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創新(RTI),作為物理人工智能系統的軟件框架公司,宣布與科諾瓦(Kinova)達成合作,科諾瓦是全球專業和醫療機器人領域的領導者。這次合作將提供先進的機器人技術與數據中心連接的無縫集成,簡化并加速產品生命周期,降低項目風險,并在高級系統的新時代物理人工智能領域重新定義可能實現的事情,例如手術機器人。基于兩家公司在機器人和智能/分布式系統方面的豐富經驗,RTI Connext 與科諾瓦的集成簡化并加速了下一代平臺的設計。這次合作使機器人能夠集成到更大的數字生態系統中,該生態系統包括可視化、人工智能、傳
關鍵字:
醫療電子 機器人 數據中心
在過去,網絡就是連接少量本地計算機。但時代已經變了。在 AI 主導的世界中,訣竅是協調數以萬計的服務器的活動來訓練大型語言模型,而不會延遲通信。現在有一個經過優化的架構來做到這一點。Cornelis Networks 表示,其 CN500 網絡結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 AI 性能,支持多達 500,000 臺計算機或處理器的部署(比現在高出一個數量級),并且不會增加延遲。這項新技術為網絡世界帶來了第三個主要產品,即以太網和 InfiniBand。它旨在使 AI 和高性能計算機(H
關鍵字:
數據中心 重新布線 AI 速度
當AI的浪潮席卷而來,存力與算力密切“配合”,為充分釋放AI潛能提供強大支撐。在今日開幕的2025中國智算中心全棧技術大會上,Solidigm(思得)亞太區應用工程部總監翁昀以《加速存儲創新,擁抱AI時代》為主題的演講,向與會者介紹了以Solidigm大容量、高性能SSD為核心的存儲系統,如何在AI時代不斷提升效率、降低能耗,成為支撐人工智能發展支柱的實踐經驗。隨著AI對存力需求的不斷提升,傳統存儲往往會制約數據處理速度的提升,其高能耗也給數據中心的資源帶來壓力。Solidigm大容量SSD能夠在更小的空
關鍵字:
Solidigm 存儲 數據中心
800Vdc 配電架構將提供未來 AI 處理器所需的功率密度和轉換效率,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電源尺寸、重量和復雜性的增長,“TI 表示。Nvidia 的提議是在數據中心周邊將 13.8kVac 電網功率直接轉換為 800Vdc。英偉達表示,與使用 415Vac 將電力輸送到機架相比,800Vdc 將通過相同尺寸的配電導體傳輸的電力增加 85%,該公司還預測,通過在每個機架內從 AC-DC 轉換為 DC-DC 轉換,效率會提高——因為它計劃使用 1MW 機架。與英偉達合作開展該項目的其他公司包括:Infine
關鍵字:
Nvidia 800V DC 數據中心
近日NVIDIA表示,未來將會采用新的800V高壓直流配電系統,替次世代數據中心供應電源。 而目前NVIDIA正式宣布一同合作開發電源解決方案的「功率芯片三雄」,分別為英飛凌(Infineon)、德州儀器(TI)及Navitas三家半導體業者。可以確定的是,這塊應用在設計上的難度非常高,且公司勢必得需要具備足夠完整且多元的解決方案,才能夠協助NVIDIA達成這個新目標,雖然NVIDIA勢必會對更多功率半導體廠商張開雙臂,但未來這個最高階的新戰場,初步來看,就是首波功率芯片三雄會占據絕對優勢。據了解,NVI
關鍵字:
NVIDIA 800V 數據中心 配電系統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與 NVIDIA 合作,正在開發基于新架構的下一代電源系統,該架構具有 800 V 集中發電和高壓直流 (HVDC) 功能,用于 AI 數據中心內的配電。新的系統架構顯著增強了整個 AI 數據中心的節能配電,支持直接在服務器主板內的 AI 芯片 (GPU) 上進行電源轉換。英飛凌正在利用其在從電網到核心的功率轉換方面的專業知識,基于硅 (Si)、碳化硅 (SiC) 和氮化鎵 (GaN) 等所有相關半導體材料,推動全面 HVDC 架構的路線圖。由于 AI 數
關鍵字:
Infineon NVIDIA AI 數據中心 供電系統
美國芯片巨頭高通于 5 月 19 日舉行了 COMPUTEX 2025 主題演講,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蒂亞諾·阿蒙 (Cristiano Amon) 在會上宣布公司重新進入數據中心市場。雖然詳細的產品路線圖尚未公布,但 Amon 認為高通已經為這一舉措做好了準備。隨著最近與沙特 AI 初創公司 Humain 合作,NVIDIA 加入其生態系統,Amon 強調了高通的兩大關鍵優勢:顛覆性的 CPU 架構和高靈活性。這些反映了 Qualcomm 的 DNA——高性能和超低功耗計算。對于與臺灣供應鏈的合作,阿蒙表示
關鍵字:
高通 數據中心 Oryon CPU
英偉達和英飛凌正在合作,為 AI 數據中心的電源芯片建立新的架構。其目的是專注于為使用集中式 HVDC 配電的電力系統創建一個新架構,特別是在 800V 下。目前,AI 數據中心的電力供應是分散的。這意味著 AI 芯片由大量 PSU 供電。新架構將是集中式的,以最佳方式利用服務器機架中的有限空間。大多數數據中心以交流電的形式分配電力,然后由服務器內部的單個 PSU 轉換為直流電。這個過程會導致轉換和分配過程中的大量能量損失。新方法是直接為服務器機架供電,并僅在使用點(AI 芯片/GPU)進行轉換。這減少了
