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周日表示,針對大陸企業清華紫光計劃收購臺灣半導體封測大廠矽品 一事,臺灣政府對此應該有更積極的戰略,必須拿出力量幫助產業升級,應對其他政府在背后支持的競爭。
蔡英文在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的答詢中表示,不能排除中國大陸在臺灣的經濟發展中的角色,但必須要讓臺灣和全世界的主要經濟體接軌,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而不是將臺灣和中國經濟綁在一起。
對于外界質疑她若上臺兩岸關系可能倒退,她回應稱,民主政治常有政黨輪替,有不同的政黨輪流在執政,這是臺灣民主生活的現實,相信中國大陸領導人
- 關鍵字:
紫光 半導體
- 矽品引紫光入局,意味著兩岸半導體產業可以突破政策限制,而且隨著紫光在半導體行業布局深入,必然能夠給臺灣企業帶來聯動發展。此前,聯發科與紫光的“曖昧”,以及臺積電在南京建廠的計劃,都反映出臺灣支柱企業的這種合作傾向。然而,外界的另一種聲音是,讓日月光吞并矽品,通過擴大市場、資本、技術優勢,來與逐漸成長的大陸企業以及全球半導體巨頭在大陸投資的產業相抗衡。
持續發酵的“紫光與日月光之戰”,在臺灣半導體封測公司矽品發聲之后陷入焦灼。12月21日,矽品回復日
- 關鍵字:
紫光 日月光
- 臺媒稱,大陸紫光集團近日以將近882億新臺幣(約合172億人民幣)準備買下臺灣三大IC(積體電路)封測廠各約25%的股權。資深分析師麥爾在長期觀察臺灣業界以后表示,大陸想通過“并購”半導體市場來提高在產業的地位,由內部接收臺灣芯片業。 據臺灣東森ETtoday新聞云12月21日報道,美國研究機構Semiconductor Advisors稱,大陸發展半導體業想“偷吃步”,利用“并購”臺灣芯片業的方式來一步登天。麥爾進一步強調,臺灣的半導體企業內部被外來陸資接收,而不是讓企業間的外部競爭吃下
- 關鍵字:
紫光 IC
- 矽品引紫光入局,意味著兩岸半導體產業可以突破政策限制,而且隨著紫光在半導體行業布局深入,必然能夠給臺灣企業帶來聯動發展。此前,聯發科與紫光的“曖昧”,以及臺積電在南京建廠的計劃,都反映出臺灣支柱企業的這種合作傾向。然而,外界的另一種聲音是,讓日
月光吞并矽品,通過擴大市場、資本、技術優勢,來與逐漸成長的大陸企業以及全球半導體巨頭在大陸投資的產業相抗衡。
持續發酵的“紫光與日月光之戰”,在臺灣半導體封測公司矽品發聲之后陷入焦灼。12月21日,矽
- 關鍵字:
半導體 紫光
- 日本經濟新聞21日刊登大陸半導體大廠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日前接受該報的專訪。針對大陸半導體產業發展、與其他業者合資或購并想法,以及未來發展發表個人見解。
趙偉國表示,半導體產業是個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研發才能支撐其發展的展業,他預計5年內將斥資人民幣3,000億元,如此一來不致于錯失研發、購并,誓言奪下全球半導體業界第三大廠地位。
趙偉國表示有3個理由,促使他從2009年起參與紫光集團的經營:
其一,出自個人興趣。趙偉國在清華大學學習無線通訊技術,在業界也有長年擔任工程師的經驗,對于資
- 關鍵字:
紫光 半導體
- 紅色供應鏈議題說明臺灣雖有廣大國際客戶和良好全球營運能力,但在資本競爭下,臺灣廠商和政府反應皆略顯吃力,顯示臺灣廠商和政府在國際開放與國際資本運作的經驗與能力仍有所不足。
- 關鍵字:
紫光 聯發科
- 開放大陸資本來臺投資IC設計公司的限制,先經政府官員私下拋出風向球,接著大陸清華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點出兩岸不平等的機制,加上臺灣一線IC設計公司敲邊鼓的動作,臺灣有關當局看似已作出適度開放的決定。
不料,在摻雜2016年總統大選的政治語言,侯選人也紛紛表達不支持后,大陸資本來臺投資IC設計公司似乎又成懸案,連接下來的公聽會是否要繼續辦下去,也沒定論。
其實限制大陸資本進入臺灣IC設計產業早已不是緊筘咒,有本事的人,左拐右彎早就進來了;沒本事的人,也不可能請求他來救濟臺灣。
其實開放
- 關鍵字:
紫光 IC設計
