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6日訊,聯發科已逐步將重心移向開發下一代天璣9500芯片,相關芯片將于今年末至明年初亮相。最初聯發科計劃相關芯片采用臺積電2nm工藝制造,但考慮到相關工藝價格高昂,且蘋果同樣將在M5系列芯片中引入相關工藝占用產能,因此聯發科出于成本和產能考慮,選擇N3P工藝制造天璣9500。
關鍵字:
聯發科 2nm 天璣 9500芯片 臺積電 N3P工藝
2024年12月23日 ,MediaTek在北京發布天璣 8400 5G 全大核智能體 AI 芯片。天璣8400 承襲了天璣旗艦芯片的諸多先進技術,率先以創新的全大核架構設計賦能高階智能手機市場,并提供卓越的生成式 AI 性能,為高階智能手機提供智能體化 AI 體驗。MediaTek無線通信事業部總經理李彥輯博士表示:“天璣 8400擁有與天璣旗艦芯片一脈相承的全大核架構設計,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和能效表現,重新詮釋了高階智能手機的突破性體驗。此外,天璣8400出色的生成式AI和智能體化 AI 能力,將
關鍵字:
MediaTek 天璣 8400 智能手機 處理器 全大核時代
12 月 11 日消息,據博主 @數碼閑聊站 今日消息,聯發科天璣 8400 芯片暫定 12 月 23 日發布。他還爆料了天璣 8400 的詳細配置參數:臺積電 4nm 工藝1*3.25GHz A725 + 3*3.0GHz A725 + 4*2.1GHz A725 CPUImmortalis G720 MC7 1.3GHz GPU全大核 CPU 架構安兔兔跑分最高 180W+匯總爆料來看,聯發科天璣 8400 將首發 Cortex-A725 全大核架構,有望搭載于小米旗下 REDMI
關鍵字:
聯發科 天璣 SoC
IT之家 9 月 12 日消息,聯發科天璣 9400 旗艦手機處理器將于今年 10 月亮相,根據目前已知爆料信息,vivo X200 系列手機將首發天璣 9400 處理器,而 OPPO Find X8 / Pro 手機同樣搭載天璣 9400 處理器。而高通驍龍 8 Gen 4 也將在今年 10 月的驍龍峰會 2024 推出,盧偉冰則宣布小米即將首發旗艦新平臺,預計就是驍龍 8 Gen 4。今日,博主 @數碼閑聊站 曬出了兩款處理器的具體參數信息,IT之家為大家匯總對
關鍵字:
天璣 驍龍 SoC
IT之家 7 月 17 日消息,聯發科天璣 7350 芯片現已發布,基于臺積電第二代 4nm 工藝打造,采用第二代 Arm v9 架構,CPU 主頻最高可達 3.0 GHz。天璣 7350 芯片 CPU 采用了兩個 Arm Cortex-A715 大核和六個 Arm Cortex-A510 小核,集成 Arm Mali-G610 GPU 以及 NPU 657,支持 MediaTek HyperEngine 5.0 游戲引擎以及 MiraVision 765 移動顯示技術,支持多種全球
關鍵字:
聯發科 天璣 SoC
三星今日宣布,已成功在聯發科技的下一代天璣旗艦移動平臺完成其最快的10.7千兆比特/秒(Gbps)LPDDR5X DRAM驗證。三星半導體LPDDR5X移動內存產品圖此次10.7Gbps運行速度的驗證,使用三星的16GB LPDDR5X封裝規格,基于聯發科技計劃于下半年發布的天璣9400旗艦移動平臺進行。兩家公司保持密切合作,僅用三個月就完成了驗證。"通過與聯發科技的戰略合作,三星已驗證了其最快的LPDDR5X
DRAM,該內存有望推動人工智能(AI)智能手機市場,"三星電子內存產
關鍵字:
三星 聯發科技 天璣 LPDDR5X
7 月 9 日消息,根據 UDN 報道,高通驍龍 8 Gen 4 和聯發科天璣 9400 兩款旗艦芯片將于 2024 年第 4 季度同臺競技,均采用臺積電的 3nm 工藝,目前已經進入流片階段。天璣 9400 芯片此前消息稱天璣 9400 將采用 Cortex-X5、Cortex-X4 和 Cortex-A7xx 全大核設計。相關爆料并未透露具體的 CPU 架構,但如果與天璣 9300 相似,則可能是一顆 Cortex-X5 超大核、三顆 Cortex-X4 大核和四顆 Cortex-A730 大核。聯發
關鍵字:
聯發科 天璣 9400 高通 驍龍 8 Gen 4 流片
5月7日,聯發科技MediaTek舉辦天璣開發者大會2024(MDDC 2024),本屆大會以“AI予萬物”為主題,深入研討生成式AI技術為移動生態帶來的變革與全新機遇。會上,MediaTek聯動天璣平臺合作伙伴,共啟“天璣AI先鋒計劃”;聯合業界生態伙伴發布《生成式AI手機產業白皮書》,共同定義生成式AI手機;分享了生成式AI端側部署的解決方案“天璣AI開發套件”以及全場景的創新應用。此外,大會還展示了基于先進的MediaTek星速引擎技術所構建的豐富游戲生態和先進體驗。MediaTek天璣9300+旗
關鍵字:
聯發科 天璣
