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倫堡,德國--(商業 wire)-- PCIM 2025 – Power Integrations (NASDAQ: POWI), 高壓集成電路的領導者,專注于高效能電源轉換,今日宣布基于公司 1700 V InnoSwitch?3-AQ反激式開關 IC 的五個新參考設計,面向 800 V 汽車應用。這些設計涵蓋從 16 W 到 120 W 的功率級別,利用繞線和低剖面平面變壓器,目標汽車應用包括 DC-DC 總線轉換、逆變器應急電源、電池管理
關鍵字:
汽車電子 充電 開關
快科技3月31日消息,當前5C超充已經無法得到滿足,今年將有兆瓦快充新品布局落地,同時也引發了一種思考:電動車補能是真的是越快越好嗎?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超充技術成為眾多車企關注的焦點,但部分企業為搶占市場,將實驗室參數作為賣點,未解決快充對電池結構的長期沖擊。近日在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寧德時代CTO高煥就電池超充做了分享,其認為,為了超充,過多犧牲電池產品的可靠性、壽命、安全,甚至能量密度,這其實是不可取的。高煥認為,電池產品的綜合性能應該得到全面考慮,不應過度偏向某一方面。他表示,寧德時代一直
關鍵字:
寧德時代 BMS 充電 新能源汽車
快科技3月27日消息,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日前發文稱:前段時間我們發布了比亞迪超級e平臺,含有兆瓦閃充、三萬轉電機和高耐壓等級的碳化硅模塊等近11項全球之最。但因為技術過于先進,很多人不相信,甚至有質疑。但比亞迪的風格一向都是:一發布即量產。目前,4000個兆瓦閃充站正在布局中,首批約500個將在4月初 漢L和唐L的上市階段,就可啟用。歡迎對兆瓦閃充技術不相信,有質疑的朋友前來體驗、觀看。李云飛還表示,關于電池的技術路線和補能方案,無論磷酸鐵鋰固態半固態,還是氫燃料,無論超充兆瓦閃充,還是
關鍵字:
比亞迪 800V/100V架構 充電 電機
12 月 20 日消息,目前各大廠商都在汽車充電技術方面發力,除了不斷提高功率,自動化充電也是一項前沿布局。據博主 @不是鄭小康 今日曬出的圖片,華為快充自動充電機器人亮相,并稱“不是 Demo,明年上半年就會量產”。他還表示,華為快充自動充電機器人適配了所有華為超充聯盟的車型,覆蓋品牌包括哪吒汽車、小鵬汽車、比亞迪汽車、極狐汽車、阿維塔汽車、賽力斯汽車、江汽集團、長城汽車、理想汽車、廣汽集團和奇瑞汽車等。從外觀來看,該機器人采用銀白色機械臂,搭配華為 600kW 液冷超充樁,旁邊寫著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充電 機器人 華為
IT之家 9 月 18 日消息,蘋果 iPhone 的充電速度一直備受批評,相較于動輒支持 100W、120W 快充的安卓旗艦,蘋果僅提供 27W 的充電功率。最新的 iPhone 16 系列是否有所改進呢?遺憾的是,并沒有。據愛范兒的測試,iPhone 16 Pro Max 在極端工況下(低電量、高輸出 + 背夾散熱)可以短暫維持 33W 的充電功率(約 10 分鐘),瞬時功率可達 38-39W。然而,在日常工況下,充電功率基本維持在 27W
關鍵字:
iPhone 充電 Apple
IT之家 9 月 12 日消息,工信部于 9 月 10 日當天公布了蘋果新一代 iPhone 16 系列的入網信息,3C 認證顯示該系列機型不支持國內衛星通信,但最高支持 15V 3A(45W)快充,似乎是采用了 PD 協議。蘋果并未在官網提到有關快充升級的內容,只表示在搭配 30W 以上充電器時可以提供 25W 的 MagSafe 無線充電速率(IT之家注:國行仍標注為 15W,是否硬件限制暫不明確),相比之前 15W 的 MagSafe 及 Qi2 技術有所提升
關鍵字:
iPhone16 Apple 充電
隨著智能手機和電腦等設備在工作和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電量焦慮也逐漸成為人們日常面對的一大挑戰,尤其是在長途旅行或緊急工作時刻,對電量不足的焦慮更是達到了頂峰。面對這一需求,一款集緊湊、輕便與高功率輸出于一身的充電解決方案成為了眾多用戶理想之選。瑞薩零待機功耗65W USB-C適配器方案基于USB PD 3.1技術,采用自適應準諧振(QR)操作和多模控制,可實現更高的效率和EMI性能,并縮小產品尺寸。該方案支持雙端口功能,非常適用于旅行使用,可同時為兩個設備充電,從滿足在旅途中對多個充電設備的需求
關鍵字:
零待機功耗 充電 快充
在電動汽車 (EV) 充電領域,超寬帶 (UWB) 有望為汽車制造商帶來巨大的好處,而這僅僅只是開始。本文將詳細介紹集成通用的UWB技術如何提供當下和未來的創新功能。UWB已被證明是汽車行業的顛覆性技術,其中智能汽車門禁是最受歡迎的用例之一。但UWB不僅僅用于通過手機上的數字鑰匙開啟汽車。安全性、精確實時定位與短程雷達三者的結合取得了新進展,汽車制造商可將基于UWB的單個系統轉變為多用途平臺,使用相同的硬件實現多種用例。UWB的新進展帶來了更多功能得益于超寬帶技術的進步,汽車制造商可以利用智能汽車門禁系統