- 近日,紫光董事長趙偉國在臺出資6億美元成為力成最大股東,在離臺接受采訪時表示:紫光愿意和聯發科商討IC設計業并購等合作事宜。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當即隔空回應稱,紫光倡導兩岸半導體業合作與聯發科的立場不謀而合。
趙偉國的這一席頗具“挑戰意味”的言論,讓臺灣IT界輿論炸開了鍋。聯發科作為僅次于高通的全球知名手機芯片設計商,對臺灣經濟的影響不言而喻,如果收購力成算是“小買賣”,那并購聯發科無疑將撼動臺灣IT行業的根基。
但
- 關鍵字:
紫光 聯發科
- 最近科技產業最為熱門的話題,莫過于中資投資半導體的議題,其中像是紫光愿意向聯發科談合作(在這邊有不少媒體定義為投資入股聯發科),以及紫光入股國內第二與第三大的封測廠。
其中爭議最大的,莫過于近期有一派學者反對中資投資IC設計的新聞,其后續新聞與討論,在網路上瘋狂延燒。也許我們可以先冷靜地思考一個課題?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中資入股臺灣IC設計?還是紫光入股聯發科?命題不同,切入的角度與論證方式,多少也會有差異。在這邊,我們先以紫光入股聯發科為命題,簡單討論聯發科是否真的需要紫光的投資或是其他形式的
- 關鍵字:
聯發科 紫光
- 大陸紫光集團近來有意并購臺灣三家半導體封測廠,引發產官學界憂心臺灣半導體技術外流,但“紫光”到底多大?集團董事長趙偉國來歷為何?大多數人都不清楚,對此財經專家謝金河在個人臉書發文,認為它是“謎樣的企業”,董監事竟零持股。
謝金河提到,紫光集團原是北京清華大學校辦企業,1988年創立于北京中關村,后來變成清華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1993年又改為清華紫光總公司,2005年再變身為紫光集團有限公司。
紫光集團最后一次改組是2010年,由清華控股控紫
- 關鍵字:
紫光 半導體
- 大陸清華紫光集團一口氣在臺連番投資力成、矽品及南茂的好胃口,完全把董事長趙偉國提出展訊愿與聯發科合并的口號整個打趴,但確實還存在的臺灣法令規范,讓清華紫光既便有意向,短期也不知怎么談下去。 據了解,清華紫光集團在確定要成為大陸半導體產業鏈的風險投資第一人下,IC設計產業先鎖定北美市場為主,芯片封測及制造優先看臺廠的策略早已清清楚楚。 臺灣政府若真在2016年初的總統大選前,正式放寬大陸資本投資臺系IC設計公司的限制后,那時侯清華紫光集團才會再回過頭來臺灣獵艷,短期IC設計以北美為主,封測、制造鎖定
- 關鍵字:
紫光 芯片
- 當年臺灣面板產業也是這樣崩潰的,在大陸紅色供應鏈的前后夾擊下,現在半導體也差不多了,合作=雙贏?
- 關鍵字:
紫光
- 通過砸錢的方式在芯片行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意味著可以主導整個行業。
- 關鍵字:
紫光
- 伴隨中國經濟減速,對中國大陸市場依賴較深的臺灣、韓國的產業競爭力出現下滑。其中受影響最大的當數智慧手機等IT相關領域。韓臺企業正努力試圖降低中國經濟減速帶來的影響,包括采取“中國+1”政策等,將生產轉移到越南和印度的趨勢正在加強。 “被紅色產業鏈奪走了的需求” 在推進與大陸融合的馬英九政權下,臺灣與大陸的經濟紐帶日趨緊密。臺灣對大陸(包括香港在內)出口占到其總出口額的40%左右。不過,作為臺灣經濟命脈的對大陸出口卻在2014年11月轉為同比下滑,之后這一下滑趨勢也未得到緩解。 中國市場在2014
- 關鍵字:
紫光 三星
- 臺灣學術界、產業界特別召開記者會明確表達反對中國紫光集團入股臺灣IC設計龍頭聯發科,據聞還有246位學者專家連署要求總統候選人應表態反對。這些人高舉著所謂“國家安全與國家利益”的大旗,企圖以政治影響力來干涉一家私人企業的經營與戰略布局,我實在看不下去而不得不一吐為快。 首先表明的是,我個人是聯發科的小股東,我想問問這些所謂專家學者幾個問題,如果你們不能負責地解答我的提問,那就請你們閉嘴!再者,你們如果不是公司股東,很想問問你們憑什么在那兒對聯發科的公司決策說三道四 ! 第一問:所謂“以美、韓為鏡”
- 關鍵字:
聯發科 紫光
紫光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紫光!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紫光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紫光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