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旺 電子產品世界編輯 應用材料公司在“北京2016國際顯示高峰論壇”上展示了他們面向顯示行業的高分辨率在線電子束檢視(EBR)系統,該系統能顯著提高OLED、UHD液晶屏制造商良率提升的速度,更快地將新型平板顯示產品推向市場。 隨著半導體制程進入次微米,上世紀90年代,掃描電子顯微鏡檢視解決方案(SEM)取代了光學檢視,如今半導體工藝制程的在線SEM檢視率為90%。目前的顯示行業, 我們仍依賴傳統離線SEM,而離線SEM檢視技術現在仍面臨以下不足: 1)需要鍍金屬/C60鍍膜;2)檢視過程
關鍵字:
應用材料 北京2016國際顯示高峰論壇 EBR 201612
應用材料公司,總部位于美國硅谷。近日該公司在京舉辦媒體說明會,推出了三款面向10nm以下的工藝/系統。下面,請隨著電子產品世界編輯一起,走進應用材料公司及下一代半導體制造的世界。 應用材料公司一覽 “應用材料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材料工程的解決方案。”應用材料中國公司首席技術官趙甘鳴博士娓娓道來:“應用材料公司的特點是產品線多,可提供模塊集成工藝的提升。另外,全球員工近1.5萬人,2015財年營業額約97億美元。”而根據說明會后發布的應用材料公司最新財報,2016該公司財年凈銷售額已達108.3億美元
關鍵字:
應用材料 10nm
日前,美國半導體設備巨頭應用材料公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的財報和2016財年的報告。
從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應用材料2016財年的銷售額高達108.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2%。公司全年毛利率為41.7%,營業利潤率為19.9%,營業利潤達21.5億美元,稀釋后每股盈余為1.54美元。調整后的非GAAP毛利率為43.2%,同比提高300個基點,營業利潤同比增加24%至23.5億美元,營業利潤率為21.7%,稀釋后每股盈余為1.75美元,同比增加47%。
應用材料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
關鍵字:
應用材料 半導體
物聯網、AR/VR、無人車等常掛在眾人嘴邊的話題,成為大家引頸期盼的未來應用。但生產商要生產這些應用所需的運算晶片,儲存裝置,以及因應高畫質內容 和貼近眼球的 VR/AR內容,而需要更高解析度的顯示螢幕,背后都需要控制晶片,也就需要晶圓制造設備 (Wafer Fabrication Equipment, WFE),才有辦法生產。在 OLED 顯示器投注相當心力的應用材料公司,也預期因 VR/AR 運用普及,未來將增加 15~22 座生產行動裝置所需要的 OLED 的廠房。
應用材料做為半導體設備
關鍵字:
應用材料 OLED
應用材料公司今天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面向平板顯示行業的高分辨率在線電子束檢視(EBR)系統。該系統能顯著提高OLED,UHD液晶屏制造商良率改善的速度,更快地將新型平板顯示產品推向市場。
作為半導體行業EBR技術的領導廠商,應用材料公司2015年市場占有率達到70%以上。最新的EBR系統在一臺大型真空平臺上結合了用于半導體器件檢視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成為業內最快、最高效的在線EBR檢視技術,能有效發現,分析移動設備和電視顯示屏致命缺陷的根源。
全球十大顯示屏制造商,目前已有六家向應用材
關鍵字:
應用材料 OLED
應用材料公司(納斯達克:AMAT),公布了其截止于2016年7月31日的2016財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
2016財年第三季度,應用材料公司實現總訂單額36.6億美元,較上季度攀升6%,較上年同期增長26%。未交貨訂單達49.5億美元,較上季度增加19%,較上年同期增長60%。第三季度凈銷售額達28.2億美元,較上季度增加15%,較上年同期增長13%。
本季度,公司實現毛利率42.3%,營業利潤率為21.1%,凈利潤為5.05億美元,相當于稀釋后每股盈余0.46美元。調整后的非GAAP毛利率
關鍵字:
應用材料
應用材料公司今天宣布其下一代電子束檢測系統已在多家領先的晶圓代工廠,以及邏輯芯片、DRAM和3D NAND工廠得到廣泛應用。隨著客戶逐漸轉向更先進的技術節點,這款新一代電子束檢測系統能夠為其提供最高的分辨率和圖像質量,同時保持最快的檢測速度。
應用材料公司新的 PROVision™系統是目前業界最先進的電子束檢測工具,結合了應用材料公司在電子束復查和測量領域長達20多年的領先經驗和最新創新成果。作為唯一的電子束熱點檢測工具,該系統提供精確到1納米的分辨率,使客戶能夠準確檢測出其他技術
關鍵字:
應用材料 電子束檢測
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平板顯示和太陽能光伏行業材料工程解決方案供應商應用材料公司,公布了其截止于2015年10月25日的2015財年第四季度財務報告。 2015財年第四季度,應用材料公司實現總訂單額24.2億美元,較上季度下滑16%,較上年同期上升7%。凈銷售額達23.7億美元,較第三季度下滑5%,較上年同期攀升5%。 本季度,調整后的非GAAP毛利率為42.2%,營業利潤率為19.3%,凈利潤為3.47億美元,稀釋后每股盈余為0.29美元。按GAAP會計準則計算,毛利率為40.5%,營業利潤率為17