關鍵字:
英偉達 英飛凌 人工智能 數據中心 功率芯片 新架構
據路透社報道,據報道,英特爾正在考慮剝離其網絡和邊緣業務組 (NEX),以專注于 PC 和數據中心。計劃包括出售該部門并將其與另一家公司合作。據說英特爾已經與其他公司談過這個計劃。4 月,它以 87.5 億美元的價格將 Altera 51% 的股份出售給 Silver Lake。之前的合作伙伴關系銷售是與投資公司 Apollo 進行的,Apollo 斥資 110 億美元收購了英特爾在愛爾蘭的 Fab 34 49% 的股份,另一家是英特爾將其 IMS 納米制造業務 20% 的股份出售給貝恩資本據說英特爾已經
關鍵字:
英特爾 網絡和邊緣業務 PC 數據中心
5月20日消息,微軟周一宣布,將在其數據中心部署由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xAI、Facebook母公司Meta及歐洲初創公司Mistral、Black Forest Labs開發的新型AI模型,并推出具備全自動編程能力的新AI工具。這些在西雅圖Build年度開發者大會上發布的舉措,凸顯微軟與ChatGPT締造者OpenAI關系的轉變——微軟曾重金押注OpenAI,但上周后者剛剛發布同類競品。近期,微軟積極打造自身在人工智能競賽中的“中立”形象:降低對OpenAI研發的巨額資金支持,轉而廣結
關鍵字:
馬斯克 扎克伯格 微軟 背叛 OpenAI 數據中心 AI xAI Meta ChatGPT
數據中心(特別是那些推動 AI 最新創新的數據中心)正在消耗越來越多的電力。高盛 (Goldman Sachs) 目前的研究表明,數據中心消耗了當今全球 2% 的電力,預計到 2030 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 10%。這暴露了數據中心傳統電力電子設備的缺點,從為服務器柱提供交流電的配電系統,到提供直流電源的穩壓器,再到作為這一切核心的高性能 AI 芯片。數據中心的電源架構必須進行重大變革,以應對 AI 不斷增長的電源需求,反過來,電子設計人員將不得不解決許多挑戰。代溝:數據中心供電的演變要了解數據中心電源的
關鍵字:
48V 800V 數據中心 高壓直流電源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周二宣布,將向沙特阿拉伯新成立的國家資助的 AI 公司 Humain 運送 18,000 個 AI GPU。此舉是在美國取消了未決的 AI 擴散出口規則之后做出的,這些規則將使這些類型的交易復雜化。據彭博社報道,黃仁勛在利雅得舉行的沙特-美國投資論壇上發表了上述言論,當時唐納德·特朗普總統正在訪問該國。根據該報告,英偉達的半導體將用于建造一個 500 兆瓦的數據中心。據報道,Juang 在講話中表示,沙特阿拉伯將幫助 Nvidia 解鎖人工智能領域的新功能,這要歸功于其豐富的能源儲備
關鍵字:
英偉達 AI 數據中心 AI GPU
據K-Tai Watch和日經(Nikkei)等報道,日本運營商軟銀集團(SBG)旗下的軟銀(SoftBank)于5月8日宣布,將啟動面向AI數據中心的下一代高效能存儲器開發計劃。軟銀表示,不會直接制造存儲器產品,而是專注于IP授權業務模式。軟銀社長兼CEO宮川潤一指出,隨著AI技術從訓練階段轉向推理階段,AI數據中心對GPU效能的依賴將大幅增加,同時需要處理更龐大的數據量。這使得高效能存儲器成為關鍵,其不僅需要具備高速傳輸能力,還需解決高能耗問題。為此,軟銀計劃在未來兩年內與合作企業共同開發存儲器核心部
關鍵字:
AI 數據中心
預計未來兩年內,液冷數據中心的數量將從不到1%的市場份額增長到所有安裝量的30%左右。如此驚人增長背后的原因顯而易見 —— 處理器的功率每6個月就會快速增長,每個機架的功率也隨之增長。因此,數據中心溫度不斷升高,而空氣冷卻技術已走到了盡頭。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運營商不再考慮是否應該使用液冷技術,而是想知道應該使用哪種技術,以及能夠多快啟動并運行。如下圖所示,液體冷卻主要分為兩類:浸入式和直接芯片式,每種冷卻方式都有單相和雙相兩種方案。人們通常將直接芯片式冷卻稱為“冷板冷卻”,因為它使用的冷板直接放置在CPU或
關鍵字:
液冷 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介紹
數據中心(data center),或稱為服務器農場(server farm),指用于安置計算機系統及相關部件的設施,例如電信和儲存系統。一般它包含冗余和備用電源,冗余數據通信連接,環境控制(例如空調、滅火器)和安全設備。 數據中心在早期巨大房間內的計算產業中是有根源的。早期的計算機系統操作和維護都復雜,需要一個特殊的環境來操作。連接所有的組件需要很多電纜,進而產生了供應和組織的方法,例如標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