關鍵字:
UWB 電動汽車 充電
對于常見的一些動力電池充電器,如電動車充電器,設計時有時會考慮當充電器的輸出端未接入電池時,充電器不輸出電壓。具體這個功能是怎樣實現的呢?請看以下下圖:上圖左邊輸入端是充電器的電源次級輸出端,當充電器插入市電時,會有70V左右的電壓(根據充電器型號不同,電壓會有不同)。當充電器的輸出端未接入電池時,Q1的基極沒有電流回路,Q1不導通,雙向二極管DB3不會導通,故可控硅Q2不導通,電源次級輸出的充電電壓沒有形成電流回路,所以此時在充電器的輸出端是沒有輸出電壓的。即使此時你在適配器的輸出端接入一個電阻負載,同
關鍵字:
動力電池 充電
破界前行,共創充電新紀元歷經磨礪,方顯鋒利;厚積薄發,終至飛躍。在創新的征途上,航嘉從未止步。2024年7月30日,航嘉攜“原創力,新動力”全場景充電解決方案發布會在深圳市龍崗區坂田天安云谷國際會議廳(天安云谷一期3棟D座),邀您共赴一場充電技術的革新盛宴。顛覆性產品,引領快充新風尚發布會亮點紛呈,核心在于全新形態充電器的震撼亮相。這款充電器,專為多設備、多場景設計,無論何種充電需求,都能輕松應對,讓“想不到”成為過去式。其超強多設備快充能力,讓充電速度如飛,小巧身軀蘊藏巨大能量,重新定義充電體驗。里程碑
關鍵字:
航嘉 充電
電動汽車夢想家似乎無法抗拒路特斯:2008 年,英國的輕量級 Elise 敞篷車催生了特斯拉跑車,剩下的就是歷史了。16 年后,Nyobolt 利用重新設計的 Lotus Exige(Elise 的硬頂表親)聲稱突破性的直流充電時間不超過 5 分鐘。這家英國電池公司與Elise的原始設計師朱利安·湯姆森(Julian Thomson)合作,他現在是通用汽車歐洲高級設計公司的設計總監。項目團隊包括卡勒姆公司,其著名的同名人物是前捷豹路虎設計總監伊恩·卡勒姆。該公司的 Nyobolt 原型最近展示了其省時技術
關鍵字:
電動汽車 充電
汽車產業經歷了重大變革,終于迎來了軟件定義汽車時代。軟件實現了安全性、舒適性和永續性,這在十年前是不可能的。而隨著電動車的日益普及和自動駕駛汽車的出現,汽車業正在尋求快速應對挑戰并保持創新的途徑。實驗室模擬確保互操作性在實驗室中進行模擬,才是驗證并確保電動車和充電樁互操作性的最佳方法。關注電動車發展,資策會MIC預估,2024年全球電動車市場規模為1,731萬輛,較2023年成長23.5%;針對公共充電樁新增量,預估2024年因政策支持與電動車保有量提升,直流樁新增量達96萬根、交流樁新增量達66萬根。M
關鍵字:
續航 里程焦慮 電動車 充電 充電效率
4 月 16 日消息,說到無線充電,大多數人可能首先會想到 Qi 標準。Qi
無線充電已經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了,并且廣泛應用于我們日常使用的許多智能設備中。然而,許多小型電子設備不支持 Qi
無線充電,這是因為小型設備內部沒有足夠的空間容納大線圈來接收足夠的電力。針對這一難題,近場通信 (NFC) 行業協會此前專門創建了 NFC
無線充電 (WLC) 規范。據了解,NFC
無線充電于 2020 年 5 月宣布,其使用的天線尺寸遠小于 Qi 無線充電。NFC 無線充電天線的尺寸可以小于
1
關鍵字:
Android 15 NFC 無線充電 小型設備 充電
給電池充電時,人們的目標是逆轉電池內部放電過程中發生的化學反應,從而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以鉛酸電池為例,通過在電池的端子上施加電壓來逆轉化學反應,從而對電池進行再充電。給鉛酸電池充電有多種方式:恒壓 充電恒壓充電最常用于密封鉛酸電池。恒壓電池充電器的初始充電電流受到電阻的限制。下圖1顯示了恒壓充電器隨時間的充電情況。image865×533 79.8 KB圖1 由BB Battery提供恒流 充電恒流電池充電可用于多個電池串聯同時充電。充電電路和曲線的示例如下圖2所示。image865
關鍵字:
Digikey 鉛酸蓄電池 充電
3 月 27 日消息,吉利、蔚來官方今日宣布,蔚來能源與吉利汽車集團正式達成充電網絡互聯互通合作,吉利自建充電網絡后續也將與蔚來實現互聯互通。簡單來說,包括吉利銀河系列、幾何系列在內的吉利汽車、領克汽車、極氪汽車、極星汽車與 smart 汽車的用戶,后續均可在相應品牌 App 中的充電地圖頁面,實時查看到蔚來充電樁的位置、價格、實時狀態、站點指引等信息,并可快捷完成掃碼充電、訂單支付等操作。據IT之家此前報道,蔚來去年 11 月 29 日與吉利控股集團簽署換電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換電電池標準、換電技術、
關鍵字:
蔚來 吉利 充電
充電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充電!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充電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充電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