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漢:“關于電能與能效的創新研究”
英特爾正在努力大幅提高計算設備的能效。英特爾研究院的許多研究項目,都致力于擴展到英特爾的硅技術之外,尋求平臺層面的創新。王文漢著重介紹了英特爾在電路、架構與平臺等關鍵領域的研究工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8506.htm· 彈性電路——在常規運行條件下,處理器會定期出現難于檢測的動態變化,從而可能導致運行故障。為了防止出現這些潛在故障,一般是設置保護帶(guard band)有意地減慢處理器,但也因此造成運行功耗提升。英特爾研究人員已經開發了一種稱作彈性電路的新技術,讓系統能夠在更低的功耗下更快速地運行。
· 這些電路可檢測臨界時鐘路徑上的潛在問題,在必要的時候,暫時以更低的速度重新執行,確保在重返常規運行狀態之前獲得正確的結果。
· 初始測試表明,吞吐量可增加21%或者能耗降低37%。
· 超級電容器——英特爾研究人員展示了超級電容器如何在短時的指令高峰周期提供額外電量。筆記本電腦的平均功耗是17.5瓦特,而在常規運行中,間歇的峰值用電可達到該功耗的兩倍以上。這些用電峰值迫使我們在電池或電源供電之間做折衷選擇,以確保在必要的時候可提供穩定的65瓦供電量。王文漢解釋了超級電容器如何實現更高效的電池和電源供電,同時針對2010年的酷睿系列處理器的新特性(如睿頻加速技術),實現70瓦的峰值功率。
· 能源收集——英特爾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在進行一項長期研究,探索利用替代能源的可行性與潛力。替代能源(例如太陽能和動能)有助于擴展計算活動的范圍。
· 低功率網絡Agent代理——英特爾研究人員已經開發了一種低功率網絡Agent代理(low-power network agent),讓計算機或消費電子設備能夠在保持聯網的情況下進入休眠狀態,從而大幅降低能源消耗。這個低功率網絡Agent代理會監控網絡流量,僅在重要數據包出現時喚醒機器。
平臺電源管理——為有效提升能效,英特爾研究人員不僅優化單個組件或設備,而且考慮整個平臺的活動狀況來制定解決方案。如要較好地管理平臺電源,則要對軟件、外圍設備、核心邏輯電路與遙測組件等方面進行大量改進。英特爾正在采用全新的平臺電源管理方法,讓操作系統基系統的整體狀況提供指導性指令,通過硬件在整個平臺上進行精細的電源管理,從而實現最高的能效。這項技術將用于“Moorestown”平臺,相比“Menlow”平臺可將閑置狀態的功耗降低50倍。
超級電容器相關文章:超級電容器原理
評論