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經濟日報》1月3日消息,供應鏈傳出,臺積電因應未來三年成長所需,在先進制程臺灣擴產與投資研發、美日海外擴產、成熟制程升級等三大動力驅動下,今年資本支出有望逼近400億美元(逾新臺幣1.2萬億元),再創新高,換算年增5.6%起跳,不受半導體市場短線庫存調整影響。臺積電一向不評論市場數據,公司預計1月12日召開法說會,屆時有望釋出最新資本支出計劃。
-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 近期,隨著芯片代工巨頭和先進制程領跑者臺積電宣布聯手英特爾押注硅光子芯片,這種被業內人士普遍好看的“未來芯片”,硅光子芯片進入了大眾的視野。雖說目前看來硅光芯片也許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會全面代替傳統的芯片,但是在通信領域,很可能是未來的主流產品類型。特別是對于我國來說,在先進制程的芯片制造領域頻頻被西方世界“卡脖子”的情況下,硅光子芯片很有可能是繞過光刻機,實現換道超車的“出路”之一。?縱觀芯片發展的歷史,總是離不開一個人們耳熟能詳的概念——“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上可以容納的晶體管數目在大約每
- 關鍵字:
硅光子 通信 半導體
- 各大半導體巨頭在俄羅斯的業務發生了變化,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俄羅斯無法像過去一樣順利獲得想要的芯片產品。包括移動電信業務,也有愛立信,諾基亞表明了立場。另外根據俄媒傳來的消息,華為也會關閉在俄的電信設備銷售業務,這背后是何原因呢?俄羅斯芯片能否迎來轉折?俄羅斯的科技變局對俄羅斯芯片產業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俄羅斯主要掌握了90nm的芯片制程工藝,由Mikron公司參與制造,這是俄羅斯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在關鍵時期被寄予厚望。當然,由于Mikron的工藝有限,所以俄羅斯芯片設計公司大部分的訂單都是交由外部供應
- 關鍵字:
俄羅斯 半導體
- 近日,據外媒報道,半導體大廠英特爾宣布將進行圖形芯片部門拆分,以加快從英偉達和AMD手中搶奪市場份額。根據信息披露,英特爾宣布將加速計算系統和圖形事業部(AXG)一分為二:其中,消費者圖形部門將與英特爾的客戶計算部門(CCG)合并,后者主要產品是PC處理器;加速計算團隊將加入其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業務部門(DCAI)。同時,在人事調整方面,負責加速計算系統和圖形部的拉賈·科杜里 (Raja Koduri)
將重新擔任英特爾首席架構師,專注于英特爾在CPU、GPU和AI領域的增長潛力,并推動高優先級技術項
- 關鍵字:
半導體 圖形芯片
- ? 氮化鎵和碳化硅如何增強性能?? 測試和測量的進步如何幫助應對當前的挑戰?? 如何為工程師簡化測試過程的技術和工具?? ……從測試的角度來看寬禁帶技術帶來的諸多挑戰,例如如何篩選不同廠家的器件及必要性,如何解決目前寬禁帶器件應用測試和驅動測試的難題,如何能充分發揮器件的性能等。泰克針對性的測試解決方案覆蓋了從半導體材料、生產、可靠性到電源設計應用的全流程,幫助用好寬禁帶技術,推動技術進步。 &n
- 關鍵字:
測試 寬禁帶技術 泰克
- 12 月 27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進入下半年之后,受消費電子產品需求下滑影響,半導體市場也面臨挑戰,出貨量與價格雙雙下滑,機構預計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的規模,將降至 5800 億美元,同比下滑 4.4%。半導體市場不樂觀,也就會影響半導體供應鏈,而在半導體市場不樂觀的狀況預計持續的情況下,半導體供應鏈預計也會繼續面臨挑戰。而最新的報道顯示,產業鏈消息人士認為,半導體供應鏈廠商,在明年仍會面臨相對較高的市場不確定性,預計直到 2024 年才會走上明確的增長軌道。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預計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
- 關鍵字:
半導體 產業 市場
- 通過在 2022 年 8 月頒布的芯片和科學法案,華盛頓的政策制定者在吸引美國半導體生產和創新投資方面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已經激發了對美國的私人投資,這將加強美國經濟、創造就業機會和供應鏈彈性。從 CHIPS 法案于 2020 年春季出臺到頒布后的幾個月,半導體生態系統中的公司宣布了數十個提高美國制造能力的項目。一些項目開始時是在期待 CHIPS 法案的資助并依賴于政策制定者的承諾繼續提供此類資金,而其他人則在立法頒布后向前推進。以下是 CHIPS 法案推動的公告的一些要點:全美宣布了40 多個新的半導體
- 關鍵字:
美國 半導體 制造業
- 據路透社,德國總理朔爾茨當地時間12月9日在一場數字峰會上表示,由于對該領域的重點投資,德國可能成為歐洲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國。朔爾茨稱這將創造一個有助于歐盟安寧的生態系統。他還說,德國正在緊張地重建半導體生產線。
- 關鍵字:
德國 半導體 生產線
