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dia的報告《2024年值得關注的趨勢:物聯網》表示,2024年的宏觀經濟形勢相較于過去幾年更為穩定,為企業部署和發展物聯網戰略創造了更宜人的氛圍,從而更好地滿足其持續的勞動力和供應鏈需求。該報告援引了高盛的數據,稱通貨緊縮和強勁的就業市場意味著關鍵行業,如制造業,將從過去一年的壓力中恢復過來,全球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將在2024年同比增長2.6%。報告稱,物聯網技術的升級和改進將在幫助企業解決持續的勞動力和供應鏈問題的同時,通過識別和減輕效率低下來實現可持續目標方面提供重要潛力。AI、機器
關鍵字:
物聯網,IoT
對于大多數物聯網從業者來說,有兩樣東西是避免不了的,一個是單片機,一個是移動通信模塊。現在主流的通信模塊都以4G模組和NB-IOT模組為主(由于運營商正在對2G進行退網,在新產品上繼續使用2G模組已經是個不明智的決定了)。無論是曾經的2G模組還是現在主流的4G和NB-IOT模組,都采用了AT指令的方式與外部控制器進行通信,AT指令因此成為物聯網從業者必須要掌握的知識。4G模組舉例 AT是Attention的縮寫,最早是賀氏公司(Hayes)為了控制調制解調器而發明的協議。后來隨著網絡帶寬的升級,速度很
關鍵字:
物聯網 MCU 通信
IT之家 12 月 11 日消息,據深圳衛視深視新聞報道,全國首座百米超高層數據指揮中心 —— 深圳前海信息樞紐大廈項目近日正式竣工。IT之家注意到,前海信息樞紐大廈項目主體塔樓高 112.15 米,標準層高為 5.5 米,機房層使用荷載為 12-16kN / m2,從設計到施工全生命周期采用綠色建造技術。該項目貫徹全封閉式“保溫箱”設計理念,將機房功能布置在建筑平面的中心部位,實現建筑節能;地下空間附建集中供冷站,提高能源利用率。以數據中心為主體,前海信息樞紐大廈配備了 3920 臺
關鍵字:
人工智能 物聯網
據媒體報道,11月28日,智界S7及華為全場景發布會在上海外灘電競中心舉辦。發布會上,華為全屋智能5.0正式發布,帶來適配高端大宅的全新解決方案,新推出智能開關蒙德里安、智能MINI Pro、天空之聲音樂燈、萬能智點等重磅產品及創新升級。官方介紹稱,華為全屋智能采用PLC家庭連接,有電即有網,設備連接穩定率高達99.99%,布線成本也僅為傳統有線系統的1/10。為滿足超大戶型用戶的空間智能化需求,華為全屋智能的主機能力在上一代基礎上實現了連接節點數和覆蓋空間的翻番,實現了超大戶型更豐富的空間智能化體驗。
關鍵字:
華為 智能家居 物聯網 PLC家庭連接
Arm 在其 Cortex-M 產品組合中推出了一款新處理器,可在資源有限的物聯網設備上實現高級 AI 功能。 全新 Cortex-M52 聲稱是采用 Arm Helium 技術的體積最小、面積最小且經濟高效的處理器,使開發人員能夠在單個工具鏈上使用簡化的開發流程添加 AI 功能。Arm 在聲明中表示,Cortex-M52 專為 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應用而設計,這些應用需要提升數字信號處理 (DSP) 和 ML 性能,而無需專用 DSP 和 ML 加速器的成本開銷。 在設備中部署 Arm Heliu
關鍵字:
嵌入式 ARM IoT 物聯網
11月16日,小米在「2023小米IoT生態伙伴大會」上宣布全面開源Xiaomi Vela,Xiaomi Vela是小米基于開源實時操作系統NuttX打造的物聯網嵌入式軟件平臺,能夠在各種物聯網硬件平臺上提供統一的軟件服務,支持豐富的組件和易用的框架,打通碎片化的物聯網應用場景。
關鍵字:
小米 IoT 澎湃OS HyperOS Vela
使用RX MCU比以往更輕松地設計物聯網應用(蜂窩)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的概念早已滲透到世界各地,我們可以感受到近幾年已有廣泛普及的趨勢。蜂窩無線網絡的發展已經在基于MCU(100MHz級)的系統中形成,可以直接連接AWS和Azure等云系統(用戶無需單獨的無線中繼器)。另外,瑞薩還通過與提供蜂窩無線網絡模塊產品的Sequans公司合作,開始提供瑞薩MCU和Sequans蜂窩無線網絡模塊組合式物聯網解決方案。說到物聯網,很多人會聯想到以樹莓派(Raspberry Pi)為
關鍵字:
物聯網 云服務 蜂窩無線網絡模塊
本期將為大家帶來物聯網設備設計方法的相關介紹。物聯網設備需要更低的耗電量和更小的體積,前篇中我們講解了低耗電MCU和蜂窩調制解調器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基于MCU的安全IP來提高TLS加密通信安全性和速度。實際上,為了在市場上以成千上萬甚至數百萬臺的規模批量生產和運行該系統,必須為每臺設備保留(具體是指MCU內置閃存或與MCU外部進行I2C總線連接的EEPROM等存儲媒體)相應的數據,以便能夠進行個體識別。如果將這些數據逐個寫入需要批量生產的產品,在實際批量生產時就會造成工廠運營成本的上升。因此,AWS公
關鍵字:
物聯網 TLS 加密通信
