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在消費者選購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安全考量已躍居首位,而頻發的新能源汽車事故無一不觸動著消費者的神經,讓不少人陷入猶豫和觀望。這些安全隱患也無疑加深了市場對于電動汽車安全性能的廣泛關注與擔憂。此前已深入探討過電動汽車進水風險及其監測預防策略,本期內容讓我們將視線轉向同樣至關重要的汽車安全議題——電池熱失控現象。電池包的失控過程通常情況下,電池包起火源于其內部電芯的短路,比如一些制造過程中的缺陷就可能導致電池內部的正負極不慎接觸短路。此時,電芯內部溫度急劇上升,引起電芯內部的特性損壞,我們稱之為“熱事
- 關鍵字:
電池熱失控 傳感器 電動汽車
- 在宣揚工業4.0新成果和未來可能性的文章和視頻中,智能傳感器常能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傳感器是工廠車間的“耳目”,讓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洞察一切,而執行器(圖1)就像幕后的無名英雄,賦予指令以“筋肉”,幫助完成所有任務。對傳感器的過分關注可能是因為,許多人沒有意識到,讓執行器實現“智能化”可以為工廠管理人員帶來豐厚回報。這篇博文首先探討智能執行器的一些優勢,然后介紹一個參考設計,演示利用IO-Link實現實用智能工廠執行器與PLC通信的優勢。圖1 工廠車間的無名英雄——執行器,正在變得更加智能從機械控
- 關鍵字:
傳感器 執行器 智能工廠 ADI
- 對于狀態監測(CbM)傳感器開發,單對以太網(SPE)或10BASE-T1L比標準以太網更具顯著優勢,包括縮小傳感器尺寸、降低復雜性和低成本布線選項。本文將討論如何為CbM傳感器設計一款小巧的共享電源和數據接口(PoDL),還將討論完整傳感器解決方案的電源設計、機械設計、MEMS傳感器選型以及軟件設計。由IEEE制定的新型單對以太網(SPE)或10BASE-T1L物理層標準,為傳輸設備運行狀況信息實施狀態監測(CbM)應用提供了新的連接解決方案。SPE提供共享電源和高帶寬數據架構,可通過低成本雙線電纜在超
- 關鍵字:
狀態監測 傳感器 電源設計
- 本文系統介紹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所需的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傳感器和攝像頭傳感器的原理、功能及區別。1. 傳感器的種類及特征2.?毫米波雷達的原理和功能毫米波雷達是通過毫米波段的電波測量距離、相對距離、方向等的雷達傳感器。在駕駛過程中向前方發射毫米波段的電波,若前方有車輛,則可收到反射回來的回波。通過分析檢測到的反射波頻率變化等,檢測前方及對面是否有車輛、與前方及對面車輛間的距離、相對速度和方向等。· 毫米波雷達的分類車輛上搭載的毫米波雷達通常使用兩個波段。毫米波雷達使用
- 關鍵字:
自動駕駛 傳感器 ADAS 雷達 毫米波
- 自動駕駛的實現離不開“感知、決策、控制”這三要素。在汽車行駛控制這一精密環節,轉向技術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其組成部分之一,「線控轉向」也早早進入人們視野,成為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重要力量。傳統轉向vs線控轉向轉向系統決定了汽車的橫向運動,傳統的動力轉向系統是通過電動或液壓制動器來幫助駕駛員使用方向盤轉動車輛的車輪,進而實現車輛的轉向。但受限于機械結構,它們無法改變轉向系統的角傳遞特性,因此難以實現自動駕駛所要求的主動控制。為了突破上述限制,汽車制造商逐漸選擇用全電子連桿取代方向盤和車輪之間的機械連
- 關鍵字:
傳感器 線控轉向系統 進水監測
- 惰性氣體也被稱為稀有氣體,是指元素周期表上所有0族元素對應的氣體單質,包括氦氣(He)、氖氣(Ne)、氬氣(Ar)等,這些氣體在常溫常壓下難以進行化學反應,相當穩定。得益于其理想的穩定性,加工工業經常會使用到氮氣和氬氣等惰性氣體。例如在食品行業中,為了保持食物的新鮮度會建立受控的環境;在焊接過程中,會使用氬氣/氦氣來替代像氮氣/氧氣等會對焊接質量造成不利影響的氣體。惰性氣體通常以微量濃度存在,往往不到空氣的1%,但即便是這些看似“純凈”的惰性氣體,在實際應用中也可能因攜帶其它微量雜質、缺乏恰當的分配監督手
- 關鍵字:
傳感器 氣體控制
- 自動駕駛的出現不僅僅是汽車技術的飛躍,更是人們對汽車移動性的感知和互動方式的一場革命。這一轉變的核心就是傳感器融合。在自動駕駛汽車中,傳感器融合是一項對車輛安全性和效率至關重要的技術,它將來自多個傳感器的數據相結合,并產生對車輛環境更準確、更可靠和更全面的信息。例如,攝像頭、雷達和激光雷達等傳感器協同工作,相互補償可提供車輛周圍360°的全景視圖。與此同時,ADAS和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和普及進一步刺激了對傳感器前所未有的需求。來自TE Connectivity的數據顯示,采用最新ADAS/AV技術的車輛,
- 關鍵字:
傳感器 自動駕駛
