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美國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攻克了一項重大的技術難題,這項技術將降低固態照明的能耗,據估計這項技術的廣泛應用將節省百分之十的電力消耗。
這項叫作發光二極管的發光技術是傳統白熾燈發光效率的四倍,同時與熒光燈相比,它又有著極為優越的環保性,它的使用壽命也相當的長一般在十五年左右。物質工程、電子和計算機工程博士帝摩斯.D.薩斯說:“這項發光二極管技術,因為其較好的照明效果和環保性,將有可能完全代替現在的白熾燈和熒光燈而廣泛應用。”
這種發光二極管照明裝置將有著和熒光
- 關鍵字:
能耗 發光二極 半導體材料 硅材料 白熾燈
- 多晶硅雖然只是一種電子工業和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基礎材料,但由于光伏產業需求大規模增長而引發的嚴重短缺,使其由并不為人熟知而變成炙手可熱。多晶硅價格扶搖直上,屢創新高;多晶硅產能充分釋放;多晶硅投資熱持續升溫;多晶硅概念股大受追捧,股價接連翻番。
剛剛過去的2007年是太陽能多晶硅最為短缺、價格上漲瘋狂的一年。資料顯示,2006年第四季度多晶硅每公斤突破300美元后,2007年上半年尚穩定維持在300美元~330美元的水平,多數分析師都認為此價格難再有大幅提升機會。然而,在2007年第四季度初
- 關鍵字:
多晶硅 太陽能 光伏產業 半導體材料
- 2008年5月16日 SEMI的市場預測顯示,臺灣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材料市場。
- 關鍵字:
半導體材料 元器件
- 據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發表的研究報告稱,在2007年增長15%之后,2008年中國半導體市場銷售收入將超過580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12%。
iSuppli稱,2007年中國半導體市場銷售收入為520億美元,比2006年的450億美元增長了15%。2007年是中國半導體市場的銷售收入首次突破500億美元。工業控制、安全與監視系統、汽車與通訊設備市場等行業買主的強勁需求是推動增長的主要因素。
2007年中國國內設計的手機出貨量為2.04億部,比2006年增長了58%。這種手機200
- 關鍵字:
半導體 銷售 機頂盒 半導體材料
- “銅價從去年年初的51000元/噸上漲至最高時達到80000元/噸,這給電線電纜市場帶來的打擊是不言而喻的。”國泰君安資深行業分析師彭繼忠表示。
由于銅在電線電纜成本中所占比例超過了60%,銅價的大幅波動讓很多企業苦不堪言,“要不是在去年底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特高壓采購設備,一大批電線電纜企業可能都無法度過這個冬天。”中國電線電纜專委會的一位負責人說。有分析人士認為,油價破百對于原材料期貨市場不是一個好消息,短期內可能會繼續加大銅價的波動。
“這兩年不是談利潤多少的問題,而是要考慮能不能保住
- 關鍵字:
銅 線纜 半導體材料
- 據DigiTimes網站報道,短期內三星電子(SamsungElectronics)將不減產DRAM,并將于2008年發動攻擊型投資。三星副社長周宇錫近日在首爾三星總部表示,為配合2009年三星總營收達到1300億美元,并成為全球第1大電子廠商的目標,盡管DRAM面對價格暴跌的壓力,但三星不僅不會減產,并將繼續執行攻擊型投資。
根據三星已經敲定的投資計劃,2008年總共11兆韓元(約合116.8億美元),其中7兆韓元(約合74.3億美元)投資于半導體領域,3.7兆韓元(約合39.3億美元)投資于
- 關鍵字:
三星 半導體 DRAM 半導體材料
- 摘要:簡要敘述了電力半導體模塊的發展過程,介紹了晶閘管智能模塊的結構和特性,描述了IGBT智能模塊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指出了我國大力發展IPEM的必要性。
關鍵詞:電力半導體模塊;智能晶閘管模塊;IGBT模塊;IGBT智能模塊
一種新型器件的誕生往往使整個裝置系統面貌發生巨大改觀,促進電力電子技術向前發展。自1957年第一個晶閘管問世以來,經過40多年的開發和研究,已推出可關斷晶閘管(GTO),絕緣柵雙極晶體管(IGBT)等40多種電力半導體器件,目前正沿著高頻化、大功率化、智能化和模塊化的
- 關鍵字:
電力半導體模塊 智能晶閘管模塊 IGBT模塊 半導體材料
- 設備市場是跟著芯片市場發展的,是一個浮動很大的市場。但其發展速度一直在一般工業之上,保持高速發展。
有人認為,設備領域1%的公司占有90%以上的市場,表現出大者恒大的現象。我認為“1%的公司占有90%以上的市場”這個結論并不一定很準確,實際上在二三十年前有三四十個公司做等離子體和薄膜設備,經過二三十年的優勝劣汰,現在剩下的只有大概三四個比較主要的公司,當然還有一些小公司也在做部分產品。我覺得很難下這個結論,就是大公司一定處于壟斷地位,而小公司一定沒有希望,關鍵問題還是在公司的領導、公司的產品策略
- 關鍵字:
芯片 半導體 半導體材料
- 2004年開始的太陽能熱潮帶來對上游材料多晶硅需求的爆發增長,其價格漲幅與盈利能力均大大超過下游的電池片、硅片等環節;而由于行業的高門檻,一直以來,行業基本由傳統大廠所把持.
