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在歐洲再次發力。6月15日,公司常務董事、戰略營銷總裁徐文偉在慕尼黑“華為創新日”論壇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華為將制定“1+2+1戰略”,從設備層、基礎設施層、應用層全面參與工業4.0。
華為首次披露了2014年在歐洲銷售數據,銷售額66億美元,同比增長26%,約占總銷售收入14.3%,2014年在歐洲技術投入7000萬歐元,采購額37億美元,同比增長8%。
作為布局智慧球場的延伸,華為在荷蘭順利承接了荷蘭鹿特丹港“智慧港口&r
- 關鍵字:
華為 物聯網
- 大家對本土品牌專利戰都很關注,今天老杳再爆一個大料,其實也談不上爆料,因為事實早就存在,只不過大家根本沒有關注。
媒體經常報道中興華為在海外的專利戰,其實不僅僅在海外,兩家公司在大陸專利戰早就開始了。
據不完全統計,過去兩年華為中興兩家公司在西安、湖南、深圳等地互相起訴手機侵權的官司已經十多起,法院判決互有勝負,相對而言中興甚至勝率更高一些。
很多人都預言華為中興早晚會對大陸其他手機品牌發起專利訴訟,但絕對想象不到兩家公司首先發動的是專利內戰,其實先發生內戰可以理解,因為經過內戰洗禮
- 關鍵字:
中興 華為
- 如今,華為是91家躋身福布斯全球500強的中國大陸企業中唯一一家海外收入超過本國業務收入的公司。2015年,華為海外市場收入首次超過國內市場收入。2012年,華為的銷售收入和凈利潤均超過了愛立信,成為全球電信和網絡領導者。幾年來,它一直保持這一良好勢頭。華為2014財年銷售收入為465億美元,凈利潤達到44.9億美元,均創歷史新高。
華為如此成功,秘密是什么?成功往往由多個因素促成。像許多優秀公司一樣,華為的成功源自能彰顯其文化的特定價值觀。我們采訪了多名華為員工,閱讀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所寫
- 關鍵字:
華為
- “高通反壟斷”案件引發的蝴蝶效應正在顯現。
近日,長期接觸國產手機廠商的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透露,一家知名本土手機品牌的專利代理公司將于近期起訴另一本土知名品牌。在他看來,隨著發改委反壟斷調查高通的結束,國產手機專利戰真的要來了。
“目前尚不方便透露雙方的名字。”王艷輝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發改委對高通反壟斷調查客觀上迫使高通取消了之前的免費反授權,為本土手機品牌之間的專利戰掃清了障礙,之前由于國產手機被迫向高通免費反授權,也就失去了利
- 關鍵字:
高通 華為
- 2015年4月,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在清華大學做了一篇很重要的演講,他認為“當前中國經濟處于經濟增速換擋期、經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階段”;在此過程中,中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是“五五開”。我比較認同他所說的“中等收入陷阱”危機,我們的制造業正在經歷巨大的危機——低端制造隨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正在從中國移到東南亞、墨西哥;而我們
- 關鍵字:
華為 中興
- 華為作為全球知名的通訊方案提供商,多年的技術積累使其在移動設備上有著很大的技術優勢。然而華為在宣傳方面卻非常低調,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華為完成了哪些偉大的事而并沒有大肆宣傳吧。
1、華為去年國際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
截至2014年底,華為累計獲得專利達到38825件,其中90%以上為發明專利。根據聯合國機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報告,華為2014年申請國際專利3442件,在全球企業中排名第一。蘋果曾最想要華為的專利就是降低手機對人體輻射SAR的相關技術。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
- 關鍵字:
華為 Mate7
- 過去的幾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季度出貨量始終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長率。然而,最新的各方數據均表明,這個增速已經放緩開始接近飽和。對于手機廠商而言,要想占領、站穩市場,就要在硬件和軟件方面有所突破,并不斷構建自己的生態圈。
于是,我們看到在即將過去的半年里,手機廠商使出渾身解數:無邊框、曲面側屏、絕無預裝軟件、內容生態鏈……國產手機紛紛著力增加品牌附加價值,提升用戶體驗,市場進入白熱化廝殺階段。在渠道、定價、品牌等多個環節的不斷變化中,一場真正的洗牌正在逐漸拉開。
- 關鍵字:
華為 Mate 7