Silicon Labs(亦稱“芯科科技”)首席技術官兼技術和產品開發資深副總裁Daniel Cooley日前受邀參加由Aspencore舉辦的“2023國際集成電路展覽會暨研討會(IIC)” ,Daniel在會議同期舉行的“全球CEO峰會”中,發表了“同“芯”協力,“科”創未來,構建智聯的世界”主題演講,并指出從設備到云、數據,都在安全地持續傳輸,聯網產品上線能夠做更多以前無法做到的事情,這就是物聯網。以下是本次演講的摘要整理。芯科科技首席技術官兼技術和產品開發資深副總裁Danie
關鍵字:
物聯網 芯科 Series
面向汽車嵌入式軟件、存儲和物聯網應用的新一代ARC-V處理器摘要:新思科技全新32位和64位ARC-V處理器IP建立在其數十年的處理器開發經驗之上,為開發者提供更廣泛的RISC-V IP選擇空間;經驗證且成熟的新思科技MetaWare軟件開發工具鏈能夠幫助軟件工程師基于新思科技ARC-V處理器IP高效開發高度優化的軟件代碼;Synopsys.ai全棧式AI驅動型EDA解決方案和Fusion快速入門設計實現套件(QIK)提升基于新思科技ARC-V處理器IP設計的生產率和結果質量(QoR);包括硬件輔助驗證和
關鍵字:
新思科技 汽車電子 RISC-V 物聯網 ARC-V處理器
工業4.0推動精準生產、快速彈性調整,加速制造業智能制造的發展。如何將一座傳統工廠轉型為智能工廠?從數字化邁向工業4.0的智能化,工廠需經歷電腦化、聯結化、可視化、透明化、預測化、適性化等六大歷程,循序漸進,才能讓工廠擁有「智能大腦」。六大歷程 實現工業4.0發展的途徑打造智能工廠,首先是數字化,必須做到電腦化及聯結化,讓設備聯網,通過機聯網、廠務系統及制造執行系統(MES)采集設備的生產信息,才能完全掌握工廠設備的狀況。接著進入工業4.0的智能化進程,以可視化、透明化呈現工廠設備信息,協助工廠人員了解設
關鍵字:
AI 華碩 物聯網
Arm 收購了設備制造商 Raspberry Pi 的少數股份,并稱此舉有利于兩家公司在物聯網領域的合作。這家總部位于英國的公司解釋說,Raspberry Pi 的產品在物聯網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尤其是人工智能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因此促成了它的投資。該公司稱,自 2008 年以來,它一直與 Raspberry Pi 合作,為 "學生、愛好者和商業開發者 "提供了 "許多流行的基于 Arm 的 "產品。Raspberry PI 首席執行官 Eben Upton 援引
關鍵字:
樹莓派 Arm 物聯網 Raspberry Pi
當前,以5G、AI為代表的數字生產力正在掀起新一輪智能化浪潮,在引領智能物聯網、汽車電子等產業創新發展的同時,也進一步推動著國內半導體產業的高質量演進。10月24日,安謀科技攜手Arm舉辦以“‘芯’相聚 行致遠”為主題的智能物聯生態研討會。期間,來自安謀科技、Arm及頭部芯片廠商的高管、資深技術專家一道,分享最新技術成果和創新實踐的同時,圍繞當前智能物聯及智能汽車領域前沿趨勢展開深入討論,共同展望國內芯片產業創新發展新路徑。深耕中國市場,技術+生態引領國內芯片產業創新研討會伊始,安謀科技銷售及商務執行副總
關鍵字:
安謀科技 物聯網 ARM AI
RX26T產品群是RX24T/RX24U的后繼產品,于今年2023年5月開始量產,非常適用于雙電機+PFC控制。若您正在尋找針對電機/逆變器控制的更高性能/更多功能的單片機,那么絕對不容錯過。RX26T(RAM48KB)產品新增了48pin LFQFP/64pin LFQFP這兩種封裝選項,以及128KB/256KB的Flash內存大小。RX26T產品陣容圖近年來,在需要電機/逆變器控制的應用中,一方面需要支持IoT技術等,另一方面,我們也從長期使用RX24T的客戶那里收到了大量反饋關于專門針對單電機+P
關鍵字:
RX26T 評估套件 單片機 IoT
近日,鴻海集團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出席鴻海科技日活動,分享當前鴻海在半導體的策略,除了談及先進封裝對未來的重要性、對 IoT(物聯網)業務的幫助以外,同時也分享在車用芯片的策略布局。蔣尚義過去曾是臺積電研發團隊領導人,曾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于 2022 年開始加入鴻海集團擔任半導體策略長。臺積電如今相當火熱的先進封裝技術,十多年前就是由蔣尚義主導,帶領 400 人團隊進行研發,是半導體發展史上重要人物之一。追逐尖端芯片主導地位「為時已晚」「我們不追逐最先進的技術。鴻海不會與 4nm 或 3nm 等領先廠商競
關鍵字:
蔣尚義 物聯網 車用芯片
物聯網(iot)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物聯網(iot)!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物聯網(iot)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物聯網(iot)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