以新光硅業為代表的國內多晶硅廠商目前已經開始了中國多晶硅的突圍之旅,而分析傳統多晶硅大廠的情況無疑對我們深入認識行業的盈利能力、發展趨勢和未來技術走向具有重要的意義.
通過對六大多晶硅廠(Wacker、HSC、MEMC、Tokuyama、SGS、ASiMI)的分析,我們發現境外大廠擴產主要集中在2008年底和2010
- 關鍵字:
太陽能 多晶硅 半導體材料
- 集成電路設備從樣機的誕生到最終上大生產線,需要一個臺階,即建立工藝實驗線或工藝引導線,為設備廠商的產品最終進入大生產線提供“實戰經驗”。
日前,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于在日本舉辦的“SEMICONJapan2007”上宣布,推出65納米及45納米高端芯片加工設備,而本月11日,由芯碩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研制的國內首臺亞微米級無掩膜(直寫式)光刻機在合肥通過科技成果鑒定,一舉填補國內空白,這兩條消息的相繼宣布,無疑為國產半導體設備產業的發展打了一劑強心針。
提高技術鋪平進入大生產線
- 關鍵字:
集成電路 半導體 IC 半導體材料
- 小小的半導體不僅蘊含著巨大商機,還將在各個領域改變并改善人們的生活。全球半導體行業在2008年將繼續發力“上揚”,引爆全球產業大商機。
2007年是貝爾實驗室發明晶體管60周年。晶體管與半導體芯片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而當前半導體產業本身也正在發生著巨變。該行業的市場領域已經或正在形成以幾家公司為核心的陣營,而其它領域也迫切需要整合成一種更高一致性、更可持續發展的結構,并要求我們從全新的角度來思考它是如何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半導體公司應加速做好長遠規劃,放眼于芯片之外更長遠的發展。
- 關鍵字:
半導體 摩爾定律 芯片 半導體材料
- 一、電子材料的趨勢與挑戰
全球的電子材料市場超過800億美元,雖然進入的門坎高,但高毛利率吸引著眾多廠商投入。目前卻面臨著挑戰:眾多廠商投入競爭與電子產品價格的下滑,壓迫著電子材料售價,同時原物料的價格持續攀升,以往的高利潤的型態將面臨挑戰;而環保意識興起帶動新電子材料的發展,電子材料廠商生存關鍵在于符合環保法規與是否可以繼續使用或禁止,造成另一波材料的創新與取代的商機。
高毛利率的商機,吸引著眾多廠商投入電子材料領域,除了新廠商陸續投入之外,傳統的化工材料也欲轉型,而下游廠商為了降低成本
- 關鍵字:
TFT-LCD 電子材料 半導體材料
- 對于中國的半導體產業而言,2008年將是又一輪循環發展的新起點。這一年,既是中國的首個奧運年,也是全球第一塊集成電路(IC)誕生50周年。感知事業冷暖,預言市場趨勢,雖有著諸多不確定的變數,但跟隨2007年半導體產業發展腳步,仍是有跡可循。
國際市場將回暖?
2007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繼續疲軟。
雖然2006年底和2007年初,國內外各大業內機構對2007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都有一個相對樂觀的預測,普遍認為2007年度全球市場的增長率將在5%~10%之間,但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
- 關鍵字:
半導體 IC DRAM 半導體材料
- 臺灣“經濟部”電子信息組科長呂正欽三日下午表示,由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存在著高規格轉播的要求和需求,今年全球數字電視臺整機銷售量、機頂盒銷售量都可望看俏,低價計算機有望大量增產;微軟最新操作系統VISTA也可望發揮換機潮效應。因此,今年全球半導體業景氣不看淡。
臺灣“經濟部”工業局今天下午舉行臺灣半導體產業新競爭力記者會,呂正欽在會上發表上述看法。
呂正欽并預估去年臺灣半導體產值將逾新臺幣一點五兆元,較前年增長7.7%。高于國際市場調機構預測2007年全球IC產業市場營收年增百分之四點一
- 關鍵字:
IC 半導體 臺灣 半導體材料
- 立迪思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參加消費電子展2008(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2008),并將會展示該公司最新的音訊CODEC、 LED及 LCD集成電路。這些產品全部均采用立迪思取得專利的電源管理技術,在包括手機、PDA、便攜媒體播放器(PMP)等產品中提供傲視同儕的功率優勢。
該公司將于2008年1月7至10日在Las Vegas Hilton的16121號套房提供即場演示,包括下列產品:
音頻:采用Gmax™擴音技術的音響CODEC器件
LED:
- 關鍵字:
LED LCD CODEC 半導體材料
半導體材料介紹
半導體材料(semiconductor material)
導電能力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物質稱為半導體。半導體材料是一類具有半導體性能、可用來制作半導體器件和集成電的電子材料,其電導率在10(U-3)~10(U-9)歐姆/厘米范圍內。半導體材料的電學性質對光、熱、電、磁等外界因素的變化十分敏感,在半導體材料中摻入少量雜質可以控制這類材料的電導率。正是利用半導體材料的這些性質,才制造出功能多樣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