IT之家 4 月 19 日消息,聯發科近日悄然在官網上線了天璣 6300 處理器,X 平臺消息源 @Sudhanshu1414 表示 realme 真我面向印度市場的 C65 5G 手機將搭載這一 SoC。天璣 6300 處理器基于臺積電 6nm 制程,采用了 2+6 設計,即 2 顆至高 2.4GHz 的 Arm Cortex-A76 核心和 6 顆至高 2.0GHz 的 Cortex-A55 核心,GPU 部分則是 Arm Mali-G57 MC2。存儲方面天璣 6300 支持 2133MH
關鍵字:
天璣 6300 SoC
3 月 21 日消息,聯發科去年發布的天璣 9300 芯片因其放棄了低性能核心并采用全大核設計而備受關注,據最新爆料,聯發科將把這一激進的設計理念繼續用于其下一代芯片。據
@數碼閑聊站 透露,天璣 9400 將采用 Cortex-X5、Cortex-X4 和 Cortex-A7xx 全大核設計。爆料并未透露具體的
CPU 架構,但如果與天璣 9300 相似,則可能是一顆 Cortex-X5 超大核、三顆 Cortex-X4 大核和四顆
Cortex-A730 大核。從紙面參數來看,這將是一個很
關鍵字:
聯發科 天璣 9300 芯片
1月31日消息,近日聯發科舉行新竹高鐵辦公大樓開工動土典禮,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及CEO蔡力行出席動工典禮并發表講話。蔡力行表示,聯發科對AI手機換機潮深具信心,并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天璣9400,采用臺積電3納米制程,而它也將超越9300,并且是“超越很多”。蔡力行強調,AI手機發展一定是重要趨勢,聯發科天璣9300芯片已經非常成功,同仁們做得很好,客戶也很滿意,對今年與明年都很有信心。與高通將在驍龍8 Gen4上采用自研架構不同的是,天璣9400將繼續采用Arm的CPU架構,大核從Cortex-X4升
關鍵字:
聯發科 天璣 驍龍
11月6日,聯發科發布的新一代的旗艦平臺天璣9300處理器大膽創新,取消了低功耗核心簇,轉而采用“全大核”架構,包含四顆Cortex-X4 超大核(最高頻率可達3.25GHz)以及四顆主頻為2.0GHz的Cortex-A720大核。雖然此前曾有傳言稱這款芯片存在過熱問題,但聯發科予以否認并聲稱其性能表現出色。近期有爆料稱聯發科并沒有因天璣9300的爭議而改變策略,反而將在明年的天璣9400上繼續采用“全大核”架構。日前有消息源還透露了明年的旗艦芯片天璣9400將首次用上臺積電的N3E制程工藝 ——&nbs
關鍵字:
天璣 架構 N3E 聯發科 3nm 芯片
IT之家 10 月 8 日消息,隨著 2023 年的臨近結束,聯發科與高通正準備推出新一代的旗艦 Soc,為手機市場的競爭增添新的火花。今日,數碼博主 @數碼閑聊站 在微博上透露了聯發科天璣 9300 的最新消息。據稱,該芯片的最新樣機頻率為 3.25 GHz±,CPU 調度為 1*X4+3*X4+4*A720,GPU 為 Immortalis G720 MC12。IT之家注意到,這是聯發科首次采用全大核架構設計,擁有 4 顆 Cortex-X4 超大核心,相比 X3 性能提升 15%,功耗降低
關鍵字:
SoC 智能手機 天璣 聯發科
昨天聯發科正式發布了4nm工藝的天璣9200旗艦手機芯片,vivo也官宣即將首發該芯片,而今天的實測中,搭載新一代8核旗艦CPU以及旗艦GPU的天璣9200,在GPU表現就更加出色,并且峰值性能全面領先蘋果最新的A16,安卓陣營的GPU追了這么多年終于超過了蘋果。天璣9200搭載Immortalis-G715旗艦GPU,支持移動端硬件光線追蹤技術,集成第六代AI處理器APU,性能較上一代提升32%,并支持移動端的硬件光線追蹤和可變速率渲染技術。
關鍵字:
聯發科 天璣
驍龍8gen1+對比天璣9000 高通能否奪回高端市場信任?本文數據源于:極客灣Geekerwan?2022年5月20日,高通公司正式發布了基于驍龍8gen1的升級旗艦SoC產品——驍龍8gen1+。經過了2代驍龍旗艦產品(驍龍888和驍龍8gen1)的市場反饋不佳,聯發科的天璣9000系列和天璣8000系列SoC異軍突起,趁機吃掉了一部分高通在移動SoC的份額,高通急需一場翻身仗,奪回驍龍系列在高端SoC的市場口碑。那么這次發布的驍龍8gen1+(以下簡稱驍龍8+)對比聯發科的旗艦產品天璣90
關鍵字:
高通 聯發科 SoC 驍龍 天璣
天璣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天璣!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天璣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天璣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