股周三(18日)盤后股價劇烈震蕩、下挫逾4%。Q3 財報關鍵數據 v.s. FactSet訪調分析師預期營收:233.5億美元(年增9%)v.s. 242億美元調整后 EPS:66 美分 v.s. 73 美分凈利潤:18.5億美元(同比下降43.9%)毛利率:17.
關鍵字:
特斯拉 財報
財報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財報!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財報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財報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