- 英國金融時報11日報導,根據旗下研究機構《中國投資參考(China Confidential)》在 2013 年第 2 季所做的調查,在1,500位中國潛在智能手機買家當中、三分之一表示有意購買三星(Samsung)產品,遠高于蘋果(Apple Inc.)等競爭對手。三星在中國的人氣隨后呈現腰斬再腰斬,2015年第2季僅有7.4%的潛在中國買家想選購韓國最大品牌的產品。力推Galaxy S6、S6 Edge的三星看到這樣的調查恐怕會頭皮發麻,因為它的競爭對手蘋果在 iPhone 6 問世前獲得創紀錄的
- 關鍵字:
華為 小米
- 增速強勁 華為八路服務器成業界發展風向標
根據Gartner報告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華為八路服務器呈現強勁增長,表明華為服務器在關鍵業務上不僅擁有真正的領先技術實力和卓越品質,而且還具備符合未來關鍵業務發展趨勢的業務洞察和客戶價值,華為八路服務器成為越來越多行業和區域客戶關鍵業務的首選。
華為八路服務器增速NO.1
華為八路關鍵業務服務器FusionServer RH8100,是業界首款基于機架服務器平臺擁有完備RAS特性,可全面媲美小型機可靠性的創
- 關鍵字:
華為 服務器
- 時間進入到六月,距離高通接到中國反壟斷相關部門下發的60.88億元行政處罰決定書早已超過三個月。這意味著,高通公司已用實際行動放棄了向中國法院提起訴訟的權利。
此前,高通全球公告稱,不會選擇上訴或行政復議來反駁中國國家發改委的處罰,但根據中國法律,這樣的公告并不妨礙它隨后改變想法,選擇繼續上訴。
但這場反壟斷的處罰并未就此終結。
在反壟斷這個全球舞臺,中國對高通的第一張走到終點的罰單,具有導向性意義。只是,目前這張措辭模糊的罰單,對于全球通信專利及芯片產業鏈中的企業來說,還尚未回答一
- 關鍵字:
高通 華為
- 日前任正非就當前的人力資源管理給出自己的見解,下文是華為第一任人力資源總監的解密。風起于青萍之末,在華為刮起國際化風暴之前,華為的“青萍之末”是怎樣被“呵護”?
我1990年來到華為,當時公司有20多人,我先是做技術做了一年,后來又去管生產,就是(把)從香港進來的散件進行組裝。一年后,任老板號召上“前線”,派我到福建,說我就是“省長”,這個省的市場都是我負責,但是“省長”下面有
- 關鍵字:
華為 任正非
- 筆者:5G的最主要訴求是什么?怎么看待5G未來的發展前景?
張峰:5G作為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發展的主要方向,受到世界各主要國家的高度重視,5G應用場景將從移動互聯網擴展到物聯網領域,需要全新的網絡架構和無線接口框架來同時滿足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的需求,為解決多樣化應用場景提供保障,這既是巨大的技術挑戰,同時也孕育著巨大的創新空間。
我國高度重視5G的應用與發展,大力開展技術研發,不斷加強國際合作,完善協同推進機制,在5G概念和技術框架、關鍵技術研發、標準及頻譜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 關鍵字:
華為 5G
- 華為現在智能機業務,要低端有低端,要高端有高端,在市場上也越吃越開,而中國整個手機行業趨于飽和,主要消費模式往中高檔手機轉變,性價比不再是首選,這和華為去年走的策略是一樣的,華為能提前一年預知市場走向呢,10%的預研經費投入功不可沒。
- 關鍵字:
華為 小米
- 華為智能手表的面市,著實讓其贏得了不少光彩,而原計劃本月開售的華為手表可能因谷歌服務的問題將向后推遲。
對此,華為消費者BG手機產品線何剛在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表示,“由于谷歌Android Wear的緣故,影響了華為手表在中國的上市時間,目前我們還在溝通中,預計最快也要九、十月左右。”
在今年的MWC上,華為發布了智能手表Huawei Watch。并稱產品將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當時沒有透露具體開賣時間和價格,但需要注意的是,首發名單
- 關鍵字:
華為 智能手表
- 隨著4G網絡在全球大規模商用,帶來了移動互聯網、IoT等的蓬勃發展。而按照未來信息社會發展趨勢來看,現階段的4G網絡是難以滿足低時延、超寬帶等對于網絡性能的要求的。這就需要業界推出全新的網絡架構以滿足未來業務的需求。
為此,5G的研究、標準制定工作已經被提上了國際標準組織的日程。作為定義5G全球標準的重要成員,華為呼吁制定全球統一的5G標準,并與全球多家標準組織機構積極合作,共推5G行業標準。通過長期技術創新和積累,華為在5G空口等多個領域的技術突破,將為5G標準化最終落地做出積極貢獻。統一標準
- 關鍵字:
華為 5G
華為介紹
華為是全球領先的電信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業務涵蓋了移動、寬帶、IP、光網絡、電信增值業務和終端等領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決方案,使最終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通過任何終端享受一致的通信體驗,豐富人們的溝通與生活。華為的經營領域目前,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于全球10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09年華為全球銷售收入1491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