- 印度塔塔集團的主要投資控股公司塔塔之子(Tata Sons)董事長納塔拉詹·錢德拉塞卡蘭周四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塔塔集團將在幾年內開始在印度本土生產芯片。
塔塔集團是印度最大的集團公司,商業運營主要涉及七個領域:通信和信息技術、工程、材料、服務、能源、消費產品和化工產品。塔塔集團過去也曾表達過進軍半導體制造業的意愿,其目標是在全球芯片供應鏈中占據關鍵的一部分。
錢德拉塞卡蘭表示,塔塔集團計劃在未來五年為此投資900億美元。公司還計劃在電動汽車等新興領域推出新業務,包括制造電動車和電動車電池,生
- 關鍵字:
印度 半導體 塔塔集團
- 該方案采用安森美半導體的LLC驅動器-NCP13992,同步整流驅動芯片MPS6922,PFC驅動為NCL2801;而NCP13992是業界首款采用電流控制模式LLC控制器NCP1399優化平均效率待機功耗升級版本.輸入100-277VAC輸出DC12V30A,主要驅動器件應用600V門極驅動器簡化布局并減少外部組件數,采用跳周期模式提升輕載能效,并集成一系列保護特性以提升系統可靠性,用于LED電源及工業電源系統應用,可顯著實現輕載和滿載時的高能效及超低待機能耗。?場景應用圖?產品實體圖?展示板照片?方案
- 關鍵字:
安森美 半導體 NCP13992 NCL2801 IP67防水 LED電源
- 安森美GAN_Fet驅動方案(NCP51820)。 數十年來,硅來料一直統治著電晶體世界。但這個狀況在發現了砷化鎵(GaAs)和砷化鎵、磷(GaAsP)等不同特性的材料后,已經逐漸開始改變。由開發了由兩種或三種材料制成的化合物半導體,它們具有獨特的優勢和優越的特性。但問題在于化合物半導體更難制造且更昂貴。雖然它們比硅具有明顯的優勢。作為解決方案出現的兩個化合物半導體器件是氮化鎵(GaN)和碳化硅(SiC)功率電晶體。這些器件可與壽命長的硅功率LDMOS MOSFET和超結MOSFET競爭。GaN和SiC器
- 關鍵字:
NCP51820 安森美 半導體 電源供應器 GaN MOS Driver
- 據印度媒體近日報道,總部位于英國的SRAM & MRAM Group副主席Gurujee Kumaran Swami在2022
年奧里薩邦(MIO) 秘密會議上宣布,該集團將在奧里薩邦投資2萬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723億元),以在該州設立一個半導體工廠。報道稱,Swami和該公司在奧里薩邦子公司負責人Debadutta Singh Deo表示,該集團將在第一階段投資3000億盧比(258.6億元)。SRAM & MRAM Group介紹稱,該半導體制造部門將在獲得所有政府部門的許可后三
- 關鍵字:
印度 半導體
- 半導體周期雖然出現階段性調整,但受益于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發電等需求推動,以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為代表的功率器件強勢增長,相關IGBT公司訂單量飽滿,產能供不應求。車規級IGBT持續放量作為IGBT龍頭,斯達半導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達到5.9億元,同比增長1.21倍,增速超過營業收入,銷售毛利率達到41.07%,環比提升。在12月5日斯達半導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公司高管介紹,近幾個季度營收增長主要驅動力來自公司產品在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風電等行業持續快速放量,市場份額不斷提高;隨著規?;?/li>
- 關鍵字:
半導體 IGBT
- 12月6日,芯片半導體板塊直線拉升,截止上午11點00分,芯片產業指數(H30007)漲超3%,大幅跑贏大盤,成分股中芯源薇漲超8%,晶豐明源漲超7%,北方華創、國科微,思瑞浦漲超6%。消息面上,國內多地發布最新疫情防控政策,有望推動行業生產進一步回歸正軌。世界銀行經濟學家預計,隨著疫情管控政策放松,2023年中國實際GDP增長率將從今年的3%上升到4.5%,可能是全球惟一在2023年能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久鎭砜?,短期芯片行業預期逐步樂觀,疫后經濟恢復有望拉動下游需求,芯片半導體全面復蘇有望提前啟
- 關鍵字:
半導體
- 又一汽車芯片廠商啟動“闖關”資本市場。近日,上海芯旺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芯旺微”)在上海證監局進行上市輔導備案。備案報告顯示,該公司于今年11月下旬簽署輔導協議,輔導機構為招商證券,輔導期擬于明年3月結束?!犊苿摪迦請蟆酚浾邚墓就顿Y方獲悉,芯旺微此次擬上市地為科創板。不過致電公司公開聯系方式后并未取得相關回應。芯旺微是一家聚焦汽車級、工業級混合信號8位/32位MCU&DSP芯片提供商,成立于2012年,現公司總部位于上海張江高科,并在深圳、重慶、武漢均設有分支機構,公司董事長、實控人為
- 關鍵字:
MCU 半導體 汽車電子
半導體?測試?系統?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半導體?測試?系統?!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半導體?測試?系統?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半導體?測試?系統?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