關鍵字:
應用材料 半導體
應用材料公司今天宣布將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合作在新加坡設立全新的研發實驗室。新實驗室總投資約1.5億新元,將主要從事用于下一代邏輯和存儲芯片的先進半導體技術的開發和研究。
總投資為1.5億新元的聯合實驗室,將坐落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位于啟匯園二期 (Fusionopolis Two) 的新研發園區內,包括一座占地400平方米、由應用材料公司設計建造并配備各類先進半導體制成設備的一級潔凈室。實驗室預計將聘請60名經驗豐富的研究員和科學家,他們將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其他
關鍵字:
應用材料
引起全球半導體產業關注的“世紀大合并”——排名第一的半導體設備廠商美國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和排名第三的日本東電電子(Tokyo Electron)合并案,在最后關頭意外生變,由于美國司法部對兩家公司的合并提出異議,合并案就此終止。
4月26日,兩家公司均在公司網站上發布公告,宣布雙方已經同意終止商業合并協議。應用材料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蓋瑞·狄克森表示:“我們視合并為加速公司市場戰略的重要機遇,并
關鍵字:
半導體 應用材料
世界不斷的改變中,人們當然也會跟著改變。只不過,人的思考是線性的,世界的發展卻非呈現線性,這使得人與世界之間勢必得找出一個共同的轉折點,消弭發展上的差異。
?
應用材料臺灣區總裁余定陸(右),與顯示器事業群副總裁郭怡之(左)
應用材料臺灣區總裁余定陸指出,人們在不同時代都存在對于連結的需求,人與人、以及人與物之間的連結。隨著科技的進步,逐步發展到今天的行動世代。然而,各種行動裝置盡管帶來了生活即時性與便利性,其快速改變的特性卻也為產業界帶來極大的挑戰,就如同在迷宮中
關鍵字:
應用材料 物聯網
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Inc.)和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的合并傳遭大陸商務部抽案,恐使合并時程往后延。 市場情報公司Dealreporter引述知情人事消息報導指出,兩大半導體設備廠的合并案遭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強力反對,其合并申請文件在截止日前已自商務部官方網站(Mofcom.gov)撤除,不過東京威力科創目前還不打算打退堂鼓。
有鑒于營收過度集中于英特爾、三星與臺積電等三大客戶,因此應材與東京威力科創與去年九月決議合并,除希望增加規模經濟效益
關鍵字:
應用材料 電子
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應用材料公司今日宣布推出兩款幫助客戶解決在制造高性能、低功耗3D器件關鍵性挑戰的全新半導體制造系統,展示了其在高尖端半導體材料工程上的專業領先地位。其中,AppliedReflexion?LKPrime?化學機械研磨拋光系統(CMP)擁有出色的硅片平整拋光性能,能讓FinFET及3DNAND結構的應用達到納米級的精度。另一款AppliedProducer?XPPrecision?化學氣相淀積系統(CVD)則能滿足垂直3DNAND結構對淀積
關鍵字:
應用材料 半導體制造
應用材料公司(納斯達克:AMAT)和TOKYO ELECTRON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兩家公司合并交易完成后將啟用全新的公司名稱和標識。新公司取名為Eteris™[發音:eh-TAIR-iss],源自“恒久創新造福社會”(eternal innovation for society)之意,體現了合并后新公司的企業精神,也展現了應用材料和TOKYO ELECTRON兩家創新企業強強聯手帶來的強大創新實力。
TOKYO ELECTRON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東哲
關鍵字:
應用材料 TOKYO ELECTRON Eteris
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Materials)宣布其全新EnduraVolta化學氣相沈積(CVD)系統加入獨特的鈷金屬后,一舉突破導線技術傳統瓶頸,讓“摩爾定律”持續向下進展到20納米。此外,應材的EnduraVentura實體氣相沈積(PVD)系統不但成功協助客戶降低成本,更可制造出體積更小、耗能更低、性能更高的整合型3D芯片。
在強大技術創新突破的支持下,應用材料公司在營運方面也頗有斬獲。應用材料公司臺灣區總裁余定陸表示,拜半導體事業的蓬勃發展與應用材料公司不
關鍵字:
應用材料 FinFET
應用材料介紹
應用材料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納米制造技術企業。作為電子產業中最大的設備、服務和軟件產品供應商,我們用納米制造技術改善人們的生活。
自1967年成立至今三十多年來,應用材料公司一直都是領導信息時代的先驅,以納米制造技術打造世界上每一塊半導體芯片和平板顯示器。目前,應用材料已進入太陽能面板和玻璃面板的生產設備領域。
應用材料公司在全球13個國家和地區的生產、銷售和服務機構有1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