- 在2024年上海慕展的璀璨舞臺上,斯丹電子(Standex Electronics)以其卓越的開關與傳感技術吸引了眾多行業內外人士的目光。作為開關傳感技術領域的領導者,斯丹電子不僅展示了其基于干簧技術的最新產品,還分享了公司在市場趨勢下的戰略布局與技術創新。EEPW通過與斯丹電子開關與傳感技術事業部副總裁兼總經理(VP&GM)Ralf Maier先生的對話,揭開斯丹電子如何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的秘密。技術引領,創新不息走進斯丹電子的展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系列精密的開關、傳感器和繼電器產
- 關鍵字:
斯丹電子 干簧開關 傳感器
- 全球微電子工程公司Melexis近日宣布,MLX91220(5V)和MLX91221(3V)電流傳感器芯片獲得新安全認證(UL/IEC 62368-1)。全新的傳感器芯片現在可用于對SOIC8和SOIC16封裝有更高電壓隔離要求的系統。其中,SOIC8封裝提供715V的基本隔離能力和307V的增強隔離能力,而SOIC16封裝則提供高達1415V的基本隔離和707V的增強隔離。這一升級不僅擴展應用范圍,還減少物料清單中的元件數量。需要增強隔離的應用包括車載充電器(OBC)和暖通空調/壓縮機。為確保800V電
- 關鍵字:
邁來芯 集成電流 傳感器 RI 增強隔離 Melexis
- 本文首先討論運動檢測的基本原理,然后展示開發者如何使用與 Microchip DM080104 ATtiny 1627 Curiosity Nano 連接的 PIR 進行運動檢測。最后,介紹一種可替代復雜算法開發的運動檢測方法。這種方法充分發揮了機器學習 (ML) 技術的優勢。其中包括入門所需的技巧和竅門。在許多工業、商業、家居和嵌入式應用中,對運動檢測的需求在持續增長。問題是運動檢測可能需要價格高昂且難以連接的數字傳感器。此外,在收到數據后仍然需要開發算法來檢測運動,這是一
- 關鍵字:
DigiKey 傳感器 運動檢測
- 德國2024年歐洲杯正如火如荼展開,隨著科技發展,先進技術在足球賽事的應用也日益廣泛,比如視頻助理裁判(VAR)、鷹眼技術等。本屆歐洲杯同樣黑科技滿滿,其中最大亮點莫過于官方比賽時使用的足球內置了感應芯片,歐足聯表示這項新技術將有助于抓住足球每個運動元素,并在視頻裁判決策中發揮作用。據悉,芯片(傳感器)位于足球內部中心位置,通過導線連接在外殼上,由于內置的芯片重量僅有14克,與傳統足球相比,幾乎沒有重量差別,也不會影響足球的移動速度與比賽。上述裝置負責記錄球的位置及其運動,能以500次/秒的頻率監測外界與
- 關鍵字:
足球芯片 傳感器
- ●? ?InvenSense傳感器合作伙伴可為可穿戴設備、可聽設備、醫療保健設備、無人機、其他物聯網和機器人等應用實現高效的原型設計和開發●? ?合作伙伴提供采用InvenSense MEMS傳感器的參考設計、評估套件、模塊和軟件算法,幫助構建物聯網解決方案,加快產品上市時間并降低總成本●? ?目前的合作伙伴包括Renesas、Ambiq、Qualcomm Technologies、Alif Semiconductor、Ambarella、AON
- 關鍵字:
TDK InvenSense 傳感器
- 摘要可穿戴傳感器市場正以17.8%的年復合增長率迅速發展。然而,傳感器技術也面臨諸多挑戰,特別是在微型化和低功耗方面要求日益提高。在測量多種類型的傳感器時,有幾個關鍵參數非常重要。本文將針對傳感器領域展開探討,進而傳遞以下信息:●? ?市面上各種類型的傳感器以及傳感器如何改變人們所生活的世界●? ?傳感器的關鍵參數,不受各種物理測量方式的影響●? ?對傳感器進行表征和線性轉換能夠帶來的裨益●? ?對傳感器進行表征和線性轉換,在
- 關鍵字:
傳感器 測試表征 線性轉換 是德科技
- 本文介紹了智能邊緣傳感器的不同實現示例,以及如何選擇和調整電源管理解決方案以提供理想解決方案。本文還探討了目前可用的一些傳感器解決方案。
- 關鍵字:
智能邊緣 傳感器 電源 ADI
- IT之家 6 月 18 日消息,IT之家從中國光谷官方公眾號獲悉,國內最大的自主品牌電感式位置傳感器生產基地在光谷投產。▲ 圖片來自“中國光谷”公眾號項目由武漢理巖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武漢理巖”)建設,新工廠建成投產 4 條專業化傳感器自動生產線,可年產 450 萬套電感式位置傳感器。投產儀式現場,武漢理巖發布了新一代雙冗余 TAS 扭矩角度傳感器、SAS 角度傳感器、LPS 直線位移傳感器和 MPS 電機位移傳感器,可應用在各種線控轉向和線控制動等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及各種汽車車身和底盤電控
- 關鍵字:
電感式傳感器 傳感器
傳感器。高效環保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傳感器。高效環保!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傳感器。高效環保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傳感器。高效環保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